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力专用复合套管。
背景技术:2.热力管道与其它市政给排水管道不同,在工作状态及回冷状态下因热胀冷缩释放应力必然会产生相应的位移,尤其是在经过各种阀门井、热力站等建筑物的墙壁时,既要保证管道经过墙体处的位移释放,又要保证过孔处的防水问题,特别是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地下井室(分段阀门井、计量井、排水井、楼栋入户井)和热力站、热源厂,在热力管道进出墙壁处的防水问题很难得到有效根本的解决。
3.如公开号为cn211175692u,名称为《一种热力专用复合套管装》,授权公告日为20200804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壳体,密封套,卡扣;所述的壳体套装在热力管道过墙体或井壁处,壳体外壁中间部分一体连接挡水溢,挡水溢浇筑在墙体或井壁内;在壳体位于地下井室墙体的外侧,密封套的一端固定连接壳体,另一端一体连接卡扣,且卡扣扣紧保温层外护管。本实用新型无需破坏工作管保温层,保护了预制直埋保温管的整体性,杜绝了浸水对工作管的腐蚀,延长了热力管道使用寿命,现场施工方便,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工期。
4.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释放管道产生的热应力,管道因热胀冷缩释放应力必然会产生相应的位移,不便于管道稳定性固定,导致壳体贯穿的墙体存在开裂的风险,引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力专用复合套管,通过通过夹持板顶端固定连接的气囊通过顶端连接件连接外部增压设备的作用下,将夹持板与套管紧密贴合,便于将套管固定在壳体中,气囊外侧套设的支撑弹簧弹性支撑,实现套管产生热应力发生涨型时弹性释放,避免套管产生的热应力,导致壳体贯穿的墙体开裂,引发安全隐患。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力专用复合套管,包括套管;
7.所述套管外侧套设有壳体,所述壳体内侧阵列设置有夹持机构;
8.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顶端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内侧套设有气囊,且气囊固定再夹持板上,所述气囊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夹持板两侧对称设置有气动泵,所述气动泵一侧设置有移动组件;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阀,所述连接管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上。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横臂,所述横臂顶端转动
连接有支架。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支架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移动轮,且移动轮与套管外侧贴合。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支架内侧开设有滑轨槽,所述滑轨槽内侧滑动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横杆贯穿横臂连接有气动泵,且气动泵固定在夹持板上。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力专用复合套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夹持板顶端固定连接的气囊通过顶端连接件连接外部增压设备的作用下,将夹持板与套管紧密贴合,便于将套管固定在壳体中,气囊外侧套设的支撑弹簧弹性支撑,实现套管产生热应力发生涨型时弹性释放,避免套管产生的热应力,导致壳体贯穿的墙体开裂,引发安全隐患。
2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件中连接管两端分别连接有控制阀与气囊,控制阀调节气囊内气压,实现气囊对夹持板进行调节,便于将套管进行夹持,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值得广泛推广。
22.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横臂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架,支架末端两侧对称转动连接的移动轮与套管贴合,以便于套管进行安装或拆卸更加便捷,位于横臂贯穿设置的横杆在气动泵的驱动下,带动支架沿套管定向运动,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热力专用复合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例说明:
29.1、套管;2、壳体;3、夹持机构;31、夹持板;32、支撑组件;321、套筒;322、支撑弹簧;323、气囊;33、移动组件;331、固定杆;332、横臂;333、支架;334、滑轨槽;335、移动轮;336、滑动杆;337、横杆;34、气动泵;35、连接件;351、连接管;352、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1.参照图1-5,一种热力专用复合套管,包括套管1;套管1外侧套设有壳体2,壳体2内侧阵列设置有夹持机构3;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板31,夹持板31顶端设置有支撑组件32,支撑组件32包括套筒321,套筒321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322,支撑弹簧322内侧套设有气囊323,且气囊323固定再夹持板31上,气囊323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35,夹持板31两侧对称
设置有气动泵34,气动泵34一侧设置有移动组件33;具体的,套管1呈圆柱结构,套管1外侧套设有壳体2,壳体2贯穿安装在墙体上,壳体2内侧阵列分布夹持机构3,夹持机构3中支撑组件32与壳体2固定连接,支撑组件32底端设置的夹持板31与套管1贴合,夹持板31顶端固定连接的气囊323通过顶端连接件35连接外部增压设备的作用下,将夹持板31与套管1紧密贴合,便于将套管1固定在壳体2中,气囊323外侧套设的支撑弹簧322弹性支撑,实现套管1产生热应力发生涨型时弹性释放,避免套管1产生的热应力,导致壳体2贯穿的墙体开裂,引发安全隐患;
32.连接件35包括连接管351,连接管351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阀352,连接管35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323上;具体的,连接件35中连接管351两端分别连接有控制阀352与气囊323,控制阀352调节气囊323内气压,实现气囊323对夹持板31进行调节,便于将套管1进行夹持,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值得广泛推广;
33.移动组件33包括固定杆331,固定杆331一侧固定连接有横臂332,横臂332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架333;支架333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移动轮335,且移动轮335与套管1外侧贴合;支架333内侧开设有滑轨槽334,滑轨槽334内侧滑动设置有滑动杆336,滑动杆336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337;横杆337贯穿横臂332连接有气动泵34,且气动泵34固定在夹持板31上;具体的,移动组件33中固定杆331固定在夹持板31两侧,固定杆331一侧固定连接有横臂332,横臂332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架333,支架333末端两侧对称转动连接的移动轮335与套管1贴合,以便于套管1进行安装或拆卸更加便捷,位于横臂332贯穿设置的横杆337在气动泵34的驱动下,带动支架333沿套管1定向运动,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