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式隔膜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03113发布日期:2022-11-09 03:4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式隔膜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膜阀。


背景技术:

2.隔膜阀是用隔膜作启闭件封闭流道、截断流体、并将阀体内腔和阀盖内腔隔开的截止阀,其具有结构简单、密封和防腐性能较好,流体阻力小的优点。
3.目前手动控制的隔膜阀内的隔膜一般内置,其不容易被观察到材质状态,且内置的组装方法加大了密封防渗的要求;
4.并且目前手动控制的隔膜阀一般零件都位于阀座内,而阀座的上端仅安装有握把,此种零件内置的组装办法也不便于对隔膜阀进行维护,增加了维护用时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式隔膜阀,用以解决隔膜阀难以维护,且隔膜层密封防渗难度大的缺点。
6.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式隔膜阀,包括阀体、隔膜层以及阀座,所述阀体内设有左右贯通的流道,所述阀体的侧面上还设有下板,所述下板的上侧面内还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连通孔,所述流道内设有延伸至所述通孔内的隔板,所述阀座包括上板和座体,所述隔膜层被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所夹持,并使得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不接触,所述上板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所述阀座内还设有向下贯通的控制腔,所述隔膜层的中间部分为变形部,所述变形部能够延伸至所述控制腔内,且所述控制腔内设有能够按压所述变形部并使之抵接于所述隔板,从而截断流道的控制机构,由于隔膜层被夹持于阀座和下板之间,这使得仅需考虑阀座与下板之间的密封即可实现流道内的密封,降低了密封难度,减少了成本,且由于隔膜层整体被进行夹持,阀座和下板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区域,相较于传统的密封圈密封技术,具有密封效果好,密封寿命长,组装简单的优点。
7.优选的,所述变形部的下侧面上设有加厚条,在所述变形部被按压时所述加厚条能够先与所述隔板接触,之后才是变形部整体与隔板接触,加厚条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变形部被按压时与隔板之间的密封强度。
8.优选的,所述下板的上侧面内设有数个直径不一的加厚圈,所述加厚圈位于所述通孔的外侧,且大直径的所述加厚圈位于小直径所述加厚圈的外侧,所述隔膜层的下侧面内设有一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圈形,且所述定位槽的直径与一个所述加厚圈适配,加厚圈能够增加隔膜层和下板之间的密封强度,且一个加厚圈能够位于定位槽内,便于隔膜层进行定位安装。
9.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位于所述座体的上端,且所述安装管内设有上下贯通且与所述控制腔连通的贯通孔,所述控制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用于按压所述隔膜层内的所述变形部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上端固定有外螺纹杆,所述外螺纹杆贯穿所述贯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管的上侧,所述安装管的外侧
面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外螺纹杆螺纹连接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的外侧面加工有环状的外齿面,所述阀座的上侧还设有握把,所述握把的下侧面还固设有内齿套,所述内齿套与所述外齿面相互配合,以使得所述握把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旋转套旋转,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带动握把旋转从而使得旋转套旋转,旋转套旋转时能够带动外螺纹杆以及按压板上下运动,按压板能够使得变形部发生变形,从而控制流道的流通或阻隔。
10.优选的,所述隔膜层内的所述变形部中心部分一体成型有截面呈梯形的受夹部,所述按压板的下侧面内设有用于容纳和安装所述受夹部的气密槽,所述气密槽的上侧面内设有向外贯通的气流道,且所述气流道内设有向外单向流通的单向阀,此种方案设置简单,在进行组装时工作人员仅需将受夹部按入气密槽即可完成隔膜层与按压板之间的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旋转套与所述安装管之间隔有衬套,减少旋转套与安装管的磨损,增加了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
12.优选的,所述外螺纹杆的上端固设有顶杆,所述顶杆抵接于所述握把的下端,以使得所述外螺纹杆的上下运动能够带动所述握把上下运动,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判断被顶杆顶起的握把上下位置从而判断变形部的形变量,进而推断流道内液体的流通速度,并且握把能够自由取下,避免工作人员误操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式隔膜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隔膜层显露于外,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观察并判断隔膜层的更换时间,且本实用新型的隔膜层整体被上板和下板夹持,这使得仅需考虑阀座与下板之间的密封即可实现流道内的密封,降低了密封难度,减少了成本,且减少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组装制造成本;
15.本实用新型的隔膜层上加设有加厚条和定位槽,加厚条能够增加阀体处于截断状态时所耐受的流体压力,定位槽能够使得隔膜层便于安装定位;
16.本实用新型中的握把能够自由取下,便于进行维护更换,且能够避免工作人员误操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阀体的外观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20.图4是图3的平面爆炸图;
21.图5是图4中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图4中按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图4中隔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隔膜层的外观示意图。
25.图中:
26.11、阀体;12、隔膜层;13、阀座;14、流道;15、下板;16、通孔;17、上板;18、座体;19、控制腔;20、变形部;21、隔板;22、安装管;23、按压板;24、外螺纹杆;25、旋转套;26、外齿面;27、握把;28、内齿套;29、受夹部;30、气密槽;31、单向阀;32、衬套;33、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参照图1-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式隔膜阀的实施例,包括阀体11、隔膜层12以及阀座13,所述阀体11内设有左右贯通的流道14,所述阀体11的侧面上还设有下板15,所述下板15的上侧面内还设有与所述流道14连通的连通孔16,所述流道14内设有延伸至所述通孔16内的隔板21,所述阀座13包括上板17和座体18,所述隔膜层12被所述上板17和所述下板15所夹持,并使得所述上板17和所述下板15之间不接触,所述上板17与所述座体18一体成型,所述阀座13内还设有向下贯通的控制腔19,所述隔膜层12的中间部分为变形部20,所述变形部20能够延伸至所述控制腔19内,且所述控制腔19内设有能够按压所述变形部20并使之抵接于所述隔板21,从而截断流道14的控制机构。
32.所述变形部20的下侧面上设有加厚条,在所述变形部20被按压时所述加厚条能够先与所述隔板21接触。
33.所述下板15的上侧面内设有两个直径不一的加厚圈,所述加厚圈位于所述通孔16的外侧,且大直径的所述加厚圈位于小直径所述加厚圈的外侧,所述隔膜层12的下侧面内设有一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圈形,且所述定位槽的直径与一个所述加厚圈适配。
34.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座体18一体成型的安装管22,所述安装管22位于所述座体18的上端,且所述安装管22内设有上下贯通且与所述控制腔19连通的贯通孔,所述控制腔19内上下滑动连接有用于按压所述隔膜层12内的所述变形部20的按压板23,所述按压板23的上端固定有外螺纹杆24,所述外螺纹杆24贯穿所述贯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管22的上侧,所述安装管22的外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外螺纹杆24螺纹连接的旋转套25,所述旋转套25的外侧面加工有环状的外齿面26,所述阀座13的上侧还设有握把27,所述握把27的下侧面还固设有内齿套28,所述内齿套28与所述外齿面26相互配合,以使得所述握把27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旋转套25旋转。
35.所述隔膜层12内的所述变形部20中心部分一体成型有截面呈梯形的受夹部29,所述按压板23的下侧面内设有用于容纳和安装所述受夹部29的气密槽30,所述气密槽30的上侧面内设有向外贯通的气流道,且所述气流道内设有向外单向流通的单向阀31。
36.所述旋转套25与所述安装管22之间隔有衬套32。
37.所述外螺纹杆24的上端固设有顶杆33,所述顶杆33抵接于所述握把27的下端,以使得所述外螺纹杆24的上下运动能够带动所述握把27上下运动。
38.工作原理:
39.当握把27位于上极限处时按压板23位于上极限处,此时变形部20向上突出,且此时流道14内能够自由流通液体。
40.当需要堵塞流道14时工作人员旋动握把27,此时握把27通过相互啮合外齿面26与内齿套28以使得旋转套25旋转,此时旋转套25的旋向会使得外螺纹杆24向下运动,此时外螺纹杆24推动按压板23并使得变形部20向下变形,当外螺纹杆24运动至下极限处时变形部20能够抵接于隔板21,以堵塞流道14,在此过程中外螺纹杆24以及顶杆33会逐渐向下运动,而被顶杆33所支撑的握把27也会逐渐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参照握把27的高度来判断流道14的开启幅度,且在内齿套28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一直会有一部分与外齿面26保持啮合。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