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锁扣装置及板材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85852发布日期:2023-01-17 22:4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锁扣装置及板材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板材安装组件的锁扣装置及板材安装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家具装饰方面的波形板的板材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2.在家具和装修行业中,目前流行一种板材的快速安装结构,其能够在不需要专业安装工具的情况下让用户自行安装。针对不同的板材尺寸或类型,目前存在许多中不同的快速安装结构。但是,针对于较大尺寸的板材或特殊形状的板材,现有技术中尚缺乏快速牢固的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板材安装组件的板材锁扣装置,其能够快速并牢固地将较大尺寸的板材或具有特殊形状的板材、例如波形板固定到目标物体、例如墙面上。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安装组件,其容易组装并且从外部不容易观察到其安装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材锁扣装置包括:基体;上锁扣件;以及下锁扣件。所述上锁扣件包括从所述基体向后延伸的第一上支撑部、从所述第一上支撑部向下延伸的第一上变形部、从所述第一上变形部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上连接部以及从所述第一上连接部向后延伸的上锁扣部。
6.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锁扣件包括从所述基体向后延伸的第二上支撑部、从所述第二上支撑部向下延伸的第二上变形部以及从所述第二上变形部向后延伸的第二上连接部,所述第二上连接部与所述上锁扣部相连接。
7.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锁扣部设置有从其向上突出的锁扣块,所述锁扣块与所述上锁扣部及所述第一上连接部一起形成上锁扣槽,用于容纳相应的板材。
8.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锁扣件包括下锁扣部,所述下锁扣部包括锁扣臂以及位于所述锁扣臂后侧并与其相连接的加强肋。
9.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锁扣件还包括从所基体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一下支撑部以及从所述第一下支撑部向上延伸的第一下连接部,其中所述下锁扣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支撑部上。
10.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锁扣件还包括从所述基体向后延伸的第二支撑部、从所述第二支撑部向上延伸的第二下变形部以及从所述第二下变形部向后延伸的第二下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下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下连接部相连接。
11.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板材锁扣装置为一体式。
12.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供一种板材安装组件,其包括:至少两个纵梁;最上侧的锁
扣装置,所述最上侧的锁扣装置包括下锁扣件;以及至少两个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材锁扣装置,所述板材锁扣装置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13.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上锁扣件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上变形部以及从其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上连接部,基于力学原理,由板材重量引起的将锁扣装置拉离纵梁的横向力降低,从而实现牢固地将板材固定。
14.下面参考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快速安装结构;
16.图2是图1中所示的锁扣装置的左视图;
17.图3a是图1中d部分的放大视图;
18.图3b是图1中e部分的放大视图;
19.图3c是图1中f部分的放大视图;
20.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的快速安装结构,其中外部装饰件未有安装;
21.图5是图4中g部分的放大视图;
22.图6以波形板为例示出了板材的立体图;
23.图7a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视图;
24.图7b是图6中d部分的放大视图;
25.图8示出了图6中的波形板与图1中的快速安装结构的安装图;
26.图9a-9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锁扣件的力传递图;以及
27.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锁扣件的左视图。
28.在附图中,相同的特征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即使其结构略有不同。
具体实施方式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文中,方位术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在安装过程中相对于安装者的方向。例如,在三维坐标中,如图1所示,“后”指的是z轴的正向,“前”指的是z轴的负向,“左”指的是x轴的负向,“右”指的是x轴的正向,“上”指的是y轴的正向,而“下”指的是y轴的负向。
30.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安装组件10包括至少两个纵梁20以及至少两个横向的板材锁扣装置30,该板材锁扣装置30至少通过螺栓固定到横梁20上。
31.如图2所示,板材锁扣装置30包括一体形成的基体36、以及上锁扣件32和下锁扣件34,其中,基体36基本上为沿上下方向(即图1中的y轴方向)延伸的板形件,上锁扣件32和下锁扣件34为沿前后侧向(即z轴方向)延伸。
32.更具体而言,上锁扣件32包括从基体36的上半部的上侧基本向后突伸的第一上支撑部321、从第一上支撑部321向下延伸的第一上变形部323、从第一上变形部323倾斜向后延伸的第一上连接部325、从基体36的上半部的下侧基本向后突伸的第二上支撑部322、从第二上支撑部322基本向下延伸的第二上变形部324、以及从第二上变形部324基本向后延伸的第二上连接部326。第一上连接部325与第二上连接部326相连接并继续向后延伸形成上锁扣部327。上锁扣部327上设有向上突出的锁扣凸块328,其中第一上连接部325、上锁扣
部327与锁扣块328一起形成上锁扣槽329。此外,从图2中可以看出,基体36、第一上支撑部321、第二上支撑部322与第一上变形部326的延长线形成基本矩形的上腔3200。
33.下锁扣件34包括从基体36的下半部的上侧基本向后突伸的第二下支撑部341、从第二下支撑部341基本向上延伸的第一下变形部343、从第一下变形部343向后延伸的第二下连接部345、从基体36的下半部的下侧倾斜向上突伸的第一下支撑部342、以及从第一下支撑部342基本向上延伸的第一下连接部344。第二下连接部343在与第一下连接部344交汇后继续向后延伸形成延长部347。下锁扣件34在第一下支撑部342的下侧设有下锁扣部346,其中该下锁扣部346包括从第二支撑部342向下延伸的锁扣臂3462、从锁扣臂3462向前突出的卡扣凸起3464以及在锁扣臂3462后侧从第二支撑臂342向下延伸的增强肋3461。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增强肋3462包括从第二支撑臂342基本垂直向下突伸的第一线性部段(未标号)以及将第一线性部段连接到锁扣臂3462的第二弧形部段(未标号)。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增强肋3462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为从第二支撑臂342倾斜向下延伸并与锁扣臂3462连接的线性部段。
34.另外,仍然参考图2,上锁扣件32和下锁扣件34之间形成狭槽302,并且上锁扣件32的第二上支撑部322和第二上变形部324与下锁扣件34的第二下支撑部341和第一下变形部343以及基体36之间形成卡槽304,其中,卡槽304的高度大于狭槽302的高度。
35.现在回到图1,为了美观以及节省材料的原因,最上侧的板材锁扣装置30仅仅包括基体36的下半部和下锁扣件34,而最下侧的板材锁扣装置30仅仅包括基体36的上半部和上锁扣件32。
36.参考图1和图3a及3c,以将板材锁扣装置30固定到左侧的纵梁20为例。最上侧和最下侧的板材锁扣装置30通过螺栓固定到纵梁20上。对于将中间的板材锁扣装置30固定到纵梁20而言,首先通过将基体36的下端部插入到纵梁20上所设置的插槽22中,然后通过螺栓将板材锁扣装置30的上半部固定到纵梁20,这样中间的板材锁扣装置30能够快速牢度地固定到横梁20。
37.现在参考图4和图5,将板材锁扣装置30固定到纵梁20之后,为外表美观而言,将横向装饰板50和纵向装饰板60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到最上侧的板材锁扣装置30和纵梁20的后侧。横向装饰板60的表面可以与板材70的表面采用相同的形状,例如如图4所示的波形。
38.现在参考图6和图7a-7b讲述板材70的制备流程。首先根据客户需求选择适当形状的板材70,其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置有两个螺纹孔。然后,分别通过两个螺钉将弹性锁片72和刚性卡扣件74固定到板材7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
39.在安装如上制备好的板材70过程中,参考图8所示,首先将板材70下端部的刚性卡扣件74倾斜地插入到板材锁扣装置30的上锁扣件32所形成的上锁扣槽329中,然后将板材70的上端部向前推,板材70上的弹性锁片70接触到下锁扣件34的下锁扣部346的弧形段并受到其挤压而产生弹性变形。随着推力的增大,弹性锁片70向前移动越过下锁扣部346,然后由于弹性而向上恢复变形,进而抵接到锁扣臂3462上。如上,板材70快速安装到板材安装组件10上。在此情况下,如需要,可以适当的固定件插入到狭槽302中,例如,该固定件的前端部可以具有适当形状的卡扣部,以卡扣在卡槽304中,进而在后侧可以固定其他的装饰物品。
40.下面参考图9a-9b介绍一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材锁扣装置30的优点。在安装有
板材70的情况下,由于板材70的自身重量对上锁扣件32的上锁扣部327产生压力fg。如图9a所示,基于力平衡的原理,该压力fg可以分解成作用在第一上连接部325上的拉力fi以及作用在第二上连接部326上的水平推力fh。对于上锁扣件32的第一上变形部323而言,其上的力可以如图9b所示,其受到向下的拉力fv和水平方向的拉力fh′
。基于上文所述的基本矩形的上腔3200的形状,第一上支撑部321、第一上变形部323以及第二上变形部234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微观的变形。对于第一上变形部323而言,其由于水平方向的拉力fh′
而产生水平方向的变形,进而抵消少量的拉力fh′
。在此情况下,第一上支撑部321所受到的水平拉力则小于压力fg所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分量。与第一上连接部325直接与第一上支撑部321连接的结构相比,将板材锁扣装置30固定的螺栓受到的水平拉力则降低。由此可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安装组件10的结构,其可以承受更重的板材70。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相同重量的板材7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安装组件的牢度性更高。
41.另一方面,对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下锁扣件34而言,由于设置有加强肋3461,下锁扣部346的强度增加,在此情况下,锁扣臂3462以及因此下锁扣部346不会产生变形。在此情况下,其能够与板材70上的弹性锁片72的结合更稳固,使得板材70不会因水平拉力而从下锁扣件34上脱离。
42.下面参考图10简单描述一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锁扣件30。在此实施例中,下锁扣件34的第一支撑部342并不与第一下连接部344相连接,而第一下连接部344则是与增强肋3461相连接。其他部分则则与图2中所示的相对应结构相同,在此就不在赘述。
43.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材锁扣装置30能够快速安装板材70并牢固地固定板材70。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材锁扣装置30以及板材安装组件10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型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