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剪切功能双盘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1395发布日期:2022-12-20 22:4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剪切功能双盘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盘阀,具体是一种带剪切功能双盘阀。


背景技术:

2.盘阀多用于锅炉排污、排垢、处理快速凝结物质等。广泛用于硬颗粒、腐蚀性或结渣性介质,动作频繁等工况。目前主要应用场所有:电厂中的煤粉输送、煤粉喷射、灰渣排放系统、污水、废水排放系统等;造纸业中纸浆输送、处理系统;化工行业中催化剂输送系统;水泥制造业中泥浆输送系统等。粉尘会在阀腔或密封面处大量堆积,导致阀板开关不顺畅,容易出现卡涩等问题。
3.由于粉尘中含有大量固体颗粒,流速较高,易冲刷阀板和阀座密封面,最终导致密封性能下降,影响使用。
4.综上,如何补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磨损,有效保证密封性能成为了本领域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补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磨损,有效保证密封性能;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剪切功能双盘阀,包括:第一阀座;第二阀座,其与第一阀座固定连接,两者之间设置有行程腔室,且第二阀座的流通孔与第一阀座的流通孔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主轴,其一端插入至行程腔室内并与摆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摆臂的另一端上端面、下端面均通过压紧组件与阀板连接;阀板在主轴的转动下适于盖设第一阀座或第二阀座的流通孔开口处;
8.在本方案中,第一阀座;第二阀座之间通过接管连接,形成供摆臂转动的行程腔室,通过压紧组件将摆臂端部阀板始终压紧第一阀座或第二阀座端面,保证阀板的端面始终贴合第一阀座或第二阀座,补偿了由固体颗粒造成对阀座的磨损,有效的保证了密封性能。
9.为了说明压紧组件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紧组件包括:立壁,其设置在所述摆臂端部的上端面、下端面处;所述阀板套设在对应所述立壁上;所述立壁内设置有弹性组件与所述阀板相抵;
10.立壁外套设有阀板,立壁内设置有弹性组件与阀板相抵,立壁的设置限制阀板只能进行直线方向的运动,弹性组件的设置能够保证阀板始终贴合第一阀座或第二阀座。
11.为了说明弹性组件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组件包括:碟簧;调整螺钉,其竖直段套设有所述碟簧,其顶部与所述阀板相抵;
12.碟簧位于立壁内,调整螺钉插设进碟簧中,并将其头部的弧形面与阀板相抵,需要说明的是,调整螺钉的长度小于立壁的深度,这样碟簧才能起到压缩或弹开的作用。
13.为了介质从主轴与第一阀座中的间隙泄露,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阀座与所述主轴的之间设置有v型填料;
14.通过设置v型填料能够防止介质的外漏。
15.为了能够压紧v型填料,本实用新型采用主轴上套设有填料压板,填料压板位于第一阀座的上方,填料压板与第一阀座通过螺钉连接,填料压板底部与v 型填料顶部之间设置有填料压盖,填料压盖套设在主轴上;
16.通过转动螺钉,使得填料压板下行,并同时使得填料压盖下行,压缩v型填料,保证了主轴与第一阀座之间的密封性能。
17.为了保证杂质进入至填料压板内,本实用新型采用填料压板的内圈设置有所述防尘圈,所述防尘圈套设在所述主轴上。
18.为了防止拧动后的松动,本实用新型采用填料压板顶部与所述螺钉之间设置有预紧蝶簧;
19.通过设置预紧蝶簧,预紧蝶簧的反弹力作用在螺钉与填料压板之间,限制的螺钉的翻转,防止出现松动。
20.为了保证填料压盖在上下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采用填料压盖内圈设置有导向套与所述主轴连接。
21.为了防止介质进入至第一导向套与主轴的间隙处,出现抱死现象,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阀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套;所述主轴的端部插入至所述导向套内;所述第一导向套的内部设置有平衡密封圈、衬套与所述主轴连接;
22.第二阀座与第一导向套底部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避免介质从第一导向套底部进入至第二阀座与第一导向套间隙中;通过设置衬套以及平衡密封圈避免介质第一导向套顶部进入至第二阀座与第一导向套间隙中,有效解决了抱死的现象。
23.为了保证摆臂转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采用位于所述行程腔室内的所述主轴上依次设置第二导向套、所述摆臂端部、所述第一导向套。
24.通过设置第一导向套、第二导向套,这样一来,摆臂的端部只能进行水平方向的摆动,能够对摆臂进行限制。
25.阀板顶部外圈为切刀结构能够在开关过程中可有效切断粘合或结渣介质。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剪切功能双盘阀,阀板在螺碟簧的作用下会一直紧密贴合在第一或第二阀座的密封面上,可补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磨损,有效保证密封性能;同时在阀板和第一或第二阀座接触部分,设计为切刀结构,在开关过程中可有效切断粘合或结渣介质;阀板和第一或第二阀座密封面在开关过程中是动摩擦,从而会起到抛光密封面的作用。
附图说明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图1圈中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主轴与第二阀座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第一阀座、2-第二阀座、3-主轴、4-摆臂、5-阀板、6-接管、7
‑ꢀ
碟簧、8-调整
螺钉、9-v型填料、10-填料压板、11-填料压盖、12-防尘圈、13
‑ꢀ
预紧蝶簧、14-导向套、15-第一导向套、16-平衡密封圈、17-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3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3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剪切功能双盘阀,包括:第一阀座1;第二阀座2,其与第一阀座1固定连接,两者之间设置有行程腔室,且第二阀座2 的流通孔与第一阀座1的流通孔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主轴3,其一端插入至行程腔室内并与摆臂4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摆臂4的另一端上端面、下端面均通过压紧组件与阀板5连接;阀板5在主轴3的转动下适于盖设第一阀座1 或第二阀座2的流通孔开口处;
34.在本方案中,第一阀座;第二阀座之间通过接管6连接,形成供摆臂转动的行程腔室,通过压紧组件将摆臂端部阀板始终压紧第一阀座或第二阀座端面,保证阀板的端面始终贴合第一阀座或第二阀座,补偿了由固体颗粒造成对阀座的磨损,有效的保证了密封性能。
35.如图1所示,为了说明压紧组件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紧组件包括:立壁,其设置在所述摆臂4端部的上端面、下端面处;所述阀板5套设在对应所述立壁上;所述立壁内设置有弹性组件与所述阀板5相抵;
36.立壁外套设有阀板,立壁内设置有弹性组件与阀板相抵,立壁的设置限制阀板只能进行直线方向的运动,弹性组件的设置能够保证阀板始终贴合第一阀座或第二阀座。
37.如图1所示,为了说明弹性组件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组件包括:碟簧7;调整螺钉8,其竖直段套设有所述碟簧7,其顶部与所述阀板相抵;
38.碟簧位于立壁内,调整螺钉插设进碟簧中,并将其头部的弧形面与阀板相抵,需要说明的是,调整螺钉的长度小于立壁的深度,这样碟簧才能起到压缩或弹开的作用。
39.如图2所示,为了介质从主轴与第一阀座中的间隙泄露,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阀座1与所述主轴3的之间设置有v型填料9;
40.通过设置v型填料能够防止介质的外漏。
41.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压紧v型填料,本实用新型采用主轴3上套设有填料压板10,填料压板10位于第一阀座1的上方,填料压板10与第一阀座1通过螺钉连接,填料压板1底部与v型填料9顶部之间设置有填料压盖11,填料压盖11套设在主轴3上;
42.通过转动螺钉,使得填料压板下行,并同时使得填料压盖下行,压缩v型填料,保证了主轴与第一阀座之间的密封性能。
43.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杂质进入至填料压板内,本实用新型采用填料压板10的内圈设置有所述防尘圈12,所述防尘圈12套设在所述主轴3上。
44.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拧动后的松动,本实用新型采用填料压板10顶部与所述螺钉之间设置有预紧蝶簧13;
45.通过设置预紧蝶簧,预紧蝶簧的反弹力作用在螺钉与填料压板之间,限制的螺钉的翻转,防止出现松动。
46.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填料压盖在上下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采用填料
压盖11内圈设置有导向套14与所述主轴3连接。
47.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介质进入至第一导向套与主轴的间隙处,出现抱死现象,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阀座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套15;所述主轴3的端部插入至所述第一导向套15内;所述第一导向套15的内部设置有平衡密封圈16、衬套17与所述主轴3连接;
48.第二阀座与第一导向套底部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避免介质从第一导向套底部进入至第二阀座与第一导向套间隙中;通过设置衬套以及平衡密封圈避免介质第一导向套顶部进入至第二阀座与第一导向套间隙中,有效解决了抱死的现象。
49.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摆臂转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采用位于所述行程腔室内的所述主轴3上依次设置第二导向套、所述摆臂端部、所述第一导向套。
50.通过设置第一导向套、第二导向套,这样一来,摆臂的端部只能进行水平方向的摆动,能够对摆臂进行限制。
51.如图1所示,阀板5顶部外圈为切刀结构能够在开关过程中可有效切断粘合或结渣介质。此外,在阀门开关过程中,阀板和第一或第二阀座密封面始终是平面接触,物料在两者之间起到研磨剂作用,随时修复受损的密封面,保持阀门良好的密封效果。
5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剪切功能双盘阀,阀板在螺碟簧的作用下会一直紧密贴合在第一或第二阀座的密封面上,可补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磨损,有效保证密封性能;同时在阀板和第一或第二阀座接触部分,设计为切刀结构,在开关过程中可有效切断粘合或结渣介质;阀板和第一或第二阀座密封面在开关过程中是动摩擦,从而会起到抛光密封面的作用。
53.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