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承接结构及电熔塑料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4176发布日期:2023-03-22 11:0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式承接结构及电熔塑料管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承接结构及电熔塑料管件。


背景技术:

2.某些在燃气、给水管道输送系统中,电热熔管件连接是塑料管道重要的连接方式。电熔管件分为电熔承口管件和电熔鞍形管件,电熔承口管件包括电熔套简、电熔三通、电熔变径、电熔弯头、电熔端帽、电熔钢塑转换管件等。
3.现有的电熔管件往往采取简单的套筒或者中间带限位的套筒,即将需要电熔的管道直接相对插入套筒,这样存在如下问题:管道直接套接进套筒,套接距离难以精确把控,这样会造成固定效果不佳,使得电熔接触效果不佳;此外,传统的裸露式或者包覆式的电熔管件的电熔区即加热区,均只能和管道的外壁接触,容易引起受热不均,影响管道管件焊接质量,造成焊连的管道管件焊接强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6.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于如何调节电熔塑料管道承接深度并保持固定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式承接结构,包括承接单元和调节单元;其中承接单元,包括主管件,所述主管件两端的内壁开设有承接环,所述主管件与承接环之间形成承接区,所述主管件外壁对称开设有调节区,所述调节区与承接区形成“l”形相通结构;调节单元,位于主管件内部,其包括调节柄、推动环,所述调节柄与推动环相互垂直,所述调节柄位于调节区内,所述推动环能够在承接区滑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承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管件靠近调节区的外壁上设有刻度。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承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接区容纳需要电熔的塑料管道,所述塑料管道与推动环一端相接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承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管件留有内设有流体通道,能够贯通主管件两端需要电熔的塑料管道。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承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柄位长方体结构,其宽度与调节区相等,一端从主管件凸出,另一端与推动环固定相连。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承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环的厚
度与承接区相等,其沿轴向长度略大于调节区轴向长度。
13.本实用新型一个有益效果为:
14.通过在主管体两端设置承接环,可以将需要电熔的塑料管道更稳固插进承接区,并通过主管体外壁的刻度指示,操作调节柄和推动环带动塑料管道停留在承接区的不同区域,以适配不同管道的熔焊需求。
1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如何避免电熔加热不充分均匀导致塑料管道焊接效果不佳。
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熔塑料管件,包括上述所述的可调节式承接结构,还包括电熔单元,位于所述主管件两端管壁和承接环内,其包括护套、接线柱、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所述接线柱位于护套内,所述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分别与接线柱相接。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熔塑料管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护套、接线柱均垂直于述主管件轴向,所述护套为圆台状。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熔塑料管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并联运行;所述第一电热丝螺旋形缠绕在主管件两端管壁内,且靠近需要电熔的塑料管道;所述第二电热丝螺旋形缠绕在两端承接环内,且靠近需要电熔的塑料管道。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熔塑料管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缠绕后,均形成若干间隔分布的熔接区和冷却区。
20.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有益效果为:
21.通过在主管体和承接环均布置电热丝,使得塑料管道内外壁均受到加热电熔,保证焊接效果更稳定;通过将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缠绕后成若干间隔分布的熔接区和冷却区,使得电熔时管道温度分布均匀,提升管道承受轴向拉力的性能。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承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承接结构的主管体俯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承接结构的承接单元剖面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承接结构的调节单元最大深度剖面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式承接结构的调节单元另一深度剖面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熔塑料管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熔塑料管件的电熔单元剖面图;
30.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
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3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3.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34.实施例1
35.参照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承接结构,包括承接单元100和调节单元200;其中承接单元100,包括主管件101,主管件101两端的内壁开设有承接环102,主管件101与承接环102之间形成承接区c,主管件101外壁对称开设有调节区t,调节区t与承接区c形成“l”形相通结构;调节单元200,位于主管件101内部,其包括调节柄201、推动环202,调节柄201与推动环202相互垂直,调节柄201位于调节区t内,推动环202能够在承接区c滑动。
36.主管件101靠近调节区t的外壁上设有刻度。
37.承接区c容纳需要电熔的塑料管道g,塑料管道g与推动环202一端相接触。
38.主管件101留有内设有流体通道l,能够贯通主管件101两端需要电熔的塑料管道g。
39.主管体101不仅起着固定两端的塑料管道g的作用,还有连通两端的塑料管道g内的流体流动的作用,所以主管件101留有内设有流体通道l,能够贯通两端。
40.因为主管体101和承接环102双层固定塑料管道g,所以在电熔后连接处自然密封,解决了流体流通给连接处造成漏水的风险。
41.因为塑料管道g本身壁厚与承接区c厚度相同,所以插入承接区c后需要克服一定摩擦力,一般先将塑料管道g表面氧化层打磨,一来方便后续电熔,而来降低部分摩擦力,更好插入承接区c。
42.采用主管体101和承接环102双层固定,更有利于塑料管道g的固定。
43.实施例2
44.参照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调节单元200,位于主管件101内部,其包括调节柄201、推动环202,调节柄201与推动环202相互垂直,调节柄201位于调节区t内,推动环202能够在承接区c滑动。
45.主管件101靠近调节区t的外壁上设有刻度。
46.调节柄201位长方体结构,其宽度与调节区t相等,一端从主管件101凸出,另一端与推动环202固定相连。
47.推动环202的厚度与承接区c相等,其沿轴向长度略大于调节区t轴向长度。
48.在承接塑料管道g时,先将调节柄201和推动环202推到最深,再将塑料管道g插入承接区c,使之与推动环202相接触,此时即是塑料管道g插入的最深距离,然后根据主管体101靠近调节区t的刻度指示,来操作调节柄201,移动推动环202继而推着塑料管道g移动,停留在合适的深度。
49.为了保证塑料管道g与主管体101和承接环102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调节区不是无
限小的,所以专管体101的刻度仅标记在靠近调节区t边缘,这样即使调节柄在最小刻度,仍然能保持塑料管道g与主管体101和承接环102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从而保持良好的电熔效果。
50.实施例3
51.参照图6~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熔塑料管件,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可调节式承接结构,还包括电熔单元300,位于主管件101两端管壁和承接环102内,其包括护套301、接线柱302、第一电热丝303和第二电热丝304,接线柱302位于护套301内,第一电热丝303和第二电热丝304分别与接线柱302相接。
52.护套301、接线柱302均垂直于述主管件101轴向,护套301为圆台状。
53.第一电热丝303和第二电热丝304并联运行;第一电热丝303螺旋形缠绕在主管件101两端管壁内,且靠近需要电熔的塑料管道g;第二电热丝304螺旋形缠绕在两端承接环102内,且靠近需要电熔的塑料管道g。
54.第一电热丝303和第二电热丝304缠绕后,均形成若干间隔分布的熔接区r和冷却区s。
55.考虑到护套301是孤立地设置于主管体101的外壁,在搬运或者运输护套时有根部折断或者外壳磨损的风险,所以护套301没有采取传统的圆柱薄壁,而是设计成圆台状,加粗了外壁尤其加强了根部的强度。
56.传统的电熔塑料管件一般为单套筒,只在套筒内壁设计电热丝,这样布置方便,但是这意味着只有塑料管道g外壁与套筒内壁接触,熔接接触面较为单一;本技术改单套筒为主管体101和承接环102,这样主管体101和承接环102内部分别缠绕第一电热丝303和第二电热丝304,使得塑料管道g外壁和内壁均能接受电熔,焊熔效果明显提升。
57.如果是传统的均匀缠绕,虽然较为方便,但是缠绕后的电阻丝通过接电加热,会在中部形成热量集中,不利于管道与管件的均匀电熔,这会影响焊接后的轴向拉力,所以本技术改为间隔缠绕,即密疏相间的熔接区r和冷却区s,这样熔接区r的电阻丝通电后可以将热量传递到相邻的冷却区s,避免了热量过度集中,焊接更加均匀,承受轴向拉力的性能更好。
58.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