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穿戴的机器人减震缓冲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1864发布日期:2022-12-24 05:2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穿戴的机器人减震缓冲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足垫,具体为一种易穿戴的机器人减震缓冲垫。


背景技术:

2.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在一些情况下,机器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设备。
3.而在机器人行走运动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震动,而因为机器人由许多精密部件组成,为此,需要在其底部安装缓冲足垫,而现有的缓冲足垫大多由弹簧简单缓震,而这样的缓冲足垫不易对其进行穿戴维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易穿戴的机器人减震缓冲垫。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穿戴的机器人减震缓冲垫,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穿戴的机器人减震缓冲垫,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外部通过卡接机构卡接有连接框,所述固定管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卡接机构伸缩卡接的驱动机构,所述连接框的内部通过缓冲机构连接有足垫本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杆、第二限位套筒、推送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固定管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两组所述安装杆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套筒,所述第二限位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固定安装于固定管内壁的顶部,所述固定管内壁的顶部且位于限位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第一伸缩杆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固定管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推送块,所述推送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一伸缩杆的表面。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内壁的一侧且位于推送块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套筒,所述第一限位套筒的内壁与推送块的外壁相贴合。
7.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滑座、滑块和第三连接杆,所述固定管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座,所述滑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滑块的一端铰接于第一伸缩杆的外壁。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内壁与固定管的外壁相贴合。
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顶板和第二弹簧,所述连接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与固定管的底部相贴合,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足垫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的表面且对应滑块的位置贯穿开设有与滑块相互卡接的卡接槽。
10.进一步的,所述足垫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
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部贯穿足垫本体的顶部并延伸至足垫本体的外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顶部通过第二卡板固定安装于顶板的底部。
11.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管的内部铺设有橡胶材料制造的阻尼垫,所述阻尼垫的内壁与第二伸缩杆的外壁相贴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可以对足垫本体进行缓冲,而设置的固定管可以安装于机器人的支腿底部,而在需要对连接框以及足垫本体进行更换维修的时候,首先按压推送块,便可以利用第一连接杆进行移动,随后便可以使第二连接杆逐渐呈现垂直状态,从而便可以使第一伸缩杆上移,而上移的第一伸缩杆可以利用第三连接杆带动滑块沿着滑座进行移动,从而便可以使滑块远离连接框的卡接槽内部,这样的设置仅需要通过按压推送块,即可使固定管和连接框以及其底部的足垫本体实现快速穿戴。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管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框与足垫本体剖视图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伸缩杆与限位杆正视剖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固定管、2连接框、3驱动机构、4卡接机构、5足垫本体、6缓冲机构、7第一限位套筒、8安装杆、9第二限位套筒、10第一伸缩杆、11限位杆、12第一弹簧、13推送块、14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6滑座、 17滑块、18第三连接杆、19密封块、20卡接槽、21顶板、22工作腔、23第一卡板、24第二伸缩杆、25中空管、26第二卡板、27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易穿戴的机器人减震缓冲垫,包括固定管1,所述固定管1的外部通过卡接机构 4卡接有连接框2,所述固定管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卡接机构4伸缩卡接的驱动机构3,所述连接框2的内部通过缓冲机构6连接有足垫本体5,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安装杆8、第二限位套筒9、推送块13、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所述固定管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8,两组所述安装杆8 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套筒9,所述第二限位套筒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0,所述第一伸缩杆10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的顶部固定安装于固定管1内壁的顶部,所述固定管1内壁的顶部且位于限位杆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的底部与第一伸缩杆10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固定管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推送块13,所述推送块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4,
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5,所述第二连接杆15 的一端铰接于第一伸缩杆10的表面,所述固定管1内壁的一侧且位于推送块 1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套筒7,所述第一限位套筒7的内壁与推送块13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卡接机构4包括滑座16、滑块17和第三连接杆18,所述固定管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座16,所述滑座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的顶部铰接有第三连接杆18,所述第三连接杆18 远离滑块17的一端铰接于第一伸缩杆10的外壁,所述连接框2的表面且对应滑块17的位置贯穿开设有与滑块17相互卡接的卡接槽20。
21.其中,通过设置缓冲机构6可以对足垫本体5进行缓冲,而设置的固定管1可以安装于外界机器人的支腿底部,而在需要对连接框2以及足垫本体5 进行更换维修的时候,首先按压推送块13,便可以利用第一连接杆14进行移动,随后便可以推动第二连接杆15逐渐呈现垂直状态,从而便可以使第一伸缩杆10上移,而上移的第一伸缩杆10可以利用第三连接杆18带动滑块17 沿着滑座16进行移动,从而便可以使滑块17远离连接框2的卡接槽20内部,这样的设置仅需要通过按压推送块13,即可使固定管1和连接框2以及其底部的足垫本体5实现快速穿戴,而在不需要对足垫本体5进行更换的时候第一弹簧12的设置可以推动第一伸缩杆10不会发生移动,从而可以防止滑块 17脱离卡接槽20的内部。
22.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固定管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的密封块19,所述密封块19的内壁与固定管1的外壁相贴合,弧形密封块19的设置可以防止外界的杂物进入至连接框2和固定管1之间的缝隙处。
23.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缓冲机构6包括顶板21和第二弹簧27,所述连接框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1,所述顶板21的顶部与固定管1的底部相贴合,所述顶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弹簧27,所述第二弹簧27的底部与足垫本体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足垫本体5的内部开设有工作腔22,所述工作腔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卡板23,所述第一卡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24,所述第二伸缩杆24的顶部贯穿足垫本体5的顶部并延伸至足垫本体5的外部,所述第二伸缩杆2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中空管25,所述中空管25的顶部通过第二卡板26固定安装于顶板21的底部。
24.其中,当外界机器人运动的时候,当足垫本体5接触的地面的时候,会通过第二弹簧27进行受力缓冲,而设置的中空管25和第二伸缩杆24可以对顶板21和足垫本体5进行限位,不会因为受力原因而造成足垫本体5晃动位移。
25.所述中空管25的内部铺设有橡胶材料制造的阻尼垫,所述阻尼垫的内壁与第二伸缩杆24的外壁相贴合,橡胶材料制造的阻尼垫可以使第二伸缩管24 和中空管25之间的提供一定的摩擦力,从而可以规避弹簧因为外力原因而出现弹性往复。
26.使用时,首先,通过设置缓冲机构6可以对足垫本体5进行缓冲,而设置的固定管1可以安装于外界机器人的支腿底部,而在需要对连接框2以及足垫本体5进行更换维修的时候,首先按压推送块13,便可以利用第一连接杆14进行移动,随后便可以推动第二连接杆15逐渐呈现垂直状态,从而便可以使第一伸缩杆10上移,而上移的第一伸缩杆10可以利用第三连接杆18 带动滑块17沿着滑座16进行移动,从而便可以使滑块17远离连接框2的卡接槽20内部,这样的设置仅需要通过按压推送块13,即可使固定管1和连接框2以及其底部的足垫本体5实现快速穿戴,而在不需要对足垫本体5进行更换的时候第一弹簧12的设置可以推动第一伸缩杆10不会发生移动,从而可以防止滑块17脱离卡接槽20的内部,当外界机器人
运动的时候,当足垫本体5接触的地面的时候,会通过第二弹簧27进行受力缓冲,而设置的中空管25和第二伸缩杆24可以对顶板21和足垫本体5进行限位,不会因为受力原因而造成足垫本体5晃动位移,而橡胶材料制造的阻尼垫可以使第二伸缩管24和中空管25之间的提供一定的摩擦力,从而可以规避弹簧因为外力原因而出现弹性往复。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