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装配式煤锁阀杆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78106发布日期:2023-02-24 20:1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装配式煤锁阀杆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锁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装配式煤锁阀杆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2.气化炉是对煤进行气化的主要设备,煤锁常设置于气化炉顶部,煤锁的下阀组主要包括下阀座、下阀杆、下阀头以及用于驱动下阀杆上下移动的液压驱动机构,在液压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使得下阀杆带动下阀头完成升降动作,进而使得下阀头与下阀座之间接触或者分离,实现煤锁密封以及打开状态的切换,在整个机构运动的过程中,一旦某个连接位置发生故障,就有可能导致出现下阀杆掉落至气化炉中的事故,一旦出现该种事故,需要停机较长的时间进行检修,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带有限位结构的煤锁阀杆,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安装在煤锁内的导向套1-1,导向套1-1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下阀杆1-2,下阀杆1-2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1-3,防护罩1-3与导向套1-1可拆卸的连接,其中下阀杆1-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穿过下阀杆1-2上设置的安装孔后通过锁紧螺母1-5实现固定,当下阀杆1-2意外掉落的时候,当其下降一定高度后,限位杆1-4与导向套1-1顶部的限位部1-11相接触,防止下阀杆1-2继续下落,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避免下阀杆1-2落入气化炉中,减小维修的难度。
3.但是在上述结构中,下阀杆1-2下落的全部力量均作用在了较为单薄的限位杆1-4上,伴随着下阀杆1-2下落较大的冲击力,容易出现限位杆1-4弯曲甚至断裂的情况,影响该限位结构的可靠性,故亟需针对此问题进行改进,以得到更为可靠的煤锁阀杆限位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复合装配式煤锁阀杆限位结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装配式煤锁阀杆限位结构,包括下阀杆本体,所述下阀杆本体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环形限位组件,环形限位组件包括两个拼合设置的半环形限位块,两个半环形限位块之间通过水平螺栓实现连接,半环形限位块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凸部,下阀杆本体上设置有可供限位凸部沿水平方向插入的限位凹部,限位凸部与限位凹部之间形成轴向限位结构,半环形限位块凸出于下阀杆本体的侧壁设置。
6.进一步,其中一个所述半环形限位块上配合水平螺栓设置有安装孔,另一个所述半环形限位块上配合水平螺栓设置有螺纹孔。
7.进一步,两个半环形限位块上的限位凸部围合成闭合的环形结构,所述限位凹部为环形凹槽。
8.进一步,所述下阀杆本体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压板,压板的外侧底部与半环形限位块的顶部贴合设置。
9.进一步,所述压板通过竖直螺栓与下阀杆本体连接。
10.进一步,所述压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块,下阀杆本体上配合定位块设置有定位槽。
11.进一步,所述压板的外侧设置有设置有压环,压环压合在半环形限位块探出于下阀杆本体的侧壁的部分上。
12.进一步,所述压板的顶部设置有纵横交织的加强筋。
13.进一步,所述加强筋为中间高两侧低的拱形结构。
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起到限位作用的环形限位组件布置于下阀杆本体的顶部周围,相较于传统结构中薄弱的限位杆结构来说,极大的增加了环形限位组件与限位部在碰撞时的接触面积,将瞬间的冲击力均匀的分摊给环形限位组件的每个部分,大大的提高了环形限位组件的抗变形能力,保证了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现有技术中煤锁阀杆的限位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的另一视角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过程图一;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过程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复合装配式煤锁阀杆限位结构,包括下阀杆本体1,下阀杆本体1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环形限位组件,环形限位组件包括两个拼合设置的半环形限位块2,两个半环形限位块2之间通过水平螺栓3实现连接,半环形限位块2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凸部201,下阀杆本体1上设置有可供限位凸部201沿水平方向插入的限位凹部101,限位凸部201与限位凹部101之间形成轴向限位结构,参照图4,即通过限位凸部201与限位凹部101,可以使得下阀杆本体1与半环形限位块2在竖直上实现位置的相对固定,半环形限位块2凸出于下阀杆本体1的侧壁设置,这样当下阀杆本体1发生掉落事故的时候,半环形限位块2凸出的部分通过与导向套顶部的限位部相配合,阻止下阀杆本体1的继续下落,降低后续的维修难度,相较于传统结构中薄弱的限位杆结构来说,本实用新型中起到限位作用的环形限位组件布置于下阀杆本体1的顶部周围,极大的增加了环形限位组件与限位部在碰撞时的接触面积,将瞬间的冲击力均匀的分摊给环形限位组件的每个部分,大大的提高了环形限位组件的抗变形能力,保证了结构的可靠性。
24.其中一个半环形限位块2上配合水平螺栓3设置有安装孔202,另一个半环形限位
块2上配合水平螺栓3设置有螺纹孔203,水平螺栓3关于下阀杆本体1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实现两个半环形限位块2的稳定连接效果。
25.两个半环形限位块2上的限位凸部201围合成闭合的环形结构,限位凹部101为环形凹槽,这样便实现了半环形限位块2与下阀杆本体1的周向卡接,大大的提高了二者配合的紧密性。
26.下阀杆本体1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压板3,压板3的外侧底部与半环形限位块2的顶部贴合设置,压板3通过竖直螺栓4与下阀杆本体1连接,压板3上配合竖直螺栓4设置有安装孔,下阀杆本体1上配合竖直螺栓4设置有螺纹孔。
27.压板3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块301,下阀杆本体1上配合定位块301设置有定位槽102,通过定位块301与定位槽102可以使得压板3与下阀杆本体1之间的配合更加强紧密。
28.压板3的外侧设置有设置有压环302,压环302压合在半环形限位块2探出于下阀杆本体1的侧壁的部分上,通过设置压板3,能够在半环形限位块2受到冲击后,从半环形限位块2的背侧对其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29.压板3的顶部设置有纵横交织的加强筋303,加强筋303为中间高两侧低的拱形结构,通过设置加强筋303,能够保证压板3的结构强度。
30.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方法为:如图5所示,首先将两个半环形限位块2通过水平螺栓3与下阀杆本体1实现卡接配合,随后如图6所示,通过竖直螺栓4将压板3固定在下阀杆本体1的顶部,使得压板3将半环形限位块2实现压紧。
3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