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拍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2690发布日期:2023-04-19 01:2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拍摄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拍摄支架。


背景技术:

1、拍摄支架是一种承托电子终端的装置,现有的拍摄支架通常包括支撑杆、夹持装置、连接臂等构件组装而成,例如拍摄支架的相邻两个构件连接方式可以为转动连接,为了描述的方便可以将相邻的两个构件称为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

2、现有的拍摄支架中,相邻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通常采用转动阻尼结构实现转动阻尼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得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二构件保持某一角度,现有的转动阻尼结构容易松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拍摄支架。

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拍摄支架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一主体,所述第一套筒设于所述拍摄支架的第一构件;所述第二套筒设于所述拍摄支架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二套筒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主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具有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趋势以使得所述第二套筒具有向外扩张的趋势以实现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紧配合,进而实现所述第一构件保持于所述第二构件。

3、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筒贯通设有第一间隙以便于所述第二套筒向外扩张。

4、优选地,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具有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一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一间隙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所述第一间隙均布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主体可经所述第一开口套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间隙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

5、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周向固定,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凸设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一凸起卡持于所述第一间隙以使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周向固定。

6、优选地,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凸设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所述第一主体设有第一凹槽,或者,所述第二凸起凸设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起卡持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以使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周向固定;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具有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一间隙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凸起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为2个,在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一横截面内,2个所述第一凸起的任意两点的连线为第一连线,2个所述第二凸起的任意两点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呈交叉状。

7、优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主体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所述第一主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贴合,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截面积逐渐缩小。

8、优选地,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还包括预紧件,所述预紧件使得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运动趋势。

9、优选地,所述预紧件为第一螺纹件,所述第一螺纹件的紧固力可调节使得所述第一主体对所述第二套筒的作用力可调节。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件包括杆部和设于所述杆部一端的头部,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还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一主体具有第一紧固孔,所述第一螺纹件的杆部穿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紧固孔紧固连接,所述第一螺纹件的头部挡持于所述连接部。

11、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具有沿第二方向的运动趋势,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第一回转腔,所述第二套筒具有与所述第一回转腔适配的第一回转面,所述第二套筒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回转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回转腔的横截面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回转面的横截面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二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滑动受限,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运动趋势,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一回转腔与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一回转面紧配合;所述预紧件使得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运动趋势。

12、优选地,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套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具有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一连接件容纳于所述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一主体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构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容纳于所述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二构件具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套于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构件具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柱套于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构件具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柱轴向固定,所述第二构件具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定位柱轴向固定;所述第二构件具有第一承托圈,所述第一承托圈用于承托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承托圈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柱周向固定,所述第二构件具有第二承托圈,所述第二承托圈用于承托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承托圈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定位柱周向固定。

13、优选地,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定位柱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紧固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柱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紧固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一限位壁和所述第二限位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限位壁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抵,所述第二限位壁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抵,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三限位壁和第四限位壁,所述第三限位壁和所述第四限位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三限位壁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抵,所述第四限位壁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抵,所述第一承托圈包括第一部分圈和第二部分圈,所述第一部分圈和所述第二部分圈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当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之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脱离所述第一部分圈,所述第一连接件可脱离所述第二部分圈,所述第二承托圈包括第三部分圈和第四部分圈,所述第三部分圈和所述第四部分圈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当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之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脱离所述第三部分圈,所述第二连接件可脱离所述第四部分圈。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拍摄支架,所述拍摄支架包括连接臂和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安装电子终端,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臂体、第二臂体和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臂体为所述的第一构件,所述第二臂体为所述的第二构件,所述夹具安装于所述第一臂体。

15、优选地,所述拍摄支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连接臂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二臂体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杆;初始时,所述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指向所述第二臂体的第一侧空间,所述第一臂体相对于所述第二臂体转动可使得所述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指向所述第二臂体的第二侧空间,所述第一侧空间与所述第二侧空间相对;所述第二臂体相对于所述支撑杆具有第一转动自由度和第二转动自由度,当所述第二臂体相对于所述支撑杆具有所述第一转动自由度时,所述第二臂体相对于所述支撑杆周向转动,当所述第二臂体相对于所述支撑杆具有所述第二转动自由度时,所述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改变,所述第二臂体可保持于所述支撑杆;所述拍摄支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杆,所述底座为多脚支撑件,所述多脚支撑件打开时可支撑于一支撑面,所述多脚支撑件可收合于所述支撑杆形成一握持体,所述握持体可供使用者握持;所述支撑杆包括杆主体和连接头,所述杆主体可伸缩,所述连接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杆主体,所述连接头相对于所述杆主体可周向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臂体相对于所述支撑杆具有所述第一转动自由度,所述第二臂体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接头以使得所述第二臂体相对于所述支撑杆具有所述第二转动自由度,所述第二臂体可保持于所述连接头,当所述第二臂体相对于所述连接头转动时,所述电子终端的使用方向改变;所述夹具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臂体,当所述夹具相对于所述第一臂体转动时,所述电子终端的幅向改变,所述夹具可保持于所述第一臂体;所述拍摄支架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连接头球铰接,或者,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连接头绕一握持轴线转动,所述握持轴线与所述杆主体的轴线的夹角大于等于75°、小于等于90°;所述第二臂体设有一收纳槽,所述第一臂体可收纳于所述收纳槽,所述夹具具有一与所述电子终端相对的背面,所述第一臂体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后,所述夹具的背面贴近或贴合于所述第二臂体的表面;所述第二臂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照亮所述第二臂体的第一侧空间,所述第二表面设有所述收纳槽,在所述第一臂体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后,所述夹具的背面贴近或贴合于所述第二臂体的第二表面;所述夹具包括夹持主体、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夹持主体,所述第一夹持部可收纳于夹持主体,所述第二夹持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夹持主体,所述第二夹持部可收纳于所述夹持主体;所述拍摄支架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杆主体处于收缩状态,所述多脚支撑件收合于所述支撑杆形成所述握持体,所述第二臂体折叠于所述握持体,所述第一表面贴近或贴合于所述握持体,所述第一臂体收纳于所述收纳槽,所述夹具的背面贴近或贴合于所述第二臂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夹持部收纳于夹持主体,所述第二夹持部收纳于所述夹持主体,所述手柄折叠于所述握持体,所述手柄贴近于或贴合于所述握持体。

16、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连接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转动连接结构通过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紧配合实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转动阻尼连接,因第一主体挤压第二套筒使得第二套筒具有向外扩张的趋势,进而使得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进一步紧配合,使得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转动阻尼不易松弛。并且,当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的配合松弛之后,因第一主体对第二套筒具有挤压作用,可以使得第二套筒向外扩张,使得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进一步紧配合,从而避免了因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因长时间的使用引起的阻尼配合松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