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1291发布日期:2023-01-25 10:3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衬油管加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油管是用于运输油质物料的工具,为了避免运输油质物料时物料凝结残留在内壁上,通常会配备有加热装置对油管露出的部分进行加热,市场上的油管加热装置多种多,在抽取油田中的油时为了降低油的浓稠度,需要使用到加热设备进行加热,而加热时,热气的局部堆积会影响对油管的全面加热,导致油管热量不均匀,从而会影响对油液的加热效果,所以为保障油液的受热均匀,我们需要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加热装置,通过热风机将热气经三通管和输送管输送至输送环管内部,热气再经开口和通孔输送至套筒内部对油管进行加热,同时借助电机的运转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再通过啮合的齿圈带动套筒和扰流板转动,由此可以带动套筒内的热气进行流动,避免热气堆积于一处而使油管温度不均匀,且借助开口与通孔的连通,使得套筒在转动的同时也可以接收热气的输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加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油管,所述油管前后两端分别贯穿箱体前后两侧并分别延伸至油管前后两端外部,所述油管外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前后两端内壁均固定设有固定环,两个固定环之间固定设有多个扰流板,多个扰流板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油管外部,所述套筒外部套设有输送环管,所述输送环管靠近套筒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套筒外壁靠近开口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输送环管两端均固定连通有输送管,两个输送管底端之间固定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前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前侧,所述三通管前端设有用于自动加热的热风机,所述套筒前端外部固定套接有齿圈,所述齿圈顶端啮合有齿轮,通过热风机将热气经三通管和输送管输送至输送环管内部,热气再经开口和通孔输送至套筒内部,由此可以对油管进行升温加热,同时借助电机的运转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再通过啮合的齿圈带动套筒和扰流板转动,并借助扰流板的转动,可以带动套筒内的热气进行流动,避免热气堆积于一处而使油管温度不均匀。
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管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端贯穿油管并延伸至油管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前侧设有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油管内输送的油进行测温,并将测温信息传输给控制器,当监测到的温度低时,通过热风机将热气经三通管和输送管输送至输送环管内部,热气再经开口和通孔输送至套筒内部,由此可以对油管进行升温加热。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前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于箱体前侧
内壁,所述电机输出端与齿轮前侧固定连接,通过电机的运转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再通过啮合的齿圈带动套筒和扰流板转动,由此可以带动套筒内的热气进行流动,避免热气堆积于一处而使油管温度不均匀。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内部固定设有两个保温棉,两个保温棉关于套筒中心轴线前后对称设置,通过保温棉的设置,可以对套筒内的热气进行保温,避免热量散发过快而影响对油液的加热效果。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顶端设有铰接有连接的盖板,通过盖板的设置,可以对箱体进行密封,同时也能避免外界的碰撞对箱体内部结构造成损坏。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两个定位板,两个定位板两端分别与箱体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套设于油管外部,通过定位板的设置,可以对油管进行支撑固定,避免油管在输送油液时出现晃动的情况。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环远离套筒的一侧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套设于油管外部,所述套筒套设于支撑环外壁,所述支撑环外壁通过轴承与套筒内壁活动连接,通过支撑环的设置,可以对套筒进行固定支撑,保障套筒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套筒出现晃动的情况。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环管外壁固定设有多个定位柱,多个定位柱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定位柱远离输送环管的一端与箱体一侧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多个定位柱的设置,可以对输送环管进行支撑,保障输送环管的稳定性,避免输送环管在输送热气时出现倾塌的情况。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通过热风机将热气经三通管和输送管输送至输送环管内部,热气再经开口和通孔输送至套筒内部,由此可以对油管进行升温加热,同时借助电机的运转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再通过啮合的齿圈带动套筒和扰流板转动,并借助扰流板的转动,可以带动套筒内的热气进行流动,避免热气堆积于一处而使油管温度不均匀,不能更好对油进行加热,且借助开口与通孔的连通,使得套筒在转动的同时也可以接收热气的输送。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侧剖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部分放大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侧剖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部分放大图。
19.附图标记为:1、箱体;2、油管;3、套筒;4、固定环;5、扰流板;6、输送环管;7、开口;8、通孔;9、输送管;10、三通管;11、热风机;12、齿圈;13、齿轮;14、温度传感器;15、控制器;16、电机;17、保温棉;18、盖板;19、定位板;20、支撑环;21、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加热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油管2,所述油管2前后两端分别贯穿箱体1前后两侧并分别延伸至油管2前后两端外部,所述油管2外部套设有套筒3,所述套筒3前后两端内壁均固定设有固定环4,两个固定环4之间固定设有多个扰流板5,多个扰流板5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固定环4套设于油管2外部,所述套筒3外部套设有输送环管6,所述输送环管6靠近套筒3的一端开设有开口7,所述套筒3外壁靠近开口7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8,多个通孔8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输送环管6两端均固定连通有输送管9,两个输送管9底端之间固定连通有三通管10,所述三通管10前端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前侧,所述三通管10前端设有用于自动加热的热风机11,所述套筒3前端外部固定套接有齿圈12,所述齿圈12顶端啮合有齿轮13,通过热风机11将热气经三通管10和输送管9输送至输送环管6内部,热气再经开口7和通孔8输送至套筒3内部,由此可以对油管2进行升温加热,同时借助电机16的运转带动齿轮13转动,齿轮13再通过啮合的齿圈12带动套筒3和扰流板5转动,并借助扰流板5的转动,可以带动套筒3内的热气进行流动,避免热气堆积于一处而使油管2温度不均匀。
22.所述油管2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传感器14输出端贯穿油管2并延伸至油管2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14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箱体1前侧设有控制器15,通过温度传感器14对油管2内输送的油进行测温,并将测温信息传输给控制器15,当监测到的温度低时,通过热风机11将热气经三通管10和输送管9输送至输送环管6内部,热气再经开口7和通孔8输送至套筒3内部,由此可以对油管2进行升温加热。
23.所述齿轮13前侧设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固定设于箱体1前侧内壁,所述电机16输出端与齿轮13前侧固定连接,通过电机16的运转带动齿轮13转动,齿轮13再通过啮合的齿圈12带动套筒3和扰流板5转动,由此可以带动套筒3内的热气进行流动,避免热气堆积于一处而使油管2温度不均匀。
24.所述套筒3内部固定设有两个保温棉17,两个保温棉17关于套筒3中心轴线前后对称设置,通过保温棉17的设置,可以对套筒3内的热气进行保温,避免热量散发过快而影响对油液的加热效果。
25.所述箱体1顶端设有铰接有连接的盖板18,通过盖板18的设置,可以对箱体1进行密封,同时也能避免外界的碰撞对箱体1内部结构造成损坏。
26.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两个定位板19,两个定位板19两端分别与箱体1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19套设于油管2外部,通过定位板19的设置,可以对油管2进行支撑固定,避免油管2在输送油液时出现晃动的情况。
27.所述固定环4远离套筒3的一侧设有支撑环20,所述支撑环20套设于油管2外部,所述套筒3套设于支撑环20外壁,所述支撑环20外壁通过轴承与套筒3内壁活动连接,通过支撑环20的设置,可以对套筒3进行固定支撑,保障套筒3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套筒3出现晃动的情况。
28.通过温度传感器14对油管2内输送的油进行测温,并将测温信息传输给控制器15,当监测到的温度低时,通过热风机11将热气经三通管10和输送管9输送至输送环管6内部,热气再经开口7和通孔8输送至套筒3内部,由此可以对油管2进行升温加热,同时借助电机
16的运转带动齿轮13转动,齿轮13再通过啮合的齿圈12带动套筒3和扰流板5转动,并借助扰流板5的转动,可以带动套筒3内的热气进行流动,避免热气堆积于一处而使油管2温度不均匀,不能更好对油进行加热,且借助开口7与通孔8的连通,使得套筒3在转动的同时也可以接收热气的输送。
29.参照说明书附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衬油管用自动加热装置,所述输送环管6外壁固定设有多个定位柱21,多个定位柱21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定位柱21远离输送环管6的一端与箱体1一侧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多个定位柱21的设置,可以对输送环管6进行支撑,保障输送环管6的稳定性,避免输送环管6在输送热气时出现倾塌的情况。
30.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