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簧及使用扭簧的扣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0858发布日期:2022-11-25 22:07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扭簧及使用扭簧的扣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扭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扭簧及使用扭簧的扣具。


背景技术:

2.扭簧安装在扣具中使用;利用扭转弹簧的弹力实现扣具的锁紧;克服扭转弹簧的弹力实现扣具的打开;现有的扣具不能对扭簧进行限位;这样扭簧容易在扣具中脱落。同时现有扭簧圈体的输出端与扭力臂之间呈直线连接;现有扭簧安装在具有限位结构的扣具中使用时,扭簧容易与限位结构脱位,进而造成对扭簧限位失效。
3.参照图1-4所示;现有的扭簧外引出端与弹簧圈体部分为直线连接,通过扣具1-1上的第二限位件1-115对扭簧的力臂轴向限位。安装在扣具中扭簧的扭力臂沿长度方向会向远离圈体的方向倾斜,如图3所示,而当第二限位件1-115对扭簧力臂轴向限位时;第二限位件1-115对扭簧力臂产生的作用力会促使扭簧力臂沿扭簧的轴向方向发生形变并带动扭簧沿轴向压缩;如图4所示,当扭簧力臂沿扭簧圈体周向活动打开扣具,由于第二限位件1-115与扭簧力臂之间受到过大压力从而使得扭簧在弹性恢复力下,与第二限位件分离的扭簧力臂会沿轴向方向复位,这样会使扭簧的力臂与第二限位件脱位;同时当扭簧沿轴向压缩时扭簧圈体相邻簧圈之间相互压紧,进而会妨碍扭簧的力臂沿弹簧圈体周向活动;这样扣具的开合会受到阻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扭簧及使用扭簧的扣具,扭簧不会沿轴向方向发生形变;力臂与限位件之间配合效果好,不会脱位。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扭簧,包括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和圈体,第一力臂与圈体的一端连接,第二力臂与圈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力臂包括抵接部和避让部;避让部的一端与圈体的一端连接,避让部的另一端与抵接部连接;抵接部沿着圈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抵接部、避让部以及圈体的一端形成向圈体另一端方向延伸的避让空间。
6.以上设置,通过设置避让部与圈体和抵接部连接,使得抵接部与圈体的一端错位连接;使得圈体一端与抵接部形成避让区域;通过避让区域对扣具上的第二限位件进行避让;当扭簧安装在扣具中使用时,第一力臂不需沿扭簧的轴向方向发生形变就能与第二限位件接触;第二限位件能对扭簧轴向限位的同时避免第一力臂沿扭簧的轴向方向发生形变并带动扭簧沿轴向压缩;在开合扣具时,第一力臂不会与扣具的第二限位件脱位。同时由于扣具上的第二限位件对扭簧轴向限位时;扭簧不会沿轴向方向进行压缩,这样扭簧圈体相邻簧圈之间不会相互干涉,便于扣具开合。
7.进一步的,避让部的一端沿着圈体的一端向外向上倾斜设置,避让部的另一端与抵接部倾斜设置。
8.以上设置,避让部与圈体的一端以及抵接部都倾斜设置,避让部对抵接部产生平
行分力和垂直分力,从而使得抵接部能更加可靠地与第二限位件进行作用。
9.进一步的,抵接部与圈体的轴向方向垂直设置;抵接部靠近避让部的一端设有与避让部配合的斜面。
10.以上设置,通过斜面与避让部配合;改变抵接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使抵接部与圈体轴向方向的垂直
11.进一步的;圈体包括两圈以上的簧圈。
12.进一步的;第一力臂的长度大于第二力臂的长度。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扭簧的扣具;包括主体,在主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侧壁、第一限位件和底板,第一侧壁的一侧与底板连接且设置在底板顶端,第一限位件的一侧与底板连接且设置在底板的底端,第一侧壁、第一限位件与底板之间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容置扭簧且对扭簧径向限位;第一侧壁远离底板的一侧向第一限位件延伸有限位件,限位件用于对扭簧轴向限位,扭簧包括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和圈体,第一力臂与圈体的一端连接,第二力臂与圈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力臂包括抵接部和避让部;避让部的一端与圈体的一端连接,避让部的另一端与抵接部连接;抵接部沿着圈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抵接部、避让部以及圈体的一端形成向圈体另一端方向延伸的避让空间。
14.以上设置,通过扭簧与第一侧壁和第一限位件接触,实现安装槽对扭簧径向限位,避免扭簧发生径向移动,使扭簧安装稳定。而当扭簧会与第一侧壁和第一限位件抵接,扭簧处于受力压缩状态,扭簧的弹力会转化为驱动扭簧移动的动力,扭簧容易弹出安装槽外,通过设置限位件对扭簧进行轴向限位,避免扭簧发生轴向移动,进一步提升扭簧安装时的稳定性;这样在扣具的组装更加稳固、效率更高,且减少了不良品的产生节约成本;同时设置在安装槽中的扭簧受到轴向限位和径向限位,在使用扣具时,扭簧的位置不容易发生变化,进而能在扣具内稳定作用。
15.进一步的;主体还包括第二端,扣具还包括扣合件和插销;扣合件的一端与第一端转动连接;扭簧设置在安装槽内,扭簧的第二力臂与第一限位件抵接,第一力臂与第一侧壁抵接且伸出安装槽并与扣合件连接,扣合件的另一端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二端抵接;插销穿过通孔和扭簧的圈体与扣合件连接。
16.以上设置,通过设置扭簧连接扣合件和主体,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扣合件与第二端抵接,这样实现扣具的锁紧,当按住扣合件时克服扭簧的弹力使扣合件与第二端分离,这样实现扣具的打开。
17.进一步的;第一限位件为第二侧壁,第一限位件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
18.进一步的;在底板上设有通孔,在底板的一侧设有顶块,顶块用于当扭簧的圈体与通孔对准时沿安装槽限位方向的垂直方向对扭簧限位。
19.以上设置,组装扣具时,当扭簧触碰到顶块时扭簧的圈体与通孔对准,这样便于进行组装,通过顶块对扭簧的移动进行限制,结构简单,同时顶块对扭簧接触,进一步提升扭簧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在扣具上使用现有扭簧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22.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23.图4为现有扭簧力臂与限位件脱位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扭簧的立体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扭簧的正视图。
26.图7为图6中b-b的剖视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8.图9为图8中b的放大图。
2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30.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扣具的分解图。
31.图12为图11中c的放大图。
32.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扣具的另一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如图5-13所示;一种使用扭簧的扣具;包括主体1、扣合件2、扭簧3和插销4;主体1包括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扣合件2的一端与第一端11转动连接,在主体1的第一端11设有第一侧壁111、第一限位件112和底板1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12为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一侧边111相对设置。第一侧壁111的一侧与底板113连接且设置在底板113顶端,第一限位件112的一侧与底板113连接且设置在底板113底端,第一侧壁111、第一限位件112与底板113之间形成安装槽114,扭簧3设置在安装槽114内,安装槽114对扭簧3径向限位;参照图12所示,安装槽114对扭簧3沿k方向限位。第一侧壁111远离底板113的一侧向第一限位件112延伸有第二限位件115,第二限位件115对扭簧3轴向限位。
35.在底板113上设有通孔1131,在底板113的一侧设有顶块116,顶块116用于当扭簧3的圈体31与通孔1131对准时沿安装槽114限位方向的垂直方向对扭簧3限位。参照图11所示,顶块116对扭簧3沿l方向限位。在本实施例中,顶块116与第一侧壁111和第一限位件112连接。通过顶块116连接第一侧壁111和第一限位件112,增强主体1的第一端11的强度。
36.如图5-8所示;扭簧包括圈体31、第一力臂32和第二力臂33,在本实施例中,圈体31包括两圈以上的弹簧圈。第一力臂32与圈体31的一端连接,第二力臂33与圈体3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力臂32包括抵接部321和避让部322;避让部322的一端与圈体31的一端连接,避让部322的另一端与抵接部321连接;抵接部321沿着的圈体31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抵接部321、避让部322以及圈体31的一端形成向圈体31另一端方向延伸的避让空间;避让部322的一端沿着圈体31的一端向外向上倾斜设置,避让部322的另一端与抵接部321倾斜设置。
37.扭簧的第二力臂33与第一限位件112抵接,第一力臂32与第一侧壁11抵接且伸出安装槽114并与扣合件2连接,扣合件2的另一端在扭簧3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二端12抵接;插销4穿过通孔1131和扭簧的圈体31与扣合件2连接。在扭簧3的弹力作用下实现扣具的锁紧,当按住扣合件2时克服扭簧3的弹力使扣合件2与第二端12分离,实现扣具的打开。
38.通过扭簧3与第一侧壁111和第一限位件112接触,实现安装槽114对扭簧3径向限位,避免扭簧3发生径向移动,使扭簧3安装稳定。而当扭簧3会与第一侧壁111和第一限位件
112抵接,扭簧3处于受力压缩状态,扭簧3的弹力会转化为驱动扭簧3移动的动力,扭簧3容易弹出安装槽114外,通过设置第二限位件115对扭簧3进行轴向限位,避免扭簧3发生轴向移动,进一步提升扭簧3安装时的稳定性;这样扣具的组装更加稳固、效率更高,且减少了不良品的产生节约成本;同时设置在安装槽114中的扭簧3受到轴向限位和径向限位,在使用扣具时,扭簧3的位置不容易发生变化,进而能在扣具内稳定作用。在本实施中,一并参考图11所示,在扣合件2上设有凹槽22,第一力臂32伸出安装槽114容置在凹槽22内。通过设置凹槽22使第一力臂32不会从扣合件2上脱离,扭簧3与扣合件2连接稳定。
39.在组装扣具时,扭簧3触碰到顶块116时扭簧3的圈体31与通孔1131对准,这样便于进行组装,通过顶块116对对扭簧3的移动进行限制,结构简单,同时顶块116对扭簧3接触,进一步提升扭簧3安装的稳定性。
40.如图5、7和9所示;通过设置避让部322与圈体31、抵接部321连接,使得抵接部321与圈体31的一端错位连接;使得圈体31一端与抵接部321形成避让区域323;通过避让区域323对扣具上的第二限位件112进行避让;当扭簧3安装在扣具中使用时,第一力臂32不需沿扭簧3的轴向方向发生形变就能与第二限位件112接触;这样第二限位件112能对扭簧3轴向限位的同时避免第一力臂32沿扭簧3的轴向方向发生形变并带动扭簧3沿轴向压缩。在开合扣具时,第一力臂32不会与扣具的第二限位件脱位。同时由于扣具上的第二限位件112对扭簧3轴向限位时;扭簧3不会沿轴向方向进行压缩,这样扭簧圈体相邻簧圈之间不会相互干涉,便于扣具开合。
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力臂32的长度大于第二力臂33的长度;通过设置长度更长的第一力臂32便于与扣件件2配合。
42.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部321靠近避让部322的一端设有与避让部322配合的斜面324。抵接部321与圈体31的轴向方向垂直设置。通过斜面324与避让部322配合;改变抵接部321的长度延伸方向,使抵接部321与圈体31轴向方向的垂直;进而抵接部321与限位件的配合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