一种密封性强的水利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3632发布日期:2022-07-29 23:2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性强的水利阀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阀门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而其中,截止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利阀门,截止阀又称截门阀,属于强制密封式阀门,所以在阀门关闭时,必须向阀芯施加压力,以强制密封面不泄漏。
3.现有截止阀的阀芯一般有瓣膜状、球状或柱状几种,其工作远离均是利用阀芯的形状对阀门内部的密封面上的流道进行封堵从而实现密封。然而现有的阀芯在密封时,阀芯与流道边缘之间往往只能够实现线接触,这就导致了阀芯长时间使用后,阀芯容易受内部流体冲刷而导致表面磨损,在这种情况下,阀芯的密封性能就会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强的水利阀门。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密封性强的水利阀门,包括阀体、阀杆和阀芯;
6.所述阀体内部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包括进流腔和出流腔,所述进流腔和出流腔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用于使进流腔和出流腔连通的流道,所述流道的内径由进流腔向出流腔的方向逐渐增大;
7.所述流道靠近和出流腔一侧的边缘设有一阶梯状的环形的沉槽,所述沉槽包括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所述沉槽第一阶梯部内设有柔性的压紧圈,所述压紧圈顶部设有环形的盖片,所述盖片包括横部和纵部,所述横部和纵部分别贴合与压紧圈的上表面和内侧表面,所述纵部贴合第二阶梯部的内壁设置;
8.所述阀杆通过螺纹与阀体连接,且所述阀杆的一端延伸至出流腔内;
9.所述阀芯位于出流腔内并与阀杆固定连接,所述阀芯的直径由靠近出流腔的一端向远离出流腔的一段逐渐增大且与流道的内径适配,所述阀芯的侧壁上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位置与盖片的位置对应。
10.具体的,所述阀芯呈圆台状,所述阀芯的纵向长度大于流道的纵向长度。
11.具体的,所述工作腔呈s形,所述进流腔位于出流腔的下方。
12.具体的,所述进流腔的底端呈圆弧球面。
13.具体的,所述压紧圈为橡胶圈。
14.具体的,所述阀杆的顶端设有转盘。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阀芯在密封时,阀芯的凸缘可以对盖片进行挤压,从而使压紧圈受到压缩,进而使阀体的侧壁与流道的内表面形成面接触的密封状态,从而大幅度提高密封效果;由于阀芯的直径和流道的内径是对应变化的,因此即使阀体表面受到
磨损,也可以通过进一步拧紧阀杆的方式,使阀芯略微向下移动以重新与流道的内壁形成贴合,进而确保良好的密封效果;压紧圈完全被盖片包围在内部,不会直接与流体接触,从而减小了压紧圈被腐蚀的可能性,变相提高了压紧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性强的水利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性强的水利阀门的剖视图;
18.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性强的水利阀门的局部放大图;
19.标号说明:
20.1、阀体;11、进流腔;12、出流腔;13、分隔板;14、流道;15、沉槽;151、第一阶梯部;152、第二阶梯部;16、压紧圈;17、盖片;171、横部;172、纵部;2、阀杆;3、阀芯;31、凸缘;4、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2.请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性强的水利阀门,包括阀体、阀杆和阀芯;
23.所述阀体内部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包括进流腔和出流腔,所述进流腔和出流腔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用于使进流腔和出流腔连通的流道,所述流道的内径由进流腔向出流腔的方向逐渐增大;
24.所述流道靠近和出流腔一侧的边缘设有一阶梯状的环形的沉槽,所述沉槽包括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所述沉槽第一阶梯部内设有柔性的压紧圈,所述压紧圈顶部设有环形的盖片,所述盖片包括横部和纵部,所述横部和纵部分别贴合与压紧圈的上表面和内侧表面,所述纵部贴合第二阶梯部的内壁设置;
25.所述阀杆通过螺纹与阀体连接,且所述阀杆的一端延伸至出流腔内;
26.所述阀芯位于出流腔内并与阀杆固定连接,所述阀芯的直径由靠近出流腔的一端向远离出流腔的一段逐渐增大且与流道的内径适配,所述阀芯的侧壁上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位置与盖片的位置对应。
27.水利阀门在封闭时,通过转动阀杆使阀芯向下移动,当阀芯进入至流道内时,凸缘也会对盖片造成挤压,从而使压紧圈被压缩,相比于直接使阀芯与流道的内壁贴合,这样对压紧圈进行挤压的贴合方式能够使阀芯与流道内壁在保持紧密贴合的状态下,避免阀芯的密封高度过低,从而确保了阀芯表面在发生磨损时,能够通过进一步降低阀芯的密封高度以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
28.实施例一
29.如图1至3所示,一种密封性强的水利阀门,包括阀体1、阀杆2和阀芯3;
30.所述阀体1内部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包括进流腔11和出流腔12,所述进流腔11和出流腔12之间设有分隔板13,所述分隔板13上开设有用于使进流腔11和出流腔12连通的流道14,所述流道14的内径由进流腔11向出流腔12的方向逐渐增大;
31.所述流道14靠近和出流腔12一侧的边缘设有一阶梯状的环形的沉槽15,所述沉槽15包括第一阶梯部151和第二阶梯部152,所述沉槽15第一阶梯部151内设有柔性的压紧圈16,所述压紧圈16顶部设有环形的盖片17,所述盖片17包括横部171和纵部172,所述横部171和纵部172分别贴合与压紧圈16的上表面和内侧表面,所述纵部172贴合第二阶梯部152的内壁设置;
32.所述阀杆2通过螺纹与阀体1连接,且所述阀杆2的一端延伸至出流腔12内;
33.所述阀芯3位于出流腔12内并与阀杆2固定连接,所述阀芯3的直径由靠近出流腔12的一端向远离出流腔12的一段逐渐增大且与流道14的内径适配,所述阀芯3的侧壁上设有凸缘31,所述凸缘31的位置与盖片17的位置对应。
34.优选的,所述阀芯3呈圆台状,所述阀芯3的纵向长度大于流道14的纵向长度。
35.优选的,所述工作腔呈s形,所述进流腔11位于出流腔12的下方。这样能够降低开闸门时水流对阀芯3所造成的冲击
36.优选的,所述进流腔11的底端呈圆弧球面。
37.优选的,所述压紧圈16为橡胶圈。
38.优选的,所述阀杆2的顶端设有转盘4。
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阀芯在密封时,阀芯的凸缘可以对盖片进行挤压,从而使压紧圈受到压缩,进而使阀体的侧壁与流道的内表面形成面接触的密封状态,从而大幅度提高密封效果;由于阀芯的直径和流道的内径是对应变化的,因此即使阀体表面受到磨损,也可以通过进一步拧紧阀杆的方式,使阀芯略微向下移动以重新与流道的内壁形成贴合,进而确保良好的密封效果;压紧圈完全被盖片包围在内部,不会直接与流体接触,从而减小了压紧圈被腐蚀的可能性,变相提高了压紧圈的使用寿命。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