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8878发布日期:2022-08-03 00:0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速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速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2.差速器是双联动驱动桥的重要组成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将传动轴传动的扭矩分配给中、后桥,消除中、后桥因输入转速不同造成的车轮滑动现象。
3.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差速器,如专利cn102713357b所示,其包括驱动齿轮;具有一差速齿轮和两个侧轴齿轮的差速传动装置,其中侧轴齿轮驱动地连接到差速齿轮并且相对于彼此具有差速效果。
4.但其存在以下问题:其将侧轴齿轮、差速齿轮封装在第一壳体部件以及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的密闭空间内;导致安装时,仅能从第一壳体部件以及第二壳体部件的结合处将逐步将侧轴齿轮、差速齿轮放入并啮合,工人操作的空间狭小,装配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差速传动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差速传动装置的装配难度高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速传动装置,包括:壳体部件、差速齿轮组、侧轴齿轮、第一轴段、第二轴段以及侧轴,所述差速齿轮组、所述侧轴齿轮设置在所述壳体部件内部并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轴段、所述第二轴段穿设于所述壳体部件并与所述差速齿轮组固定,所述侧轴穿设于所述壳体部件并与所述侧轴齿轮固定,所述壳体部件上至少开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镂空孔,所述镂空孔的尺寸大于所述差速齿轮组以及所述侧轴齿轮。
7.优选的,所述壳体部件包括上盖以及装载部,所述装载部一端开口,所述装载部内形成有容纳所述差速齿轮以及所述侧轴齿轮的装载腔,所述装载部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上盖呈圆盘状,所述上盖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轴段穿设的第一穿设孔,所述上盖的边沿上设只有若干上固定孔。
9.优选的,所述镂空孔开设在所述装载部的侧壁上,所述装载部开设有供所述侧轴穿设的侧轴穿设孔,所述装载部底部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轴段穿设的第二穿设孔。
10.优选的,所述装载部的开口处延伸形成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上固定孔一一对应的下固定孔。
11.优选的,所述差速齿轮组包括第一差速齿轮以及第二差速齿轮,所述第一差速齿轮设置在所述装载腔内并与所述第一轴段伸入所述装载腔内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差速齿轮设置在所述装载腔内并与所述第一轴段伸入所述装载腔内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差速齿轮以及所述第二差速齿轮与所述侧轴齿轮啮合。
12.优选的,具有两个所述侧轴齿轮,所述侧轴齿轮设置在所述装载腔内,所述侧轴穿
设于所述侧轴齿轮,任意一个所述侧轴齿轮均同时与所述第一差速齿轮以及所述第二差速齿轮啮合。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差速齿轮与所述第二差速齿轮相对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差速齿轮与所述第二差速齿轮均为锥齿轮。
14.优选的,所述侧轴齿轮为锥齿轮,所述侧轴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差速齿轮以及所述第二差速齿轮的轴线垂直。
15.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第二轴段同轴设置,并与所述侧轴垂直。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速传动装置,所述壳体部件上至少开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镂空孔,所述镂空孔的尺寸大于所述差速齿轮组以及所述侧轴齿轮,在装配时,差速齿轮组、侧轴齿轮均可以通过镂空孔放入壳体部件内,而且在进行啮合装配时,可以通过相对设置的镂空孔对内部的差速齿轮组、侧轴齿轮进行操作,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空间,有效减小装配难度,提升效率。
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差速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差速传动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20.图中:1-壳体部件、11-镂空孔,12-上盖,121-第一穿设孔,122-上固定孔,13-装载部,131-装载腔,132-侧轴穿设孔,133-第二穿设孔,134-固定环,135-下固定孔,2-差速齿轮组,21-第一差速齿轮,22-第二差速齿轮,3-侧轴齿轮,4-第一轴段,41-第一卡接头,5-第二轴段,51-第二卡接头,6-侧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差速传动装置,其包括:壳体部件1、差速齿轮组2、侧轴齿轮3、第一轴段4、第二轴段5以及侧轴6,所述差速齿轮组2、所述侧轴齿轮3设置在所述壳体部件1内部并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轴段4、所述第二轴段5穿设于所述壳体部件
1并与所述差速齿轮组2固定,所述侧轴6穿设于所述壳体部件1并与所述侧轴齿轮3固定,所述壳体部件1上至少开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镂空孔11,所述镂空孔11的尺寸大于所述差速齿轮组2以及所述侧轴齿轮3。
25.本实施例在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对尺寸大于所述差速齿轮组2以及所述侧轴齿轮3的镂空孔11,在装配时,差速齿轮组2、侧轴齿轮3均可以通过镂空孔11放入壳体部件1内,而且在进行啮合装配时,可以通过相对设置的镂空孔11对内部的差速齿轮组2、侧轴齿轮3进行操作,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空间,有效减小装配难度,提升效率。
26.具体的,所述壳体部件1包括上盖12以及装载部13,所述装载部13一端开口,所述装载部13内形成有容纳所述差速齿轮2以及所述侧轴齿轮3的装载腔131,所述装载部13与所述上盖12可拆卸连接。
27.进一步的,所述上盖12呈圆盘状,所述上盖12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轴段4穿设的第一穿设孔121,所述上盖12的边沿上设只有若干上固定孔122。
28.进一步的,所述镂空孔11开设在所述装载部13的侧壁上,所述装载部13开设有供所述侧轴6穿设的侧轴穿设孔132,所述装载部13底部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轴段5穿设的第二穿设孔133。所述装载部13的开口处延伸形成固定环134,所述固定环134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上固定孔122一一对应的下固定孔135,所述上盖12与所述装载部13进行装配时,所述上盖12的边沿与所述固定环134贴合,并将所述上固定孔122与所述下固定孔135对齐,再利用螺栓穿设所述上固定孔122与所述下固定孔135,使所述上盖12与所述装载部13固定。
29.具体的,所述差速齿轮组2包括第一差速齿轮21以及第二差速齿轮22,所述第一差速齿轮21设置在所述装载腔131内并与所述第一轴段4伸入所述装载腔131内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差速齿轮22设置在所述装载腔131内并与所述第一轴段4伸入所述装载腔131内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差速齿轮21以及所述第二差速齿轮22与所述侧轴齿轮3啮合。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差速齿轮21与所述第二差速齿轮22相对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差速齿轮21与所述第二差速齿轮22均为锥齿轮。
31.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两个所述侧轴齿轮3,所述侧轴齿轮3设置在所述装载腔131内,所述侧轴6穿设于所述侧轴齿轮3,任意一个所述侧轴齿轮3均同时与所述第一差速齿轮21以及所述第二差速齿轮22啮合。
32.进一步的,所述侧轴齿轮3为锥齿轮,所述侧轴齿轮3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差速齿轮21以及所述第二差速齿轮22的轴线垂直。
33.所述第一轴段4与所述第二轴段5同轴设置,并与所述侧轴6垂直。
34.所述第一轴段4位于所述装载腔131内的一端形成一能够与所述第一差速齿轮21卡接的第一卡接头41,所述第二轴段5位于所述装载腔131内的一端形成一能够与所述第一差速齿轮21卡接的第二卡接头51。
35.使用时,先将所述上盖12的边沿与所述固定环134贴合,并将所述上固定孔122与所述下固定孔135对齐,再利用螺栓穿设所述上固定孔122与所述下固定孔135,使所述上盖12与所述装载部13固定;接着将所述第一轴段4、所述第二轴段5通过所述第一穿设孔121、所述第二穿设孔133伸入所述装载腔131,将所述差速齿轮2以及所述侧轴齿轮3通过所述镂空孔11放入所述装载腔131内,使所述第二轴段5与其中一个所述差速齿轮2固定,再将所述差速齿轮2与所述侧轴齿轮3啮合,将所述侧轴6通过所述侧轴穿设孔132伸入所述装载腔
131并穿设所述侧轴齿轮3并维持所述差速齿轮2与所述侧轴齿轮3啮合,最后再将另一所述差速齿轮2与所述第一轴段4固定,由此,完成装配。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速传动装置,所述壳体部件1上至少开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镂空孔11,所述镂空孔11的尺寸大于所述差速齿轮组2以及所述侧轴齿轮3,在装配时,差速齿轮组2、侧轴齿轮3均可以通过镂空孔11放入壳体部件1内,而且在进行啮合装配时,可以通过相对设置的镂空孔11对内部的差速齿轮组2、侧轴齿轮3进行操作,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空间,有效减小装配难度,提升效率。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