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1403发布日期:2022-11-03 05:2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平衡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器。


背景技术:

2.通常,在车辆等上安装的往复式发动机中设置有平衡器。这种平衡器具备传递曲轴的旋转力的平衡轴。当曲轴的旋转力传递到平衡轴上时,该平衡轴相对曲轴反向旋转。由此,伴随平衡轴的旋转而产生的振动力将发动机的二次惯性力抵消,从而能够抑制发动机的振动。
3.现有技术中,平衡器通常被构成为,通过在平衡轴上设置与曲轴上设置的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而使曲轴的旋转力传递到平衡轴。在这种平衡器中,为了减小齿轮彼此间的啮合声(齿碰撞声),采用树脂制的从动齿轮。另外,这种采用树脂制的从动齿轮的结构中,出于保护从动齿轮的目的,设置有使用了胶塞(stopper rubber)的旋转力传递机构。具体而言,在从动齿轮的面(沿垂直于旋转轴心线的方向延伸的面)上设置有多个突出部。在从动齿轮的周向上,这些突出部的两侧配置有胶塞。该胶塞与固定在平衡轴上的盖罩相卡扣。
4.由此,在从动齿轮受到旋转力作用的情况下,突出部被胶塞推压,通过胶塞的弹性变形而使从动齿轮得到保护的同时,上述推压力经由胶塞和盖罩传递到平衡轴而使平衡轴旋转。
5.然而,在发动机的振动力较大且平衡轴发生了共振的情况下,突出部与胶塞相碰时的载荷较大,从而有可能使胶塞的耐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胶塞的耐用性降低的平衡器。
7.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衡器,该平衡器具备:与发动机的曲轴上设置的驱动齿轮相啮合并有开口部的树脂制的从动齿轮、穿插在所述从动齿轮的开口部中并平行于所述曲轴地配置的平衡轴、固定在所述平衡轴上的盖罩、及由所述盖罩保持的多个胶塞,在所述从动齿轮的面向所述盖罩的一侧的面上形成有朝着所述盖罩侧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在各所述突出部的两侧配置有所述胶塞,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胶塞上,形成有与所述突出部的外表面相抵接的v字形状的凹部,各所述突出部被保持于在所述平衡轴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胶塞彼此的凹部之间。
8.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平衡器,能够防止胶塞的耐用性降低。具体而言,在发动机的振动力较大且平衡轴发生共振的情况下,突出部会被胶塞推压,随着胶塞的弹性变形,从动齿轮相对平衡轴大幅位移(在旋转方向上大幅位移)的同时,旋转力通过胶塞和盖罩而传递到平衡轴。同时,突出部的外表面与胶塞上形成的凹部的内表面相抵接,由于该凹部为v字形状,其内表面的延伸方向与垂直于突出部对胶塞施加的推压力(朝着与从动齿轮的旋
转方向基本一致的方向作用的力)的方向相交叉,所以,在突出部与凹部的内表面相抵接的部分会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中存在与突出部推压胶塞的方向相反的分量。因此,胶塞的弹性变形量受到限制,从而能够防止胶塞的耐用性降低。
9.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平衡器中,较佳为,所述突出部为圆柱形状。
10.基于上述结构,突出部与v字形状的凹部的内表面线接触,接触部位的压强较大,所以能够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11.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平衡器及发动机的曲轴的截面图。
12.图2是平衡器的截面图。
13.图3是平衡器的分解立体图。
14.图4是沿图2中的iv-iv线截面的截面图。
15.图5是将突出部与胶塞相抵接的部分放大表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平衡器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车辆上安装的四缸往复式发动机中设置的平衡器的情形进行说明。
17.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平衡器1及发动机的曲轴2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发动机具备曲轴2和平衡器1。平衡器1在来自于曲轴2的旋转力的作用下旋转,从而将发动机的二次惯性力抵消,使发动机的振动得到抑制。
18.曲轴2由气缸体3和曲柄盖4可旋转地支撑。在该曲轴2上固定有驱动齿轮21,驱动齿轮21随着曲轴2的旋转而旋转。
19.平衡器1具备平衡轴11,该平衡轴11平行于曲轴2地延伸,由位于曲轴2下侧的壳体6可旋转地支撑。另外,平衡轴11被组装在从动齿轮12上。该从动齿轮12与驱动齿轮21相啮合,从而将曲轴2的旋转力传递给平衡轴11。有关该旋转力的传递结构,将于后详述。
20.另外,在平衡轴11上设置有相对于该平衡轴11的轴心偏心的重块13。由此,当平衡轴11在来自于曲轴2的旋转力的作用下旋转时,伴随平衡轴11的旋转而产生的振动力会将发动机的二次惯性力抵消,从而能够抑制发动机的振动。
21.图2是平衡器1的截面图。图3是平衡器1的分解立体图。如这些图所示,在平衡器1中设置有,套在平衡轴11上、沿该平衡轴11的轴心线方向排列的从动齿轮12和盖罩14。
22.盖罩14被固定在平衡轴11上,并且,在其内部配置有多个胶塞15。作为将盖罩14固定的结构,例如,盖罩14的内缘被焊接固定在平衡轴11的外表面上。
23.从动齿轮12为树脂制构件。由此,能够降低从动齿轮12与驱动齿轮21之间的啮合声(齿碰撞声)。
24.如图2所示,平衡轴11穿插在从动齿轮12的开口部16中,并且,从动齿轮12与平衡轴11能够在周向上相对移动(相对转动)。即,从动齿轮12的开口部16的内周面17与平衡轴11的外周面18在周向上可相对移动。并且,从动齿轮12的开口部16的内周面17与平衡轴11的外周面18之间有润滑油。
25.在从动齿轮12的靠近盖罩14的一侧(图2中的右侧)的面上,设置有沿平衡轴11的
轴心线方向朝着盖罩14突出的多个突出部12a。这些突出部12a为圆柱形状,如图3所示那样等间隔地配置在从动齿轮12的周向上的四个部位。
26.另外,如图2所示,在从动齿轮12的背对盖罩14的一侧(图2中的左侧)的面上,形成有朝着离开盖罩14的方向突出并与平衡轴11的外周面18平行的保持部12b。在该保持部12b的内周面与平衡轴11的外周面18之间,设置有构成圆环形状的一对摩擦阻尼器12c。这两个摩擦阻尼器12c夹在保持部12b的内周面与平衡轴11的外周面18之间而被平衡轴11的外周面18挤压,通过与外周面18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抑制平衡轴11相对于从动齿轮12的旋转变动。
27.如图2所示,在盖罩14的面向从动齿轮12的一侧,形成有容纳从动齿轮12的多个突出部12a的同时容纳多个胶塞15的凹部14a。
28.如图3所示,多个胶塞15沿平衡轴11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各胶塞15具备近似长方体形状的两个(一对)主体部15a、及将这两个主体部15a彼此连结的连结部15b。
29.图4是沿图2中的iv-iv线截面的截面图。如图4所示,胶塞15配置在从动齿轮12上的突出部12a彼此之间。在胶塞15的各主体部15a的远离连结部15b的一侧,形成有与突出部12a的外表面相抵接的v字形状的凹部15c。在平衡轴11的周向上相邻的胶塞15彼此的主体部15a的凹部15c之间夹着(保持着)一个突出部12a。详细而言,该凹部15c被构成为,其敞开侧的尺寸(在从动齿轮12的径向上的尺寸)与突出部12a的外径尺寸一致、或稍大于该外径尺寸,因而突出部12a的一部分能够进入到该凹部15c的内侧。由此,突出部12a以被夹在两个相邻的主体部15a彼此的凹部15c之间的状态被保持。
30.图5是将突出部12a与胶塞15的主体部15a相抵接的部分放大表示的图。如图5所示,在突出部12a被保持的状态下,突出部12a的外表面的两个部位与凹部15c的内表面相抵接。即,由于凹部15c为v字形状,所以具有位于外周侧的斜面15d和位于内周侧的斜面15e,突出部12a的外表面与斜面15d和斜面15e线接触。
31.另外,如图4所示,在盖罩14上形成有用于使各胶塞15相对于盖罩14的配置位置固定的多个保持部14b。各保持部14b是通过使盖罩14的一部分向内周侧凹陷而形成的。保持部14b在周向上的长度尺寸与胶塞15的一对主体部15a彼此之间在周向上的间隔尺寸(相当于连结部15b在周向上的长度尺寸)相同。因此,通过将保持部14b插入到胶塞15的一对主体部15a之间而使保持部14b的侧面与主体部15a相抵接,能够使各胶塞15相对于盖罩14的配置位置固定。
32.这样,在从动齿轮12的周向上,相邻的胶塞15彼此的一个主体部15a位于从动齿轮12的突出部12a的两侧,因而,当从动齿轮12受到旋转力作用时,突出部12a被胶塞15的主体部15a推压,通过主体部15a的弹性变形而使从动齿轮12得到保护的同时,突出部12a向胶塞15的主体部15a施加的推压力经由胶塞15和盖罩14传递到平衡轴11,从而使平衡轴11旋转。即,曲轴2的旋转力依次通过驱动齿轮21、从动齿轮12、突出部12a、胶塞15、及盖罩14传递到平衡轴11,而使平衡轴11旋转。
33.在此情况下,如图5所示,突出部12a向胶塞15的主体部15a施加推压力f(朝着与从动齿轮12的旋转方向基本一致的方向作用的力)。但如前述那样,凹部15c呈v字形状,其斜面15d和斜面15e各自的延伸方向分别与垂直于推压力f(的方向)的方向相交叉。因此,在突出部12a与凹部15c的斜面15d、斜面15e相抵接的部分,分别会产生法向力f
·
cosθ,相应于
该法向力f
·
cosθ而产生的摩擦力μ
·f·
cosθ(沿着斜面15d、斜面15e的延伸方向作用的力)中存在与推压力f方向相反的分量(图5中仅示出斜面15d上产生的摩擦力)。在此,θ是斜面15d的垂线的方向与推压力f的方向之间的夹角,μ是斜面15d的摩擦系数。在凹部15c的内表面的延伸方向与推压力f的方向相垂直的情况下,不会产生上述摩擦力,但在凹部15c的内表面的延伸方向与垂直于推压力f(的方向)的方向相交叉的情况下,会产生上述摩擦力。因此,胶塞15的弹性变形量受到限制,从而能够防止该胶塞15的耐用性降低。
34.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可进行适当的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车辆上安装的四缸往复式发动机中设置的平衡器1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车辆上安装的发动机以外的发动机中设置的平衡器。另外,发动机的气缸个数不局限于四缸。
35.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从动齿轮12的四个部位形成有突出部12a。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突出部12a的形成部位也可以为三个以下、或五个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