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气象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9780发布日期:2023-03-10 21:3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携带的气象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象观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气象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气象观测装置是指对户外环境的温度、湿度、风向等等进行监测的设备,可以分类为地面气象观测仪器、高空气象探测仪器两大类,在地面气象观测中,气象仪是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
3.授权公告号为cn 207718006 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轻便的手持式气象仪,该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轻便的手持式气象仪能够达到轻便手持的效果,但是气象仪属于精密的仪器,在实际中可能会由于使用人员的疏忽导致气象仪掉落,从而导致仪器损坏。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气象观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气象观测装置能够防止气象检测仪掉落地面损坏。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便于携带的气象观测装置,包括:气象检测仪、底座、圆柱把手和固定把手组成,所述气象检测仪设于底座内,所述底座的顶面为开放式设置,所述圆柱把手设于底座底部,所述圆柱把手上设有多个凸起颗粒,可以增加手掌与圆柱把手的摩擦力,防止手滑导致气象检测仪掉落,通过设置底座与圆柱把手将气象检测仪放入底座内,测量人员握住把手将气象检测仪举起进行气象检测,所述底座开口的内壁高度达到气象检测仪的一定高度,使得气象检测仪在测量人员水平移动过程中不会从底座倾倒,所述固定把手设于底座底部左侧,所述固定把手方便测量人员交替拿取圆柱把手。
8.优选的,所述圆柱把手的一侧设有手环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与手环连接,另一端与圆柱把手连接。
9.优选的,所述圆柱把手上一侧设有按钮,所述按钮的一侧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有多个,弹簧一端与弧形板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圆柱把手的内壁上,所述圆柱把手内设有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下部设有气门芯,所述气门芯与牵引绳连通,所述手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气囊,所述橡胶气囊的上端设进气口,所述圆柱把手的一侧上开设有进气孔。
10.优选的,所述环形气囊上设有第一放气口。
11.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壁上设有气囊袋,所述气囊袋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底座的内壁上,所述橡胶气囊的上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一端通过管道与气囊袋连通。
12.优选的,所述气囊袋上设有第二放气口。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气囊袋、出气口、橡胶气囊与按钮,能够对气囊袋充气,将气象检测仪固定在底座上,防止气象检测仪掉落。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手环与牵引绳,将圆柱把手固定到手臂上,防止圆柱把手从检测人员手部脱落,导致气象检测仪掉落到地面损坏;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橡胶气囊、气门芯、牵引绳和环形气囊能够对环形气囊充气,使环形气囊贴合手臂,防止手环从手臂上脱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提供的便于携带的气象观测装置的主体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携带的气象观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携带的气象观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携带的气象观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携带的气象观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气象检测仪,2-底座,3-圆柱把手,4-固定把手,5-手环,6-牵引绳,7-橡胶气囊,8-按钮,9-弹簧,10-气门芯,11-环形气囊,12-第一放气口,13-进气口,14-进气孔,15-出气口,16-气囊袋,17-第二放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24.实施例1
25.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携带的气象观测装置,包括:气象检测仪1、底座2、圆柱把手3和固定把手4组成,所述气象检测仪1设于底座2内,所述底座2的顶面为开放式设置,所述圆柱把手3设于底座2底部,所述圆柱把手3上设有多个凸起颗粒,可以增加手掌与圆柱把手3的摩擦力,防止手滑导致气象检测仪1掉落,通过设置底座2与圆柱把手3将气象检测仪1放入底座2内,测量人员握住把手将气象检测仪1举起进行气象检测,所述底座2开口的内壁高度达到气象检测仪1的一定高度,使得气象检测仪1在测量人员水平移动过程中不会从底座2倾倒,并且圆柱把手3上设有凸起颗粒,测量人员手持把手托住气象检测仪1进行测量时,不易使气象检测仪1脱落从而造成损坏,所述固定把手4设于底座2底部左侧,所述固定把手4方便测量人员交替拿取圆柱把手3。
26.实施例2
27.如图1-4所示,所述圆柱把手3的一侧设有手环5和牵引绳6,所述牵引绳6一端与手环5连接,另一端与圆柱把手3连接,所述手环5套在测量人员手臂上,若手持圆柱把手3脱落后,通过手环5与牵引绳6防止测量仪器掉落到地面损坏,所述牵引绳6是具有弹性的,在手持圆柱把手3过程中,牵引绳6处于收紧状态,在人员外界测量过程中防止牵引绳6影响人员移动。
28.进一步的,所述圆柱把手3上一侧设有按钮8,所述按钮8的一侧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设有多个,弹簧9一端与弧形板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圆柱把手3的内壁上,所述圆柱把手3内设有橡胶气囊7,所述橡胶气囊7具有弹性,所述弧形板与橡
胶气囊7的一侧通过魔术贴粘贴,按压按钮8时,弧形板对橡胶气囊7挤压,松开按钮8,受到弹簧9的作用,按钮8复位,所述橡胶气囊7下部设有气门芯10,所述气门芯10与牵引绳6连通,所述牵引绳6是弹性塑料管,所述气门芯10内设有单向阀门,橡胶气囊7受到挤压时,气体顶开气门芯10内的单向阀输入牵引绳6内,在橡胶气囊7回复形状时,由于气门芯10内的单向阀关闭,因此气体不会从气门芯10内流入橡胶气囊7内,所述手环5的内壁上设有牵引绳11,所述环形气囊11通过魔术贴固定在手环5内壁上,当手环5套在手臂上后,按压按钮8,橡胶气囊7受到按压,由气门芯10出气,通过牵引绳6将气体传输到环形气囊11内,所述橡胶气囊7的上端设进气口13,所述进气口13内设有单向阀,所述进气口13在橡胶气囊7受到挤压时不会出气,当按钮8复位时,空气从进气口13进入橡胶气囊7内使橡胶气囊7恢复初始形状,通过反复按压按钮8,对环形气囊11充气使其贴合手臂,手环5更好的固定在手臂上,防止手环5从手臂上脱落,所述圆柱把手3的一侧上开设有进气孔14,设置进气孔14能够对圆柱把手3内提供空气,使橡胶气囊7可以恢复初始形状。
29.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气囊11上设有第一放气口12,对环形气囊11充气时,第一放气口12处于关闭状态,当使用完毕需要拿下手环5时,打开第一放气口12,使环形气囊11变瘪,拿下手环5。
30.实施例3
31.如图1-5所示,所述底座2内壁上设有气囊袋16,所述气囊袋16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底座2的内壁上,所述橡胶气囊7的上端设有出气口15,所述出气口15一端通过管道与气囊袋16连通,所述出气口15处设有单向阀,当按压橡胶气囊7时,气体将出气口15处的单向阀顶开进入气囊袋16内,当橡胶气囊7复位时单向阀门关闭,气体无法从气囊袋16内回流,所述橡胶气囊7受到按压时,气体既沿着气门芯10对环形气囊充气,又经过出气口15对气囊袋16充气,按压一次橡胶气囊7,通过气门芯10的气体体积与通过出气口15的气体体积相同,当反复按压按钮8对手环5内壁的环形气囊11充气时,同时也在对气囊袋16充气,气囊袋16充气膨胀对气象检测仪1进行固定。
32.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袋16上设有第二放气口17,当检测结束后,打开第二放气口17,气囊袋16不在贴紧气象检测仪1,将气象检测仪1从底座2内拿出。
33.使用时,在进行检测前,将气象检测仪1放入底座2内,再将手环5套在手臂上,按压按钮8,橡胶气囊7受到按压,由气门芯10与出气口15出气,对环形气囊11与气囊袋16充气,当按钮8复位时,空气从进气口13进入橡胶气囊7内使橡胶气囊7恢复初始形状,反复按压按钮8,使环形气囊11与气囊袋16膨胀,对手臂与气象检测仪1进行固定,当圆柱把手3从检测人员的手中脱落后,由于受到气囊袋16的作用,气象检测仪1不会从底座2上脱落,同时,由于套在手臂上的手环5与牵引绳6,气象检测仪1不会掉落到地面。
34.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