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3891发布日期:2022-10-14 23:4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检测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用支架。


背景技术:

2.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热流计、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围护结构的表面上,通常做法是用胶带将其粘贴在表面上,粗糙表面会导致粘贴不牢靠,传感器与围护结构表面留有空气间隙,影响测试结果,传感器在测试过程中甚至会脱落,影响测试进度,胶带也可能污染围护结构表面,甚至造成表面装饰层脱落。
3.环境箱通常是带支座的保温箱体,其对地面适应性较差,室外地面不平整时,环境箱的布置困难,且环境箱与围护结构表面贴合不紧密,影响环境箱控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用支架。
5.一种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用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及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之间,将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连接在一起的中间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的结构相同,第一支撑部件包括底部支撑机构、可调节伸缩杆、压紧机构,所述底部支撑机构的上端水平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可调节伸缩杆的下端与底部支撑机构的上端铰接,可调节伸缩杆的上端与压紧机构铰接,所述中间支撑部件包括中间连接杆、顶紧机构,所述中间连接杆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上的底部支撑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中间连接杆上套装有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与中间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顶紧机构贯穿安装在转动连接件的上部。
6.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机构包括连接盘、支腿,所述支腿至少有两个,支腿的上端与连接盘铰接,且支腿沿连接盘的周向方向均布,所述连接盘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可调节伸缩杆的下端铰接。
7.优选的,所述支腿的长度可调节,支腿的下端设置有防滑端头。
8.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杆、压板、连杆,所述压紧杆的一端与可调节伸缩杆的上端铰接,压紧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固定盘,所述压板设置在固定盘远离压紧杆的一侧,所述连杆至少有两个,连杆沿固定盘的周向方向均布,连杆的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盘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盘呈圆形结构,且固定盘的圆心正对压板的几何中心。
10.优选的,所述顶紧机构包括顶紧端头、顶紧杆,所述顶紧杆贯穿转动连接件的上部,顶紧杆的长度可调节,所述顶紧端头铰接在顶紧杆的一端,且顶紧端头位于中间连接杆靠近支撑杆的一侧。
11.优选的,所述顶紧端头呈等边三角形。
12.优选的,所述转动连接件的上部设置有可供顶紧杆穿过的通孔,在转动连接件的上端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能够将顶紧杆与转动连接件固定。
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用支架,通过可调节伸缩杆顶住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可使热流计片、温度传感器及其部分引线与围护结构表面紧密接触,不脱落,不污染墙面,提高热流计测试方法对不同墙面的适应性,保证测试效果及测试工作进度;底部支撑机构能够适应地面起伏,在不平整地面亦可安装使用,保证检测设备安装平稳,在底部支撑机构的上端水平设置有支撑杆,可通过支撑杆为环境箱提供支撑,利用顶紧机构对环境箱施加一定压力,减少环境箱与围护结构表面缝隙,提高环境箱控温效果,减少环境箱内部温度波动。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第一支撑部件01、底部支撑机构11、连接盘111、支腿112、连接座113、防滑端头114、可调节伸缩杆12、压紧机构13、压紧杆131、压板132、连杆133、固定盘134、支撑杆14、第二支撑部件02、中间支撑部件03、中间连接杆31、顶紧机构32、顶紧端头321、顶紧杆322、转动连接件33、锁紧件04、通孔05、环境箱06。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请参看图1至图5,一种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用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件01、第二支撑部件02、及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件01、第二支撑部件02之间,将第一支撑部件01、第二支撑部件02连接在一起的中间支撑部件03,第一支撑部件01、第二支撑部件02的结构相同,第一支撑部件01包括底部支撑机构11、可调节伸缩杆12、压紧机构13,底部支撑机构11的上端水平设置有支撑杆14,能够为放置在支撑杆14上的环境箱06提供支撑,保
持环境箱06处于水平状态,可调节伸缩杆12的下端与底部支撑机构11的上端铰接,可调节伸缩杆12的上端与压紧机构13铰接,通过调整压紧机构13,能够使压紧机构13正对对围护结构上安装的热流计片、温度传感器,从而进行固定,通过压紧机构13,可使热流计片、温度传感器及其部分引线与围护结构表面紧密接触,不脱落,不污染墙面,提高热流计测试方法对不同墙面的适应性,保证测试效果及测试工作进度。中间支撑部件03包括中间连接杆31、顶紧机构32,中间连接杆31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支撑部件01及第二支撑部件02上的底部支撑机构11的上端固定连接,中间连接杆31上套装有转动连接件33,转动连接件33与中间连接杆31转动连接,顶紧机构32贯穿安装在转动连接件33的上部,通过调整转动连接件33,可以使顶紧机构32的端部能够与环境箱06的几何中心正对,在顶紧机构32顶住环境箱06后,从而能够保证环境箱06处于水平状态,并且能够与围护结构贴合,减少环境箱06与围护结构表面缝隙,提高环境箱06控温效果,减少环境箱06内部温度波动。
24.底部支撑机构11包括连接盘111、支腿112,支腿112至少有两个,连接盘11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113,连接座113与可调节伸缩杆12的下端铰接。支腿112的上端与连接盘111铰接,支腿112沿连接盘111的周向方向均布,使支腿112可以形成稳定受力支撑,保证支撑平稳性;支腿112的长度可调节,在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支腿112的长度及倾斜角度,使连接盘111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支腿112的下端设置有防滑端头114,以提高支腿112下端与地面的摩擦力,可防止支腿112在支撑过程当中出现打滑现象。
25.压紧机构13包括压紧杆131、压板132、连杆133,压紧杆131的一端与可调节伸缩杆12的上端铰接,压紧杆13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固定盘134,压板132设置在固定盘134远离压紧杆131的一侧,压板132可以采用镂空式设计。连杆133至少有两个,连杆133沿固定盘134的周向方向均布,连杆133的一端与压板132固定连接,连杆133的另一端与固定盘134固定连接,固定盘134呈圆形结构,并且固定盘134的圆心正对压板132的几何中心,在压紧杆131向压板132施加作用力时,压紧杆131的压力可以通过固定盘134分别均匀的传递给连杆133,并通过连杆133使压板132对热流计片、温度传感器施加的作用力更加均匀,保证热流计片、温度传感器及其部分引线与围护结构表面紧密接触。
26.顶紧机构32包括顶紧端头321、顶紧杆322,顶紧杆322贯穿转动连接件33的上部,顶紧杆322的长度可调节,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顶紧端头321铰接在顶紧杆322的一端,并且顶紧端头321位于中间连接杆31靠近支撑杆14的一侧,顶紧端头321呈等边三角形。
27.转动连接件33的上部设置有可供顶紧杆322穿过的通孔05,可使顶紧杆322能够在通孔05内滑动,以调整顶紧端头321与环境箱06外壁之间的距离,在转动连接件33的上端设置有锁紧件04,锁紧件04能够将顶紧杆322与转动连接件33固定,使顶紧杆322的位置不在发生变化。
28.在进行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时,围护结构表面固定热流计片及温度传感器时,首先根据室外地面平整情况,调整支腿112长度及倾斜角度,保证连接盘111及支撑杆14处于水平状态,确保底部支撑机构11整体稳定,将可调节伸缩杆12调整到一定长度,并进行固定,使其长度不在发生变化,调整压紧杆131,使压板132正对围护结构,利用压板132施加一定压力从而将传感器固定到围护结构表面;将环境箱06放置在支撑杆14上,旋转转动连接件33来选择顶紧杆322的倾斜角度,并通过调整顶紧杆322的位置,使顶紧端头
321与环境箱06外壁接触,并利用锁紧件04将顶紧杆322固定,即可使顶紧端头321对环境箱06施加一定压力,减小箱体与围护结构表面缝隙。
2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