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列调心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1038发布日期:2022-11-09 07:0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单列调心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单列调心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2.轴承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
3.现有的轴承大多使用在标准零部件上的,根据标准零部件的尺寸生产出标准尺寸的轴承,然后将轴承用在工作地点,但是现有的轴承在用在非标零部件上时常常面对尺寸不合适,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单列调心滚子轴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单列调心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和设置在轴承外圈内部的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设置有轴承腔,轴承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辊子,轴承内圈的内部设置有可变孔径机构。
7.优选的,可变孔径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轴承内圈顶部内壁的支撑层,支撑层的内部开设有支撑腔,支撑腔的侧面外壁均匀转动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的侧面开设有十字开口,转动块远离十字开口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一,转轴一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腔的侧面内壁,转轴一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支撑层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柱。
8.优选的,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支撑层内部的弯板,凸块的底部抵靠在弯板的顶部,弯板的底部与支撑层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9.优选的,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与支撑层宽度相同,弧形板组成一个圆孔,弧形板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摩擦块。
10.优选的,轴承腔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有轴承架,辊子均匀的分布在轴承架的侧面,轴承架的顶部与底部分别滑动连接于轴承外圈的底部和轴承内圈顶部,轴承架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有外壳。
11.优选的,轴承架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两个空槽,空槽的侧面开设有卡槽,外壳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与空槽对齐的固定柱,固定柱的侧面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转轴二,转轴二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卡槽对齐的卡块。
12.优选的,外壳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油管,进油管的另一端穿过轴承架延伸至轴承腔的内部,进油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转动板,转动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挡板,进油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输油板,输油板的侧面转动连接于辊子的侧面,辊子的内部开设有至
少两个输油孔,输油孔的侧面均匀开设有出油口,出油口的另一端延伸至辊子的外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单列调心滚子轴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的弧形板,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对准十字开口,转动转动块,转动块带动转轴一转动,转轴一带动凸块转动,凸块转动时推动弯板移动,弯板带动支撑柱移动,支撑柱带动弧形板移动,使得弧形板构成的孔径大小改变,有利于装置适应更多的非标产品,弧形板表面的摩擦块在装置工作时增大对轴类结构的固定效果。
15.2.通过设置的卡块,将外壳移动到轴承架的侧面,使得固定柱对齐空槽,将外壳沿着空槽推入,使得卡块对齐卡槽,轴承在工作时,两个卡块始终至少有一个可以卡在卡槽内,保持装置在工作时不会受到外界的破坏,有利于保持装置的正常工作。
16.3.通过设置的进油管,将注油器深入进油管内,将润滑油送入输油管内,润滑油流入输油板内,辊子转动时,输油板将润滑油间隔的送入输油孔内,输油孔内的润滑油随着辊子的转动间隔的经出油口流出,有利于充分的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单列调心滚子轴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单列调心滚子轴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1-轴承外圈、2-出油口、3-输油孔、4-轴承腔、5-输油板、6-辊子、7-进油管、8-凸块、9-转轴一、10-弯板、11-支撑柱、12-摩擦块、13-弧形板、14-弹簧、15-支撑层、16-十字开口、17-转动块、18-轴承内圈、19-轴承架、20-外壳、21-固定柱、22-卡槽、23-转轴二、24-卡块、25-挡板、26-转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1:
22.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新型单列调心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和设置在轴承外圈1内部的轴承内圈18,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18之间设置有轴承腔4,轴承腔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辊子6,轴承内圈18的内部设置有可变孔径机构。
23.本实用新型中,可变孔径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轴承内圈18顶部内壁的支撑层15,支撑层15的内部开设有支撑腔,支撑腔的侧面外壁均匀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7,转动块17的侧面开设有十字开口16,转动块17远离十字开口1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一9,转轴一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腔的侧面内壁,转轴一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凸块8,支撑层15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1。
24.支撑柱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支撑层15内部的弯板10,凸块8的底部抵靠在弯板10的顶部,弯板10的底部与支撑层15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4。
25.支撑柱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3,弧形板13与支撑层15宽度相同,弧形板13组成一个圆孔,弧形板13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摩擦块12。
26.轴承腔4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有轴承架19,辊子6均匀的分布在轴承架19的侧面,轴承架19的顶部与底部分别滑动连接于轴承外圈1的底部和轴承内圈18顶部,轴承架19的侧
面可拆卸连接有外壳20。
27.轴承架19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两个空槽,空槽的侧面开设有卡槽22,外壳2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与空槽对齐的固定柱21,固定柱21的侧面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转轴二23,转轴二2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卡槽22对齐的卡块24。
28.工作原理: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对准十字开口16,转动转动块17,转动块17带动转轴一9转动,转轴一9带动凸块8转动,凸块8转动时推动弯板10移动,弯板10带动支撑柱11移动,支撑柱11带动弧形板13移动,使得弧形板13构成的孔径大小改变,有利于装置适应更多的非标产品,弧形板13表面的摩擦块12在装置工作时增大对轴类结构的固定效果。
29.将外壳20移动到轴承架19的侧面,使得固定柱21对齐空槽,将外壳20沿着空槽推入,使得卡块24对齐卡槽22,轴承在工作时,两个卡块24始终至少有一个可以卡在卡槽22内,保持装置在工作时不会受到外界的破坏,有利于保持装置的正常工作。
30.实施例2:
31.参照图2和图3,一种新型单列调心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和设置在轴承外圈1内部的轴承内圈18,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18之间设置有轴承腔4,轴承腔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辊子6,轴承内圈18的内部设置有可变孔径机构。
32.本实用新型中,可变孔径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轴承内圈18顶部内壁的支撑层15,支撑层15的内部开设有支撑腔,支撑腔的侧面外壁均匀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7,转动块17的侧面开设有十字开口16,转动块17远离十字开口1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一9,转轴一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腔的侧面内壁,转轴一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凸块8,支撑层15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1。
33.支撑柱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支撑层15内部的弯板10,凸块8的底部抵靠在弯板10的顶部,弯板10的底部与支撑层15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4。
34.支撑柱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3,弧形板13与支撑层15宽度相同,弧形板13组成一个圆孔,弧形板13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摩擦块12。
35.轴承腔4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有轴承架19,辊子6均匀的分布在轴承架19的侧面,轴承架19的顶部与底部分别滑动连接于轴承外圈1的底部和轴承内圈18顶部,轴承架19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有外壳20。
36.轴承架19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两个空槽,空槽的侧面开设有卡槽22,外壳2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与空槽对齐的固定柱21,固定柱21的侧面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转轴二23,转轴二2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卡槽22对齐的卡块24。
37.外壳2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油管7,进油管7的另一端穿过轴承架19延伸至轴承腔4的内部,进油管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转动板26,转动板26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挡板25,进油管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输油板5,输油板5的侧面转动连接于辊子6的侧面,辊子6的内部开设有至少两个输油孔3,输油孔3的侧面均匀开设有出油口2,出油口2的另一端延伸至辊子6的外部。
38.工作原理: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对准十字开口16,转动转动块17,转动块17带动转轴一9转动,转轴一9带动凸块8转动,凸块8转动时推动弯板10移动,弯板10带动支撑柱11移动,支撑柱11带动弧形板13移动,使得弧形板13构成的孔径大小改变,有利于装置适应更多的非标产品,弧形板13表面的摩擦块12在装置工作时增大对轴类结构的固定效果。
39.将外壳20移动到轴承架19的侧面,使得固定柱21对齐空槽,将外壳20沿着空槽推入,使得卡块24对齐卡槽22,轴承在工作时,两个卡块24始终至少有一个可以卡在卡槽22内,保持装置在工作时不会受到外界的破坏,有利于保持装置的正常工作。
40.将注油器深入进油管7内,将润滑油送入输油管7内,润滑油流入输油板5内,辊子6转动时,输油板5将润滑油间隔的送入输油孔3内,输油孔3内的润滑油随着辊子的转动间隔的经出油口2流出,有利于充分的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