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PP-R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3654发布日期:2022-09-21 04:09阅读:74来源:国知局
稳态PP-R管的制作方法
稳态pp-r管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稳态pp-r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稳态pp-r管。


背景技术:

2.传统的pp-r三型聚丙烯管管材为外观为白色的单层结构,但由于单层ppr管易变形、刚度不好等,所以住建部规定只能用于暗埋铺设。但对于某些并不暗埋的家装管道,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由pp-r管与铝组合的复合管,它是在保持原pp-r管规格尺寸不变的基础上,采用热熔粘合技术在其外表面与厚度为0.15-0.25mm的铝带在高温下有机粘合再覆盖0.2mm左右的pp-r保护层。它具有聚丙烯-热熔胶-铝-热熔胶-聚丙烯五层结构,其中铝起加强作用。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pp-r塑铝稳态管[申请号:201220287389.9],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管层、铝层和内管层,所述铝层距离内管层内壁的距离为管总厚度的1/5~1/2。
[0004]
上述实用新型专利虽然能够增加管道的强度,但由于管道并不暗埋,管道中流体通过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同时具备降噪及高强度的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态pp-r管。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稳态pp-r管,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的管道主体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内胶层、铝管层、外胶层和外无规共聚聚丙烯层,所述的管道主体两端预设有对接焊拼接结构,当两根管道主体对接后两根管道主体的外无规共聚聚丙烯层之间形成有用于焊接的预留焊接通道,所述的预留焊接通道呈环形,所述的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内还设有降噪结构。
[0008]
在上述的稳态pp-r管中,所述的对接焊拼接结构包括外凸环和内凸环,所述的外凸环和内凸环分别设置在铝管层的两端,所述的外凸环和内凸环的厚度相等且外凸环的内径和内凸环的外径相等,两根管道主体对接后内凸环插入至外凸环内。
[0009]
在上述的稳态pp-r管中,所述的外凸环和内凸环沿轴向方向的长度相等,两根管道主体对接后内凸环和外凸环的外端分别与相对接的管道主体的铝管层抵靠。
[0010]
在上述的稳态pp-r管中,所述的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和内胶层靠近内凸环一端凸出设置且与内凸环外端齐平,两根管道主体对接后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和内胶层分别与相对接的管道主体的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和内胶层抵靠。
[0011]
在上述的稳态pp-r管中,所述的预留焊接通道的宽度位于外凸环的外侧且宽度与外凸环的轴向长度相等。
[0012]
在上述的稳态pp-r管中,所述的铝管层的截面呈波浪形。
[0013]
在上述的稳态pp-r管中,所述的降噪结构包括设置在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内的至
少两个吸音腔,所述的吸音腔的截面呈环形,所述的吸音腔内还设有具有支撑骨架的吸音层。
[0014]
在上述的稳态pp-r管中,所述的支撑骨架包括若干呈环形设置且与吸音腔相适配的环形支撑板,所述的环形支撑板的内外端分别与吸音腔内外侧的侧壁抵靠,若干环形支撑板沿管道主体轴向间隔均匀设置,若干环形支撑板通过若干沿周向间隔均匀设置的水平连杆固定。
[0015]
在上述的稳态pp-r管中,所述的吸音腔至少一端贯穿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以在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端部形成用于放置吸音层的开口。
[0016]
在上述的稳态pp-r管中,所述的吸音层由吸音材料制成,所述的吸音材料填充在若干环形支撑板的缝隙中。
[0017]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8]
1、本实用新型中的对接焊拼接结构能够方便两根管道主体进行对接,且能进行定位使两根管道主体对齐,预留焊接通道能够使两根管道主体对接后能够直接进行焊接,无需进行剥皮,焊接完成后套上环形的外无规共聚聚丙烯环进行熔接即可完成两根管道主体的连接,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内的降噪结构能够降低管道主体内流体通过而产生的的噪音。
[0019]
2、外凸环和内凸环配合能方便两根管道主体进行对接,且能进行定位使两根管道主体对齐,预留焊接通道能够使两根管道主体对接后能够直接进行焊接,无需进行剥皮,焊接完成后套上环形的外无规共聚聚丙烯环进行熔接即可完成两根管道主体的连接。
[0020]
3、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中具有吸音层的吸音腔能够增加管道主体的隔音效果,以降低管道主体内流体产生噪音后向外传出到外界的噪音,设置至少两个吸音腔能够进一步增加隔音效果,支撑骨架能够对吸音腔处的空隙进行支撑,以防止管道主体的强度降低。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两根管道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5]
图中,管道主体1、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内胶层3、铝管层4、外胶层5、外无规共聚聚丙烯层6、对接焊拼接结构7、预留焊接通道8、降噪结构9、外凸环10、内凸环11、吸音腔12、支撑骨架13、吸音层14、环形支撑板15、水平连杆16、开口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稳态pp-r管,包括管道主体1,所述的管道主体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内胶层3、铝管层4、外胶层5和外无规共聚聚丙烯层6,所述的管道主体1两端预设有对接焊拼接结构7,当两根管道主体1对接后两根管道主体1的外无规共聚聚丙烯层6之间形成有用于焊接的预留焊接通道8,所述的预留焊接通道8呈环形,所述的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内还设有降噪结构9。
[0027]
本实用新型中的对接焊拼接结构7能够方便两根管道主体进行对接,且能进行定位使两根管道主体对齐,预留焊接通道8能够使两根管道主体对接后能够直接进行焊接,无需进行剥皮,焊接完成后套上环形的外无规共聚聚丙烯环进行熔接即可完成两根管道主体的连接,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内的降噪结构9能够降低管道主体内流体通过而产生的的噪音。
[0028]
具体地说,结合图1-图3所示,对接焊拼接结构7包括外凸环10和内凸环11,所述的外凸环10和内凸环11分别设置在铝管层4的两端,所述的外凸环10和内凸环11的厚度相等且外凸环10的内径和内凸环11的外径相等,两根管道主体1对接后内凸环11插入至外凸环10内。外凸环10和内凸环11沿轴向方向的长度相等,两根管道主体1对接后内凸环11和外凸环10的外端分别与相对接的管道主体1的铝管层4抵靠。
[0029]
优选地,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和内胶层3靠近内凸环11一端凸出设置且与内凸环11外端齐平,两根管道主体1对接后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和内胶层3分别与相对接的管道主体1的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和内胶层3抵靠。
[0030]
具体地说,预留焊接通道8的宽度位于外凸环10的外侧且宽度与外凸环10的轴向长度相等。
[0031]
外凸环10和内凸环11配合能方便两根管道主体进行对接,且能进行定位使两根管道主体对齐,预留焊接通道8能够使两根管道主体对接后能够直接进行焊接,无需进行剥皮,焊接完成后套上环形的外无规共聚聚丙烯环进行熔接即可完成两根管道主体的连接。
[0032]
优选地,铝管层4的截面呈波浪形能够增加铝管层和内胶体以及外胶体的接触面积以增加连接强度。
[0033]
具体地说,结合图1和图3所示,降噪结构9包括设置在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内的至少两个吸音腔12,所述的吸音腔12的截面呈环形,所述的吸音腔12内还设有具有支撑骨架13的吸音层14。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中具有吸音层的吸音腔能够增加管道主体的隔音效果,以降低管道主体内流体产生噪音后向外传出到外界的噪音,设置至少两个吸音腔能够进一步增加隔音效果,支撑骨架能够对吸音腔处的空隙进行支撑,以防止管道主体的强度降低。
[0034]
具体地说,结合图1和图3所示,支撑骨架13包括若干呈环形设置且与吸音腔12相适配的环形支撑板15,所述的环形支撑板15的内外端分别与吸音腔12内外侧的侧壁抵靠,若干环形支撑板15沿管道主体1轴向间隔均匀设置,若干环形支撑板15通过若干沿周向间隔均匀设置的水平连杆16固定。支撑骨架由若干环形支撑板和若干水平连杆组合形成,环形支撑板能对吸音腔进行支撑,水平连杆能够将若干环形支撑板固定在一起。
[0035]
优选地,吸音腔12至少一端贯穿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以在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端部形成用于放置吸音层14的开口17。
[0036]
具体地说,吸音层14由吸音材料制成,所述的吸音材料填充在若干环形支撑板15的缝隙中。吸音材料可为矿渣棉。
[003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对接焊拼接结构7能够方便两根管道主体进行对接,且能进行定位使两根管道主体对齐,预留焊接通道8能够使两根管道主体对接后能够直接进行焊接,无需进行剥皮,焊接完成后套上环形的外无规共聚聚丙烯环进行熔接即可完成两根管道主体的连接,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内的降噪结构9能够降低管道主
体内流体通过而产生的的噪音;
[0038]
外凸环10和内凸环11配合能方便两根管道主体进行对接,且能进行定位使两根管道主体对齐,预留焊接通道8能够使两根管道主体对接后能够直接进行焊接,无需进行剥皮,焊接完成后套上环形的外无规共聚聚丙烯环进行熔接即可完成两根管道主体的连接,铝管层4的截面呈波浪形能够增加铝管层和内胶体以及外胶体的接触面积以增加连接强度;
[0039]
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中具有吸音层的吸音腔能够增加管道主体的隔音效果,以降低管道主体内流体产生噪音后向外传出到外界的噪音,设置至少两个吸音腔能够进一步增加隔音效果,支撑骨架能够对吸音腔处的空隙进行支撑,以防止管道主体的强度降低,支撑骨架由若干环形支撑板和若干水平连杆组合形成,环形支撑板能对吸音腔进行支撑,水平连杆能够将若干环形支撑板固定在一起。
[004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41]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管道主体1、内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内胶层3、铝管层4、外胶层5、外无规共聚聚丙烯层6、对接焊拼接结构7、预留焊接通道8、降噪结构9、外凸环10、内凸环11、吸音腔12、支撑骨架13、吸音层14、环形支撑板15、水平连杆16、开口17等,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