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机构及履带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8461发布日期:2023-01-12 19:4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机构及履带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履带张紧减震的减震机构及履带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文献cn203078630u公开了一种挖掘机履带张紧缸,包括油缸缸体、活动设置于缸体中的活塞杆、一端与缸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的拉杆和张紧于连接座与缸体之间的弹簧,所述缸体的封闭端形成有沿其轴向贯通的连接孔,所述拉杆一端形成有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中的连接段,所述拉杆的连接段形成有位于缸体内部的限位部和位于缸体外部的螺杆段,所述螺杆段上配合有锁紧螺母,将拉杆与缸体可拆卸连接,在拉杆损坏后只需更换拉杆即可,而无需更换缸体,上述结构的履带张紧缸采用弹簧使之具有弹性伸缩的能力,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但是弹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的防锈漆容易脱落导致弹簧生锈腐蚀,最终导致弹簧断裂失效,存在安全隐患,并且采用大尺寸高强度的弹簧,成本高且制作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减震机构。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该减震机构的履带张紧装置。
5.一种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缸和阻尼油缸,液压油缸和阻尼油缸相互连接构成减震主体,液压油缸填充黄油或液压油用于调节减震主体的长度,阻尼油缸中填充阻尼油或阻尼脂使减震主体可弹性伸缩,采用阻尼油缸替代现有的弹簧,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相比弹簧,阻尼油缸并没有掉漆生锈和断裂的问题,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且结构更为简单,降低更换事故率。
6.所述液压油缸包括液压缸体和液压活塞杆,液压缸体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另一端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液压油腔,液压活塞杆一端伸入液压油腔中,阻尼油缸包括阻尼油腔和阻尼活塞杆,阻尼油腔形成在液压活塞杆中且沿其轴向延伸,阻尼活塞杆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另一端伸入阻尼油腔中,液压活塞杆即可作为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同时又形成阻尼油腔,即充当阻尼油缸的缸体,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并且使整理结构更为合理紧凑;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用于实现减震主体的安装,根据不用的安装环境可以选用不同的结构。
7.所述液压缸体设置有封闭所述阻尼油腔的端盖,阻尼活塞杆包括杆体和设置在杆体一端的限位部,端盖形成有供杆体穿过的让位孔,限位部位于所述阻尼油腔中且大于让位孔,杆体穿过端盖的让位孔伸出所述阻尼油腔,限位部可以限制阻尼活塞杆脱离端盖。
8.所述端盖形成有与限位部相适配的导向筒,导向筒与限位部相适配可以引导阻尼活塞杆稳定准确地沿轴向移动而不晃动。
9.所述端盖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阻尼油腔的连通孔,连通孔中设置有单向阀,通过该单向阀在安装端盖时实现阻尼油腔中气体的排出;并且还可以实现阻尼油腔中阻尼油的补充。
10.所述端盖与所述液压缸体螺纹连接,可以方便于端盖的拆装和维护,也可以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
11.所述液压油缸包括液压缸体和液压活塞杆,所述阻尼油缸包括阻尼缸体和阻尼活塞杆,液压缸体一端与阻尼缸体一端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液压油腔,阻尼缸体的另一端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阻尼油腔,液压活塞杆一端伸入液压油腔中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阻尼活塞杆一端伸入阻尼油腔中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用于实现减震主体的安装,根据不用的安装环境可以选用不同的结构。
12.作为较好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或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螺杆和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母。
13.作为较好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或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螺杆、螺母和u形底座,u形底座设置有供螺杆穿过的安装孔,螺杆穿过安装孔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
14.一种履带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减震机构,减震机构连接引导轮张紧履带。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17.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18.图3为实施例一的构件分解图。
19.图4为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构件分解图。
20.图5为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21.图6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22.图7为实施例二的构件分解图。
23.图8为实施例二另一视角的构件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一种减震机构,包括液压油缸和阻尼油缸,液压油缸和阻尼油缸同轴布置且相互连接构成减震主体,液压油缸用于连接液压源以调节减震主体的长度,液压油缸中可填充黄油或液压油,阻尼油缸中填充阻尼油或阻尼脂使减震主体可弹性伸缩,这里的阻尼油为具有一定压缩回弹性能的油或脂或特种油脂,采用阻尼油缸替代现有的弹簧,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相比弹簧,阻尼油缸并没有掉漆生锈和断裂的问题,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且结构更为简单。
25.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4所示,液压油缸包括液压缸体1和液压活塞杆2,液压缸体1为一端封闭的金属筒状结构,液压缸体1的封闭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开口端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液压油腔a,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为螺杆11和与螺杆11螺纹配合的螺
母12,具体采用两个螺母12,两个螺母12配合可以防止螺母12松动,螺杆11沿轴向贯通形成连通液压油腔的通道111,通过该通道111与液压源连通,液压活塞杆2一端伸入液压油腔a中并与液压油腔a密封配合,液压活塞杆2也为一端封闭的金属筒状结构,阻尼油缸包括阻尼油腔b和阻尼活塞杆4,阻尼油腔b形成在液压活塞杆2中且沿其轴向延伸,阻尼活塞杆4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另一端伸入阻尼油腔b中,第二连接结构可根据的安装环境设计为螺纹结构、扩大的连接头、甚至为阻尼活塞杆的端部本身作为连接结构,该实施例的液压活塞杆2即可作为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同时又形成阻尼油腔b,即充当阻尼油缸的缸体,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并且使整理结构更为合理紧凑。
26.液压缸体1设置有封闭阻尼油腔的端盖3,端盖3包括同轴布置且一体成型的圆形盖体31和导向筒32,圆形盖体31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液压活塞杆2的开口端形成有与圆形盖体31螺纹配合的内螺纹21,阻尼活塞杆4包括杆体41和设置在杆体41一端的圆形限位部42,端盖3中心形成有供杆体41穿过的让位孔,让位孔内壁设置有与杆体41密封配合的密封圈411,圆形限位部42位于阻尼油腔b中且大于让位孔,杆体41穿过端盖3的让位孔伸出阻尼油腔b,圆形限位部42可以限制阻尼活塞杆4脱离端盖,导向筒32与圆形限位部42相适配可以引导阻尼活塞杆4稳定准确地沿轴向移动而不晃动。
27.端盖3上开设有连通阻尼油腔b的连通孔311,连通孔311中设置有单向阀,这样在安装端盖3的过程中可以开启单向阀排出阻尼油腔b中的气体,使封闭的阻尼油腔b充满阻尼油,另外通过该单向阀还可以实现阻尼油腔中阻尼油的补充。
28.工作时,可以采用液压源向液压油腔a中注入液压油使减震主体整体伸长,或者排出液压油使减震主体缩短,从而调节减震主体的长度,减震主体受力时阻尼活塞杆4收缩,使减震主体缩短并压缩阻尼油蓄力,当阻力减小或消失时,被压缩的阻尼油膨胀使阻尼活塞杆4伸出复位,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29.实施例二,参照图5至图8所示,液压油缸6包括液压缸体61和液压活塞杆62,阻尼油缸5包括阻尼缸体51和阻尼活塞杆52,液压缸体61一端与阻尼缸体51一端通过法兰结构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液压油腔d,液压缸体61的一端形成有环形法兰部611,环形法兰部611通过圆周排列的多个螺栓612与阻尼缸体51锁紧固定,阻尼缸体51的另一端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阻尼油腔c,液压活塞杆62一端伸入液压油腔c中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为扩大的连接头621,阻尼活塞杆62一端伸入阻尼油腔c中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螺杆53、螺母55和u形底座54,u形底座54设置有供螺杆53穿过的安装孔,螺杆53穿过安装孔后通过螺母55锁紧固定,为了保证螺母55不松动,螺杆53端部通过锁紧螺栓57固定设置有螺母固定件56,该螺母固定件56具有位于螺母55两侧的定位板,可限制螺母55转动,该实施例主要应用于履带张紧装置,u形底座用于与履带的引导轮等配件连接。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机构可以应用于履带式行走机械,作为履带行走机械的履带张紧装置,如挖掘机、推土机、旋挖钻机等,也可作为减震机构应用于工矿机械传动或输送设备。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