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0563发布日期:2022-11-25 22:0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弹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品容器的喷头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塑料弹簧。


背景技术:

2.化妆品容器额泵头中一般都设置有弹簧,为了便于回收,目前很多泵头中已经采用全塑弹簧代替金属弹簧。
3.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83281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具有塑料弹簧的乳液泵》(申请号:cn202022143478.3)披露了一种塑料弹簧结构,其塑料弹簧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且侧壁呈螺旋形结构,塑料弹簧的两端开口处一体成型有连接台,且一侧的连接台上设有将所述塑料弹簧内部和外部连通的透气孔。
4.上述螺旋形的塑料弹簧在受到压力时,弹簧两端会因螺旋的驱动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旋转,其中左旋塑料弹簧上端会顺时针转,下端会逆时针转,右旋塑料弹簧上端会逆时针转,下端会顺时针转。即螺旋形的塑料弹簧在使用时,上端与下端会产生扭力而朝相反的方向旋转,左旋和右旋的塑料弹簧上下端的扭动方向相反。弹簧转动会消耗的一部分动能,影响弹簧的弹力;弹簧转动也会产生摩擦,而摩擦极易使塑料表面遭到磨损;弹簧转动有了摩擦强度的存在,有使塑料弹簧运动卡滞的风险。
5.因此,对于目前泵头中使用的塑料弹簧结构,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避免周向转动且在轴向上有效行程大、弹性好的塑料弹簧。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塑料弹簧,包括上连接环、下连接环及连接于上连接环与下连接环之间的弹性本体,所述弹性本体包括至少两组能在轴向上伸缩的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成形为连续的s状结构且沿弹性本体的轴向延伸,各所述弹性单元在周向上间隔排布从而围合出上下贯通的筒状结构。
9.优选地,相邻两所述弹性单元之间连接有横向布置的筋位片,且该筋位片位于s状结构的波峰与波谷之间。在筋位片的牵引作用下,使s状结构的弹性本体能以其波峰与波谷处为折叠点沿着较为规则的圆形轨迹形变,使其发生侧向、环向、横向的圆形形变轨迹而产生垂直方向的弹力。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s状结构的所述弹性单元在周向上的延伸方向相同,一弹性单元的波谷端靠近相邻弹性单元的缺口端布置,所述筋位片在周向上倾斜布置。进一步优选,在上下方向上,相邻两所述筋位片构成“八”字状结构。对于延伸方向相同的弹性单元来说,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提高弹性单元在周向上的变形稳定性并保持较好的轴向上的弹力。
11.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各s状结构的所述弹性单元在周向上的延伸方向相反,一弹
性单元的波谷端靠近相邻弹性单元的波谷端布置。相邻两所述弹性单元的波峰与波谷之间共同围合出菱形结构,连接于该菱形结构上部两边之间的筋位片向下拱起,连接于该菱形结构下部两边之间的筋位片向上拱起。对于延伸方向相反的弹性单元来说,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提高弹性单元在周向上的变形稳定性并保持较好的轴向上的弹力。
1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连接环、下连接环与弹性本体一体成型构成所述的塑料弹簧。该结构使塑料弹簧便于生产制造,且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13.优选地,所述的弹性单元为2~4组,且各弹性单元在周向上均布。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对连接于上连接环、下连接环之间的弹性单元结构进行了改良,将其设置为连续的s状结构且沿弹性本体的轴向延伸,这样的结构不仅具有较大的承压系数,而且当弹簧受到两端压力时,由于s状结构能以其波峰、波谷处为折叠支撑点进行折弯没有阻挡,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增加弹簧的有效行程,提高弹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侧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1.实施例1:
22.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塑料弹簧包括上连接环1、下连接环2及连接于上连接环1与下连接环2之间的弹性本体3,弹性本体3包括至少两组能在轴向上伸缩的弹性单元31,该弹性单元31成形为连续的s状结构且沿弹性本体3的轴向延伸,各弹性单元31在周向上间隔排布从而围合出上下贯通的筒状结构。
23.相邻两弹性单元31之间连接有横向布置的筋位片32,且该筋位片32位于s状结构的波峰311与波谷312之间。在筋位片32的牵引作用下,使s状结构的弹性本体3能以其波峰311与波谷312处为折叠点沿着较为规则的圆形轨迹形变,使其发生侧向、环向、横向的圆形形变轨迹而产生垂直方向的弹力。
24.在本实施例中,各s状结构的弹性单元31在周向上的延伸方向相同,一弹性单元31的波谷312端靠近相邻弹性单元31的缺口313端布置,筋位片32在周向上倾斜布置。在上下方向上,相邻两筋位片32构成“八”字状结构。对于延伸方向相同的弹性单元31来说,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提高弹性单元31在周向上的变形稳定性并保持较好的轴向上的弹力。
25.本实施例的上连接环1、下连接环2与弹性本体3一体成型构成塑料弹簧。该结构使塑料弹簧便于生产制造,且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26.本实施例的弹性单元31为2组,且各弹性单元31在周向上均布。
27.本实施例对连接于上连接环1、下连接环2之间的弹性单元31结构进行了改良,将
其设置为连续的s状结构且沿弹性本体3的轴向延伸,这样的结构不仅具有较大的承压系数,而且当弹簧受到两端压力时,由于s状结构能以其波峰311、波谷312处为折叠支撑点进行折弯没有阻挡,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增加弹簧的有效行程,提高弹性。
28.实施例2:
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单元31为3组,且各s状结构的弹性单元31在周向上的延伸方向相同。
30.实施例3:
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各s状结构的弹性单元31在周向上的延伸方向相反,一弹性单元31的波谷312端靠近相邻弹性单元31的波谷312端布置。
32.相邻两弹性单元31的波峰311与波谷312之间共同围合出菱形结构,连接于该菱形结构30上部两边之间的筋位片32向下拱起,连接于该菱形结构30下部两边之间的筋位片32向上拱起。对于延伸方向相反的弹性单元31来说,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提高弹性单元在周向上的变形稳定性并保持较好的轴向上的弹力。
33.实施例4:
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单元31为4组,各s状结构的弹性单元31在周向上的延伸方向相反。
35.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