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倒阀及其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14533发布日期:2022-07-29 21:51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倾倒阀及其油箱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倾倒阀及其油箱。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油箱为保证油箱内部的压力与外界压力平衡,通常需要在油箱上开有用于通气的气孔。如果采用一般的通气管或者通气口,是可以实现在油箱内液面下降时,导入空气,保持油箱内的气压正常。但是,由于油箱上的通气管或者通气口是双向导通的,当油箱处于倾斜状态或因设备运输途中的晃动,可能导致油箱内燃料的泄漏。并且,油箱内的燃料多为易挥发物质,也会使挥发的燃料通过油箱的通气管泄漏。
3.中国专利申请“一种通机油箱翻转止流阀”,申请(专利)号:cn201220352042.8;公开了:包括一个阀体,在阀体内构成一个工作腔,在所述工作腔内有一个阀芯,所述阀芯下端设有弹簧,弹簧下端设有阀座,阀体外侧设有安装胶套,所述安装胶套设于油箱与所述阀体之间,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座是卡位配合,所述工作腔的通气孔与所述阀芯的头部是尖锥配合密封,本实用新型目就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的油箱盖式翻转止流阀,降低通机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装置的制造成本及在现有在用通机油箱上的安装费用,也节省了油箱盖的费用。
4.上述结构的翻转止流阀在使用后,其阀芯与阀座之间容易产生油膜,进而造成翻转止流阀不通气或通气困难,造成发动机熄火。对此,本技术的发明人对倾倒阀做进一步的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倾倒阀及其油箱,使油箱内外通气顺畅,油箱内压力稳定,避免油膜的产生,提高了油箱使用的安全性。
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倾倒阀,包括:阀体与内芯,所述的内芯安装在阀体内,所述的阀体壁面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孔贯通阀体内外,所述的内芯底部设置有凹槽与油箱连通,所述的内芯侧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槽口,所述的槽口连通了出气孔与凹槽。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设置出气孔连通外环境与阀体内部。现有技术中外环境与油箱内的气体交换,是从阀芯的底部通过,其阀芯与阀座之间容易产生油膜。本技术进一步在内芯底部设置凹槽,凹槽连通油箱。再进一步在内芯侧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槽口,所述的槽口连通了出气孔与凹槽。槽口与凹槽的配合设置,防止阀体内油膜的产生,确保将油箱内部环境与阀体的外部环境导通,阀体通气顺畅,发动机正常工作。
8.此外,内芯侧壁面的槽口的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把因发动机振动而产生的油浪击碎,防止油浪起伏过高导致油液从管口喷出。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内芯整体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的内芯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弹簧安装在凹槽内。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内芯侧壁面开设有多个槽口。在实际使用过程
中,车辆如果行驶在颠簸路段,车辆上下起伏,那么油箱内的油液也会涌动,甚至进入到油箱盖的凹槽内。而槽口的设置将涌入凹槽内的油液分割,可以把发动机振动产生的油浪击碎,从而降低油液起伏的高度,避免油液从出气孔漏出,也就避免了因车辆颠簸而造成的油液泄漏。优选的,所述的内芯侧壁面均匀分布有八个槽口。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槽口平行于内芯的轴向设置。具体的,槽口贯穿了内芯的顶面与底面。在本技术中,槽口为狭长型结构,槽口能够将油液分隔成细支流,从而分化油液涌动的力。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阀体外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配设有一系列外径尺寸不同的橡胶套。所述的橡胶套用于在油箱口处安装。因此本技术只要更换橡胶套,就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油箱口,也就是适应不同型号的油箱。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橡胶套的横截面t形结构,橡胶套的内壁面与安装槽相匹配。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为碗状结构,所述的底座的中心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凹槽连通。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阀体底部嵌入底座内,且阀体底部与底座卡接。所述的弹簧一端抵在底座的底面;弹簧的另一端伸入凹槽内,作用于内芯。底座的设置实现了阀体、弹簧、内芯的安装,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阀体底部壁面开设有开口。使得阀体底部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性能,能够配合底座卡接。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的顶面抵在橡胶套的底面。底座同时对橡胶套起到了限位作用,确保了橡胶套安装的可靠性。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内芯的顶部设置有与出气孔结构相适应的封堵件,所述的封堵件完全插入出气孔则出气孔关闭,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内芯不与出气孔内壁接触,所述的内芯通过弹簧安装在阀体内,弹簧提供给内芯朝向出气孔的力。
19.优选的,所述的封堵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以满足更好的密封要求。比如,所述的封堵件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20.正常使用状态下(即汽油箱未倾倒),内芯因自身重力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虽然内芯还受到弹簧施加给它的向上的弹力,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内芯的重力大于弹力。因此内芯是离开出气孔的,内芯不与出气孔接触,即出气孔是正常通气状态的。而在倾倒状态下,内芯处不再有足够大的重力去抵消弹簧的弹力,此时弹簧就会推动内芯向出气孔移动,内芯插入出气孔则气孔关闭。至此,本技术实现了油箱内外通气顺畅,油箱内压力稳定,在油箱倾倒时不会漏油。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气孔为倒置的圆锥形结构,封堵件为圆锥形结构。
22.此外,本技术设置出气孔为圆锥形结构,在封堵件移动时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确保在倾倒时,封堵件能够将出气孔完全关闭,避免油液的泄漏,提高了油箱使用的安全性。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阀体上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与出气孔连通。所述的出气管配合出气孔,使得阀体内外的气压相互导通。
24.一种汽油机的油箱,包括箱体与油箱盖。
附图说明
25.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28.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9.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阀体;2、内芯;3、出气孔;4、封堵件;5、弹簧;6、出气管;7、凹槽;8、槽口;9、安装槽;10、橡胶套;11、底座;12、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3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2.一种倾倒阀,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一种倾倒阀,包括:阀体1与内芯2,所述的内芯2安装在阀体1内,所述的阀体1壁面开设有出气孔3,出气孔3贯通阀体1内外,连通外环境与阀体1内部。所述的内芯2底部设置有凹槽7与油箱连通,所述的内芯2侧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槽口8,所述的槽口8连通了出气孔3与凹槽7。槽口8与凹槽7的配合设置,防止阀体1内油膜的产生,确保将油箱内部环境与阀体1的外部环境导通,阀体1通气顺畅,发动机正常工作。
33.此外,内芯2侧壁面的槽口8的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把因发动机振动而产生的油浪击碎,防止油浪起伏过高导致油液从管口喷出。
34.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内芯2整体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的内芯2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7,弹簧5安装在凹槽7内。
35.所述的内芯2侧壁面开设有多个槽口8。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车辆如果行驶在颠簸路段,车辆上下起伏,那么油箱内的油液也会涌动,甚至进入到油箱盖的凹槽7内。而槽口8的设置将涌入凹槽7内的油液分割,可以把发动机振动产生的油浪击碎,从而降低油液起伏的高度,避免油液从出气孔3漏出,也就避免了因车辆颠簸而造成的油液泄漏。优选的,所述的内芯2侧壁面均匀分布有八个槽口8。
36.所述的槽口8平行于内芯2的轴向设置。具体的,槽口8贯穿了内芯2的顶面与底面。在本技术中,槽口8为狭长型结构,槽口8能够将油液分隔成细支流,从而分化油液涌动的力。
37.实施例二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38.实施例三,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阀体1外周面设置有安装槽9,所述的安装槽9配设有一系列外径尺寸不同的橡胶套10。所述的橡胶套10用于在油箱口处安装。因此本技术只要更换橡胶套10,就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油箱口,也就是适应不同型号的油箱。所述的橡胶套10的横截面t形结构,橡胶套10的内壁面与安装槽9相匹配。
39.本技术还包括底座11,所述的底座11为碗状结构,所述的底座11的中心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凹槽7连通。
40.所述的阀体1底部嵌入底座11内,且阀体1底部与底座11卡接。所述的弹簧5一端抵在底座11的底面;弹簧5的另一端伸入凹槽7内,作用于内芯2。底座11的设置实现了阀体1、弹簧5、内芯2的安装,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所述的阀体1底部壁面开设有开口12。使得阀体1底部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性能,能够配合底座11卡接。
41.实施例三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
42.实施例四,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内芯2的顶部设置有与出气孔3结构相适应的封堵件4,所述的封堵件4完全插入出气孔3则出气孔3关闭,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内芯2不与出气孔3内壁接触,所述的内芯2通过弹簧5安装在阀体1内,弹簧5提供给内芯2朝向出气孔3的力。
43.正常使用状态下(即汽油箱未倾倒),内芯2因自身重力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虽然内芯2还受到弹簧5施加给它的向上的弹力,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内芯2的重力大于弹力。因此内芯2是离开出气孔3的,内芯2不与出气孔3接触,即出气孔3是正常通气状态的。而在倾倒状态下,内芯2处不再有足够大的重力去抵消弹簧5的弹力,此时弹簧5就会推动内芯2向出气孔3移动,内芯2插入出气孔3则气孔关闭。至此,本技术实现了油箱内外通气顺畅,油箱内压力稳定,在油箱倾倒时不会漏油。
44.所述的出气孔3为倒置的圆锥形结构,封堵件4为圆锥形结构。此外,本技术设置出气孔3为圆锥形结构,在封堵件4移动时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确保在倾倒时,封堵件4能够将出气孔3完全关闭,避免油液的泄漏,提高了油箱使用的安全性。
45.阀体1上设有出气管6,出气管6与出气孔3连通。所述的出气管6配合出气孔3,使得阀体1内外的气压相互导通。
46.实施例四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相同。
47.一种油箱,包括箱体与如上实施例所述的倾倒阀,箱体上端设有油箱口,倾倒阀安装在油箱口。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