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8785发布日期:2023-01-12 19:4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供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许多煤矿生产中,采煤机牵引块驱动轮、惰轮、链轮,摇臂耳座销轴、破碎机耳座销轴等关键部位的润滑,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每班次使用加油枪手动、分散式地加注润滑脂来实现,员工在油脂搬运工程中劳动强度大、还存在油脂抛洒的风险。
3.现有人工润滑方式,因润滑点较多且每个润滑点具体的加油量均不同,经常会出现某个部位忘记注油或者润滑不足、过度润滑等现象,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另外,加油人员在倒装和搬运油脂过程中极易发生浪费,还会造成油脂污染,导致杂物进入设备润滑系统,对设备内部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为润滑系统供应润滑脂的加入量不便于控制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供应装置,用于输出油体,供应装置还包括:供应模块,供应模块具有用于容纳油体的供应腔体;至少一个输出腔体,各个输出腔体分别与供应腔体相连通;各个输出腔体内分别设置有推动部件,推动部件在输出腔体内可移动地设置;至少一个输出口,各个输出口分别设置在供应模块的外表面,至少一个输出口与至少一个输出腔体一一对应地设置;至少一个输出口与相对应地输出腔体连通;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供应腔体内,驱动部件用于将供应腔体内的油体推动到输出腔体内,以推动推动部件移动,从而使推动部件将油体推出输出口或者使推动部件封闭输出口。
6.进一步地,供应装置包括:第一供油管路,第一供油管路的一端与供应腔体连通,第一供油管路的另一端与输出腔体的一端连通;第二供油管路,第二供油管路的一端与供应腔体连通,第二供油管路的另一端与输出腔体的另一端连通。
7.进一步地,输出腔体包括:第一输出腔,第一输出腔分别通过第一供油管路和第二供油管路与供应腔体连通;推动部件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输出腔内的第一推动部件;第二输出腔,第二输出腔分别通过第一供油管路和第二供油管路与供应腔体连通;推动部件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输出腔内的第二推动部件。
8.进一步地,第一供油管路包括用于与第一输出腔连通的第一分路和用于与第二输出腔连通的第二分路;第二供油管路包括用于与第一输出腔连通的第三分路和用于与第二输出腔连通的第四分路;其中,第一分路和第三分路分别位于第一输出腔的相对两端;第二分路和第四分路分别位于第二输出腔的相对两端。
9.进一步地,第一供油管路具有与供应腔体连通的第一连通口;第二供油管路具有与供应腔体连通的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相间隔地设置;其中,驱动部件具
有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当驱动部件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驱动部件封闭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供应腔体连通;当驱动部件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驱动部件封闭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与供应腔体连通。
10.进一步地,供应模块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口和第二驱动口,第一驱动口与第二驱动口位于输出腔体的相对两端,以通过向第一驱动口或者第二驱动口内注入驱动油,推动驱动部件在输出腔体内运动。
11.进一步地,供应模块上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相间隔地与输出腔体连通,以通过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向输出腔体内供入油体;当驱动部件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驱动部件封闭第二进口,第一进口与供应腔体连通;当驱动部件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驱动部件封闭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与供应腔体连通。
12.进一步地,供应装置还包括:第一输出管路,第一输出管路的一端与输出腔体连通,第一输出管路的另一端与输出口连通;第二输出管路,第二输出管路的一端与输出腔体连通,第二输出管路的另一端与输出口连通;其中,推动部件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输出管路连通的第一连通槽和用于与第二输出管路连通的第二连通槽,第一连通槽与第二连通槽相间隔地设置;推动部件具有位于输出腔体内的第三预设位置和第四预设位置,当推动部件位于第三预设位置时,推动部件封闭第二输出管路,第一输出管路通过第一连通槽与输出腔体连通;当推动部件位于第四预设位置时,推动部件封闭第一输出管路,第二输出管路通过第二连通槽与输出腔体连通。
13.进一步地,供应模块内设置有:储存腔,储存腔上设置有与输出腔体连通的第一定量管路和与输出腔体连通的第二定量管路;定量部件,定量部件在储存腔内可移动地设置,定量部件具有与储存腔的内壁连接的定量部,定量部位于第一定量管路和第二定量管路之间;其中,当供入输出腔体内的油体推动推动部件到达第四预设位置时,油体通过第一定量管路进入储存腔,第二定量管路与第二连通槽连通;当供入输出腔体内的油体推动推动部件到达第三预设位置时,油体通过第二定量管路进入储存腔,第一定量管路与第一连通槽连通。
14.进一步地,供应装置还包括:供应桶,供应桶用于储存油体,供应桶上盖设有桶盖;吸收管路,吸收管路位于供应桶的下方,吸收管路的一端与供应桶连通,吸收管路的另一端与供应腔体连通。
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供应装置用于输出油体,供应装置还包括供应模块,供应模块具有用于容纳油体的供应腔体;至少一个输出腔体,各个输出腔体分别与供应腔体相连通;各个输出腔体内分别设置有推动部件,推动部件在输出腔体内可移动地设置;至少一个输出口,各个输出口分别设置在供应模块的外表面,至少一个输出口与至少一个输出腔体一一对应地设置;至少一个输出口与相对应地输出腔体连通;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供应腔体内,驱动部件用于将供应腔体内的油体推动到输出腔体内,以推动推动部件移动,从而使推动部件将油体推出输出口或者使推动部件封闭输出口。采用上述设置,可利用采煤机原有液压泵作为动力源的集中润滑系统,通过控制供应腔体进行供油,可将所有注油点集中在一起,再通过控制输出腔体内的推动部件,能够定时定量的进行出油,自动完成润滑工作,上述设置具有体积小、安装简捷、参数设备简单、强度高可适应井下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等特点,能在任何型号采煤机上推广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为润
滑系统供应润滑脂的加入量不便于控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供应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图1中的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1、桶盖;2、供应桶;21、第一供油管路;211、第一分路;212、第二分路;22、第二供油管路;221、第三分路;222、第四分路;3、吸收管路;4、第一进口;5、第二进口;6、第一驱动口;7、第二驱动口;500、驱动部件;8、第一驱动部;9、驱动槽;10、第二驱动部;100、供应模块;101、供应腔体;200、输出腔体;201、推动部件;11、第一定量部件;12、第一推动部件;13、第二定量部件;14、第二推动部件;2011、第一连通槽;2012、第二连通槽;202、第一输出腔;203、第二输出腔;300、输出口;301、第一输出管路;302、第二输出管路;400、储存腔;401、第一定量管路;402、第二定量管路;403、定量部件;4031、定量部。
具体实施方式
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2.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的供应装置,用于输出油体,供应装置还包括:供应模块100,供应模块100具有用于容纳油体的供应腔体101;至少一个输出腔体200,各个输出腔体200分别与供应腔体101相连通;各个输出腔体200内分别设置有推动部件201,推动部件201在输出腔体200内可移动地设置;至少一个输出口300,各个输出口300分别设置在供应模块100的外表面,至少一个输出口300与至少一个输出腔体200一一对应地设置;至少一个输出口300与相对应地输出腔体200连通;驱动部件500,驱动部件500可移动地设置在供应腔体101内,驱动部件500用于将供应腔体101内的油体推动到输出腔体200内,以推动推动部件201移动,从而使推动部件201将油体推出输出口300或者使推动部件201封闭输出口300。采用上述设置,可利用采煤机原有液压泵作为动力源的集中润滑系统,通过控制供应腔体101进行供油,可将所有注油点集中在一起,再通过控制输出腔体200内的推动部件201,能够定时定量的进行出油,自动完成润滑工作,上述设置具有体积小、安装简捷、参数设备简单、强度高可适应井下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等特点,能在任何型号采煤机上推广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为润滑系统供应润滑脂的加入量不便于控制的问题。
23.在本实施例的供应装置中,参见图1、图2,供应装置包括:第一供油管路21,第一供油管路21的一端与供应腔体101连通,第一供油管路21的另一端与输出腔体200的一端连通;第二供油管路22,第二供油管路22的一端与供应腔体101连通,第二供油管路22的另一端与输出腔体200的另一端连通。采用上述设置,通过两个管路轮流的进油,从而能够驱动推动部件201来回移动,实现反复供油,提高了供油效率。
24.在本实施例的供应装置中,参见图1、图2,输出腔体200包括第一输出腔202,第一
输出腔202分别通过第一供油管路21和第二供油管路22与供应腔体101连通;推动部件201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输出腔202内的第一推动部件12;第二输出腔203,第二输出腔203分别通过第一供油管路21和第二供油管路22与供应腔体101连通;推动部件201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输出腔203内的第二推动部件14。
25.参见图1、图2,在本实施例的供应装置中,第一供油管路21包括用于与第一输出腔202连通的第一分路211和用于与第二输出腔203连通的第二分路212;第二供油管路22包括用于与第一输出腔202连通的第三分路221和用于与第二输出腔203连通的第四分路222;其中,第一分路211和第三分路221分别位于第一输出腔202的相对两端;第二分路212和第四分路222分别位于第二输出腔203的相对两端。这样,通过在设置与供应腔体101连通的多个管路,可以通过供应腔体101同时控制多个输出腔体200,从而提升了控制效率。
26.在本实施例的供应装置中,参见图1、图2,第一供油管路21具有与供应腔体101连通的第一连通口;第二供油管路22具有与供应腔体101连通的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相间隔地设置;其中,驱动部件500具有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当驱动部件500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驱动部件500封闭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供应腔体101连通;当驱动部件500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驱动部件500封闭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与供应腔体101连通。这样,能够通过驱动部件500来控制推动部件201的移动方向,有效地提升了控制效率。
27.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件500包括第一驱动部8、第二驱动部10以及设置在第一驱动部8和第二驱动部10之间的驱动槽9,驱动油通过推动第一驱动部8和第二驱动部10使驱动部件500来回移动,使得驱动槽9分别连通不同的输出腔体200。
28.参见图1、图2,在本实施例的供应装置中,供应模块100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口6和第二驱动口7,第一驱动口6与第二驱动口7位于输出腔体200的相对两端,以通过向第一驱动口6或者第二驱动口7内注入驱动油,推动驱动部件500在输出腔体200内运动。
29.在本实施例的供应装置中,参见图1、图2,供应模块100上设置有:第一进口4和第二进口5,第一进口4与第二进口5相间隔地与输出腔体200连通,以通过第一进口4和第二进口5向输出腔体200内供入油体;当驱动部件500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驱动部件500封闭第二进口5,第一进口4与供应腔体101连通;当驱动部件500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驱动部件500封闭第一进口4,第二进口5与供应腔体101连通。
30.参见图1、图2,在本实施例的供应装置中,供应装置还包括:第一输出管路301,第一输出管路301的一端与输出腔体200连通,第一输出管路301的另一端与输出口300连通;第二输出管路302,第二输出管路302的一端与输出腔体200连通,第二输出管路302的另一端与输出口300连通;其中,推动部件201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输出管路301连通的第一连通槽2011和用于与第二输出管路302连通的第二连通槽2012,第一连通槽2011与第二连通槽2012相间隔地设置;推动部件201具有位于输出腔体200内的第三预设位置和第四预设位置,当推动部件201位于第三预设位置时,推动部件201封闭第二输出管路302,第一输出管路301通过第一连通槽2011与输出腔体200连通;当推动部件201位于第四预设位置时,推动部件201封闭第一输出管路301,第二输出管路302通过第二连通槽2012与输出腔体200连通。
31.在本实施例的供应装置中,参见图1、图2,供应模块100内设置有:储存腔400,储存
腔400上设置有与输出腔体200连通的第一定量管路401和与输出腔体200连通的第二定量管路402;定量部件403,定量部件403在储存腔400内可移动地设置,定量部件403具有与储存腔400的内壁连接的定量部4031,定量部4031位于第一定量管路401和第二定量管路402之间;其中,当供入输出腔体200内的油体推动推动部件201到达第四预设位置时,油体通过第一定量管路401进入储存腔400,第二定量管路402与第二连通槽2012连通;当供入输出腔体200内的油体推动推动部件201到达第三预设位置时,油体通过第二定量管路402进入储存腔400,第一定量管路401与第一连通槽2011连通。
32.参见图1、图2,在本实施例的供应装置中,供应装置还包括:供应桶2,供应桶2用于储存油体,供应桶2上盖设有桶盖1;吸收管路3,吸收管路3位于供应桶2的下方,吸收管路3的一端与供应桶2连通,吸收管路3的另一端与供应腔体101连通。
33.本实施例的供应装置以多点润滑泵为核心,把采煤机上所有需要润滑的部位集中起来进行供油,以达到减少手工维护量、提升润滑可靠性,实现精准润滑,延长采煤机使用寿命的目的。集中润滑装置不受供油距离的影响,可实现所有润滑点定点、定时、定量注油,全程全封闭无污染,还可降低员工在油脂搬运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和油脂抛洒的风险,在提质增效的同时做到油脂的精细化管理。
34.本实施例的供应装置具有如下工作过程:
35.参见图1、图2,第一循环:第一驱动口6进入压力油,第二驱动部10向前运动,推动驱动槽9、第一驱动部8向前运动,当到达特定位置,第一驱动部8通过第二进口5吸脂。第二驱动部10在运动过程中将上一循环吸入的润滑脂通过孔道压向第一输出腔202和第二输出腔203,当第一推动部件12、第二推动部件14在压力润滑脂的作用下运动,特定位置时打开通向第一定量部件11、第二定量部件13的通道,压力油脂压动第一定量部件11、第二定量部件13运动,第一定量部件11、第二定量部件13将润滑脂通过第一推动部件12、第二推动部件14运动时打开的下通道从第一个输出口300排出。
36.第二循环:第二驱动口7进入压力油,第一驱动部8向前运动,推动驱动槽9、第二驱动部10向前运动,当到达特定位置,第二驱动部10通过第一进口4吸脂。第一驱动部8在运动过程中将上一循环吸入的润滑脂通过孔道压向第一输出腔202和第二输出腔203,当第一推动部件12、第二推动部件14在压力润滑脂的作用下运动,特定位置时打开通向第一定量部件11、第二定量部件13的通道,压力油脂压动第一定量部件11、第二定量部件13运动,储存腔400内的润滑脂通过第一推动部件12、第二推动部件14运动时打开的上通道从第二个输出口300排出。
37.供应桶2内配置有压油装置和机械式油位指示报警装置,方便工人观察桶内油脂状况。
38.为了避免管路频繁挤伤、砸伤等情况的发生。所有管路整体采用直径16mm钢丝编制软管进行保护,并在外部增加塑料螺旋护套,铺设路径全部焊接高37mm宽50mm的槽钢防护装置起到二次防护作用。
39.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40.本实用新型的供应装置通过一个柱塞式润滑泵,该泵为双缸双柱塞对称结构并配置有防爆型电磁换向阀,能实现一根驱动油管接入,电磁换向阀即可换向,并根据设定的每个润滑点的排量驱动双油缸运动然后向各润滑点泵送油脂,从而改变了过去靠人工、分散
式的润滑方式,实现了精准润滑。
41.本实用新型的供应装置可以大大提高井下设备润滑工作效率,至少可节约第二进口50%以上的人力。整个装置自动完成各润滑点的注油,彻底杜绝了因人为失误造成的未润滑、润滑不足、过度润滑等不规范的维护操作。该装置体积小,强度高,拆装简单,检修方便。
42.本实用新型的供应装置的柱塞式润滑泵,全密封结构,拥有防水、防尘功能。安装在电控箱前端下支撑板上,拆装维护简单,仅需10分钟左右且不影响煤机其他部位的正常运行。配备有大容量油桶,可存储6l润滑油,可满足采煤机所有润滑点2天的润滑脂需求。
4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44.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4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6.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驱动槽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47.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