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09309发布日期:2022-11-09 05:0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伸缩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伸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伸缩机构。


背景技术:

2.伸缩杆是各个领域经常使用到的安装杆件,可以将各种工具安装在伸缩杆的端部,实现相应的加工或作业,以达到更大的活动范围。现有技术中,一般将伸缩杆设置为多个杆相互套接,通过牵引绳依次穿过并连接多个杆,拉动牵引绳带动杆的伸缩,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22287393.7)公开一种新型伸缩结构,通过拉动拉线、限位线与滑轮的配合,从而带动伸缩杆之间的移动,实现伸缩杆的伸缩,但该技术方案中,伸缩结构完全伸展时,第二杆上的限位架会对准第三杆上用于过线的空腔,从而导致此处的拉线为垂直过度,摩擦力非常大,导致拉线卡死。
3.,经常发生牵引绳卡死,难以收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伸缩机构,可有解决牵引绳卡死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伸缩机构,包括n个逐级嵌套的杆体,其中,n为整数,且n≥3,定义最外层的杆体为首杆,最内层的杆体为尾杆,中间的杆体为中杆;
9.所述尾杆的首端设有尾杆连接部;
10.所述中杆的尾端设有中杆过线口,所述中杆的首端设有沿其轴线从边缘向内依次排列的中杆绕线轮和中杆凸起部;
11.所述首杆的尾端设有沿其轴线从边缘向内依次排列的首杆限位销和首杆过线口;
12.该伸缩机构还包括第一绳、第二绳和收放装置,第一绳一端与所述尾杆连接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中杆过线口并延伸至所述中杆绕线轮,回绕所述中杆绕线轮后穿过所述首杆过线口并与所述收放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绳一端与所述尾杆连接,另一端与收放装置连接;
13.其中,所述收放装置可卷收所述第一绳的同时释放所述第二绳以使所有杆体相互伸展,或释放所述第一绳的同时卷收所述第二绳以使所有杆体相互伸缩,杆体可相互伸展至所述中杆凸起部抵接所述首杆限位销;
14.定义所述中杆凸起部与所述首杆限位销的抵接点为限位点;所述中杆绕线轮与限位点的距离大于所述首杆过线口与限位点的距离。
15.进一步地,中杆首端设有中杆扣线架,所述中杆绕线轮、中杆扣线架和中杆凸起部沿中杆轴线从边缘向内依次排列,所述中杆扣线架与限位点的距离大于所述首杆过线口与限位点的距离,所述第一绳从所述中杆过线口穿出后,延伸并穿过所述中杆扣线架,然后回
绕所述中杆绕线轮后再穿回所述中杆扣线架,然后穿出所述首杆过线口。
16.进一步地,所述中杆过线口和所述首杆过线口均设有过线滑轮。
17.进一步地,所述尾杆首端上边缘、所述中杆尾端下边缘、所述中杆首端上边缘以及所述首杆尾端下边缘均设有滑轮。
18.进一步地,所述中杆首端上边缘的滑轮高度大于所述中杆绕线轮的高度。
19.进一步地,所述收放装置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卷线轮和第二卷线轮,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卷线轮和所述第二卷线轮的电机,所述第一绳缠绕于所述第一卷线轮,所述第二绳缠绕于所述第二卷线轮,所述第一绳的缠绕方向与所述第二绳的缠绕方向相反。
20.进一步地,该伸缩机构还包括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弹性件、张紧绕线轮和折向轮,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首杆首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张紧绕线轮,所述第二卷线轮设置于相对于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首杆中部的位置,所述折向轮设置于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卷线轮之间,所述第二绳一端与所述第二卷线轮缠绕,另一端与所述张紧绕线轮回绕后,延伸至所述折向轮并与其回绕,然后延伸至所述首杆的首端再折回与所述尾杆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中杆尾端设有中杆限位销,所述中杆限位销与尾杆上表面的距离为1-5mm,所述首杆限位销与所述中杆上表面的距离为1-5mm。
22.进一步地,所述中杆首端内部和首杆首端内部均设有限位杆。
23.(三)有益效果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由于中杆绕线轮与限位点的距离大于首杆过线口与限位点距离,从而中杆绕线轮与首杆过线口能一直保持相互错位,不会对准,即中杆绕线轮与首杆过线口之间形成倾斜过度,而不是垂直过度,从而避免第一绳在中杆绕线轮与首杆过线口之间卡死。综上,该伸缩机构可有效避免第一绳卡死,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示出了图2中ⅰ部放大图;
30.图4示出了图2中ⅱ部放大图;
3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杆凸起部与首杆限位销抵接时,中杆和首杆套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首杆1、首杆限位销10、首杆过线口11、中杆2、中杆限位销20、中杆过线口21、中杆绕线轮22、中杆凸起部23、中杆扣线架24、尾杆3、尾杆连接部30、尾杆凸起部31、第一绳4、第二绳5、收放装置6、第一卷线轮 60、第二卷线轮61、电机62、限位点a、滑轮7、过线滑轮70、张紧机构8、弹性件80、张紧绕线轮81、折向轮82。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参阅附图1-附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伸缩机构,包括n个逐级嵌套的杆体,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定义最外层的杆体为首杆1,最内层的杆体为尾杆3,中间的杆体为中杆2;若n>3,则首杆1和尾杆3各一个,中杆2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实施例中,以n=3为例进行说明,杆体包括首杆 1、中杆2和尾杆3各一个;
35.尾杆3的首端设有尾杆连接部;
36.中杆2的尾端设有中杆过线口21,中杆2的首端设有沿其轴线从边缘向内依次排列的中杆绕线轮22和中杆凸起部23;
37.首杆1的尾端设有沿其轴线从边缘向内依次排列的首杆限位销10和首杆过线口11;
38.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理解,附图1-附图4中,定义左下角为首端,右上角尾端,在附图5中,定义左上角为首端,右下角尾端。
39.该伸缩机构还包括第一绳4、第二绳5和收放装置6,第一绳4一端与尾杆连接部30连接,另一端穿过中杆过线口21并延伸至中杆绕线轮22,回绕中杆绕线轮22后穿过首杆过线口11并与收放装置6连接,第二绳5一端与尾杆3连接,另一端与收放装置6连接;
40.其中,收放装置6可卷收第一绳4的同时释放第二绳5以使所有杆体相互伸展,或释放第一绳4的同时卷收第二绳5以使所有杆体相互伸缩,杆体可相互伸展至中杆凸起部23抵接首杆限位销10,定义中杆凸起部23与首杆限位销10的抵接点为限位点a;中杆绕线轮22与限位点a的距离大于首杆过线口11与限位点a的距离。
41.应用于本实施例的伸缩机构,需要伸展时,通过卷收第一绳4,从而拉动尾杆3相对于中杆2向外伸展,同时拉动中杆2相对于首杆1向外伸展,从而实现该伸缩结构的整体伸展,同时,尾杆3向外伸展时,也会拉动被释放的第二绳5,使得第二绳5保持拉直状态,当需要回缩时,通过卷收第二绳5,从而拉动尾杆3相对于中杆2向内回缩,同时拉动中杆2相对于首杆1向内回缩,实现该伸缩机构的整体回缩,同时,尾杆3向外伸展时,也会拉动被释放的第一绳4,使第一绳4保持拉直状态,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收放装置6对第一绳4和第二绳5一收一放的方式,实现伸缩机构的整体伸缩。
42.当所有杆体相互伸展至中杆凸起部23抵接首杆限位销10时,由于中杆绕线轮22与限位点a的距离大于首杆过线口11与限位点a的距离,从而中杆绕线轮22与首杆过线口11能一直保持相互错位,不会对准,即中杆绕线轮22与首杆过线口11之间形成倾斜过度,而不是垂直过度,从而避免第一绳4在中杆绕线轮22与首杆过线口11之间卡死。综上,该伸缩机构可有效避免第一绳4卡死,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43.具体的,尾杆连接部30可为一挂环、轴体或孔体,本实施例中,尾杆连接部30为一孔体,第一绳4穿过该孔体,然后打结,该结的外径大于孔体的直径,从而实现与尾杆3的连接;同样的,第二绳5也可通过挂环、轴体或孔体与尾杆3连接,本实施例中,尾杆3内部设有一连接轴,第二绳5与该连接轴打结,实现与尾杆3的连接。
44.为了避免第一绳4从中杆绕线轮22脱落,中杆2首端设有中杆扣线架24,中杆绕线轮22、中杆扣线架24和中杆凸起部23延中杆2轴线从边缘向内依次排列,第一绳4从中杆过
线口21穿出后,延伸并穿过中杆扣线架24,然后回绕中杆绕线轮22后再穿回中杆扣线架24,然后穿出首杆过线口11,同样的,为了避免第一绳4在中杆扣线架24与首杆过线口11之间卡死,中杆扣线架24与限位点a的距离大于首杆过线口11与限位点a的距离。
45.进一步的,中杆过线口21和首杆过线口11均设有过线滑轮70,第一绳 4搭扣于过线滑轮70上。
46.进一步的,为了减小各个杆体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尾杆3首端上边缘、中杆2尾端下边缘、中杆2首端上边缘以及首杆1尾端下边缘均设有滑轮7,从而可在保证每个需要活动的杆体与其上一级杆体之间始终保持有上下滑轮7的支撑,从而有效减小了摩擦力。
47.进一步的,中杆2首端上边缘的滑轮7高度大于中杆绕线轮22的高度,从而滑轮7可以给绕线轮提供一个活动空间,中杆绕线轮22不会卡到各个杆体的内部上端面。
48.具体的,收放装置6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卷线轮60和第二卷线轮61,还包括驱动第一卷线轮60和第二卷线轮61的电机62,第一绳4缠绕于第一卷线轮60,第二绳5缠绕与第二卷线轮61,第一绳4的缠绕方向与第二绳5的缠绕方向相反,从而当电机62启动时,带动第一卷线轮60和第二卷线轮61 同向旋转,而第一绳4的缠绕方向与第二绳5的缠绕方向相反,从而第一卷线轮60卷收第一绳4时,第二卷线轮61释放第二绳5,第一卷线轮60释放第一绳4时,第二卷线轮61卷收第二绳5,实现对第一绳4和第二绳5一收一放,也实现了单个电机62驱动伸缩机构的整体伸缩。
49.也就是说,该伸缩机构整体伸展时,第一卷线轮60卷收第一绳4,第二卷线轮61释放第二绳5;该伸缩机构整体回缩时,第二卷线轮61卷收第二绳 5,第一卷线轮60释放第一绳4。
50.该伸缩机构由回缩状态到伸展状态时,第一卷线轮60卷收第一绳4,第二卷线轮61释放第二绳5,从而,第一卷线轮60上几乎没有绳,而第二卷线轮61却卷收了大量的绳子,从而第二卷线轮61的线圈外径大于第一卷线轮 60的外径,导致每转一圈,第一卷线轮60卷收的第一绳4长度短于第二卷线轮61释放的第二绳5长度,同理,该伸缩机构由伸展状态到回缩状态时,第一卷线轮60释放的第一绳4长度长于第二卷线轮61卷收的第二绳5长度,第一绳4和第二绳5得不到平衡,从而可能导致绳子松垮脱落。为此,该伸缩机构还包括张紧机构8,张紧机构8包括弹性件80、张紧绕线轮81和折向轮82,弹性件80一端连接于首杆1首端,另一端连接张紧绕线轮81,第二卷线轮61设置于相对于弹性件80靠近首杆1中部的位置,折向轮82设置于弹性件80和第二卷线轮61之间,第二绳5一端与第二卷线轮61缠绕,另一端与张紧绕线轮81回绕后,延伸至折向轮并与其回绕,然后延伸至首杆1的首端再折回与尾杆3连接,由此,弹性件80一直拉紧第二绳5,因弹性件80 具有弹性,在释放的第二绳5长度长于卷收的第一绳4长度时,弹性件80收缩,以拉紧多余在第二绳5,在卷收的第二绳5长度短于释放的第一绳4长度,弹性件80拉伸,以弥补第二绳5的长度,使第二绳5保持动态的崩紧状态,以平衡第二绳5与第一绳4之间收放的长度差,从而有效避免了绳子松垮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弹性件80优选为弹簧。
51.进一步地,由于中杆2尾端设有中杆限位销20,中杆限位销10与尾杆3 上表面的距离为1-5mm,首杆限位销10与中杆2上表面的距离为1-5mm,从而可减小尾杆3在中杆2内部上下晃动的程度,以及减小中杆2在首杆1内部上下晃动的程度。
52.具体的,中杆2首端内部、首杆1首端内部均设有限位杆9,其可避免尾杆3从中杆2首端穿出,或避免中杆2从首杆1首端穿出。具体的,中杆2 的限位杆2与中杆绕线轮22的转动轴为同一轴。
5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54.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5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