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双堵塞双排放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13821发布日期:2022-08-20 04:0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体式双堵塞双排放球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排放球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整体式双堵塞双排放球阀。


背景技术:

2.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双堵塞双排放球阀就是众多阀门当中的一种。
3.双堵塞双排放球阀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治金、海洋、天然气、煤气、制药等各行业的液压系统管路中。现有技术中,双堵塞双排放球阀在阀球和阀体连接处的密封效果一般,容易产生渗漏,使得球阀内的液体容易泄露,同时现有的阀球上的阀杆和阀体连接处密封效果差,而且,现有的球阀缺少将阀体内的液体放出来的装置,使得阀体内侧的液体无法被放出来进行检测,同时,现有球阀的阀体和转动杆通过转动连接,使得液体容易从转动杆处于阀杆接触,使得阀杆发生腐蚀,影响了阀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整体式双堵塞双排放球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堵塞双排放球阀内部阀体与阀芯之间密封性差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式双堵塞双排放球阀,包括:
6.阀体,所述阀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7.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内;
8.阀杆,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穿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阀芯相连接;
9.上密封块,设置在所述阀芯的上端,所述上密封块与所述阀体之间抵接有上弹簧;
10.下密封块,设置在所述阀芯的下端,所述下密封块与所述阀体之间抵接有下弹簧。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芯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上密封块和下密封块,并通过上弹簧将上密封块紧紧的抵接在阀芯的上端,同时通过下弹簧将下密封块抵接在阀芯的下端,有效的防止了当阀门关闭时液体从阀芯向外进行泄露,提高了阀芯与阀体之间密封性能。同时通过上密封块和下密封块的配合能够对阀芯转动时能够更加的稳定,且减少了液体与阀芯之间的接触和冲击,对阀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12.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块设置有与所述阀芯相配合的上密封球面;所述下密封块设置有与所述阀芯相配合的下密封球面。
13.进一步地,所述穿孔的底端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上密封块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凸环,所述上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环槽相抵接,所述上弹簧的下端抵接在所述第一凸环内;
14.所述下密封块下端面设置有第二环槽,所述下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环槽相抵
接,所述下弹簧的下端抵接在所述阀体内。
15.进一步地,所述穿孔的内壁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阀杆的圆周方向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环相配合的凸环。
16.进一步地,所述凸环的下端面与所述限位环之间设置有下轴承,所述凸环的上端面设置上轴承。
17.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底端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螺纹连接有排污盖。
18.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底端向所述排污口处倾斜设置。
1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阀芯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上密封块和下密封块,通过上弹簧和下弹簧的配合,有效的防止了当阀门关闭时液体从阀芯向外进行泄露,提高了阀芯与阀体之间密封性能;(2)上轴承和下轴承,使得能够减小阀杆转动时的摩擦力,减小了阀杆转动时的阻力。提高了阀杆转动时的灵敏度;(3)设置排污口,使得液体能够方便从排污口放出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21.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2.图3是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3.图4是图1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2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6.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整体式双堵塞双排放球阀,包括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结构相同,因此仅介绍第一球阀,第一球阀的结构包括有:
28.阀体1,所述阀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通过螺栓13与g阀体1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流道11、第二流道12与阀体1之间设置有抵接环(图中未标出);
29.阀芯2,设置在所述阀体1内,所述阀芯2为球形阀芯;
30.阀杆3,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穿孔14,所述阀杆3的下端穿过所述穿孔14与所述阀芯2相连接,所述阀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柄;
31.上密封块4(参照图2所示),设置在所述阀芯2的上端,所述上密封块4与所述阀体1之间抵接有上弹簧41;上密封块4设置有与所述阀芯2相配合的上密封球面42,所述上密封球面42设置有柔性密封层,柔性密封层可采用橡胶、植绒层等材料进行设置;所述穿孔14的底端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环槽15,所述上密封块4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凸环43,所述上弹簧4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环槽15相抵接,所述上弹簧41的下端抵接在所述第一凸环43内;
32.下密封块5(参照图3所示),设置在所述阀芯2的下端,所述下密封块5与所述阀体1之间抵接有下弹簧51;下密封块5设置有与所述阀芯2相配合的下密封球面52;所述下密封
球面52设置有柔性密封层,柔性密封层可采用橡胶、植绒层等材料进行设置;所述下密封块5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环槽53,所述下弹簧5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环槽53相抵接,所述下弹簧51的下端抵接在所述阀体1的底端。
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密封块4和上弹簧41进行配合,使得上密封块4能够紧紧的抵接在阀芯2上,使得阀芯2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有效的防止了液体从阀芯2向外进行泄露,且将上弹簧41的上端抵接在第一环槽15内,上弹簧41的下端抵接在第一凸环43内,使得上弹簧41能够稳定的支撑在阀体1与上密封块4之间;同理,通过设置下密封块5和下弹簧51进行配合,使得下密封块5能够紧紧的抵接在阀芯2的下端,使得阀芯2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有效的防止了液体从阀芯2向外进行泄露,且将下弹簧42的上端抵接第二环槽53内,下弹簧51的下端抵接在阀体1的底端,使得下弹簧51能够稳定的支撑在阀体1与下密封块5之间;通过上密封块4与下密封块5进行配合,使得阀芯2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
34.实施例2:参照图1或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穿孔14壁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限位环141,阀杆3的圆周方向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环141相配合的凸环31;所述凸环31的下端面与所述限位环141之间设置有下轴承142,所述凸环31的上端面设置上轴承143;穿孔14的上方设置有螺纹连接的限位盖16,阀杆3穿设在所述限位盖16内,限位盖16的底端与上轴承143相抵接,通过限位盖16底端的限位作用,使得上轴承143抵接在凸环31的上端面上,本实施例中上轴承143和下轴承142均为平面推力球轴承;为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在上轴承142与限位盖16之间设置有上密封环144,在下轴承142与限位环141之间设置有下密封环145。
3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为了能够使得进一步的防止液体从阀杆3从穿孔14处泄露出去,设置上密封环144和下密封环145进行起到密封作用,使得阀杆3与阀体1的连接具有更好的密封性,保证液体不会从阀杆3与阀体1的连接处发生泄露;同时为了减小因设置上密封环144和下密封环145对阀杆3转动的灵敏度的影响,设置上轴承143和下轴承142,由于上轴承143和下轴承142为平面推力球轴承,使得能够减小阀杆3转动时的摩擦力,减小了阀杆3转动时的阻力;同时,由于阀杆3的凸环31抵接在限位环141上,使得阀杆3转动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稳定。
36.实施例3: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在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之间的阀体1的底端位置处设置有排污口17,所述排污口螺纹连接有排污盖171。所述阀体1的底端向所述排污口17处倾斜设置。
3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排污口17,使得两个球阀关闭时能够通过将排污口17打开,使得液体能够方便从排污口17放出进行检测;同时将阀体1的底端向所述排污口17处倾斜设置;使得阀体1内部的液体能够通过倾斜设置的底端从排污口17处流干净。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