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软装管保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室内软装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2.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工业风格的室内装修,将原材料无遮掩的展示于空间内。
3.现有技术中在室内装修过程中,工业风格的装修越来越多,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对管道的位置进行规划,然后通过工作人员将管道铺设在无遮掩的空间中,已达到所设计的装修风格。
4.但是现有技术中将管道无遮掩的铺设在空间中发现,由于管道是直接暴露在空间中,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导致管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管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软装管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室内软装管保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侧壁设有第二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表壁固接有一对第一固定块;一对所述第一固定块呈对称设置在第一防护壳两侧;所述第二防护壳表壁固接有一对第二固定块;一对所述第二固定块呈对称设置在第二防护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侧壁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块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块侧壁固接有一对第一弹簧;一对所述第一弹簧呈对称设置在第二固定块两侧;所述第一弹簧端部固接有插销;所述插销与通孔表壁为滑动连接;所述插销端部固接有挡板。
7.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壳侧壁固接有一对支块;一对所述支块呈对称设置在第一防护壳两侧;所述支块侧壁固接有一对橡胶块;一对所述橡胶块呈对称设置在支块两侧;所述第二防护壳侧壁开设有一对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侧壁固接有一对凸块。
8.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侧壁固接有第一磁块;所述支块侧壁固接有第二磁块。
9.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壳与第二防护壳内壁均设有橡胶垫。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壳与第二防护壳内壁均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侧壁固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端部固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与橡胶垫表壁固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壳与第二防护壳表壁均固接有多个铁丝;多个所述铁丝均匀分布于第一防护壳与第二防护壳表壁上。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室内软装管保护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护壳、第二防护壳、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通孔、第一凹槽、第一弹簧、插销和挡板,在使用时,将第一
防护壳与第二防护壳移动至管道的两侧,之后将第一防护壳与第二防护壳进行合并,将插销端部的挡板穿过通孔,然后在对插销进行转动,将挡板卡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该过程中,从而降低管道直接暴露在空间中,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对管道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管道的使用效果,此时通过第一防护壳与第二防护壳对管道进行包裹,进而增加对管道的防护作用。
14.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室内软装管保护装置,通过设置的支块、橡胶块、第二凹槽和凸块,在使用时,通过对第一防护壳与第二防护壳进行轻轻的按压,将橡胶块穿过凸块卡进第二凹槽的内部,该过程中,从而降低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导致碰撞到管道,对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的固定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通过橡胶块与凸块的交错设置,进而增加对第一防护壳与第二防护壳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防护壳的立体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19.图4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20.图5是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21.图6是实施例二中毛刺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第一防护壳;11、第二防护壳;12、第一固定块;13、第二固定块;14、通孔;15、第一凹槽;16、第一弹簧;17、插销;18、挡板;2、支块;21、橡胶块;22、第二凹槽;23、凸块;3、第一磁块;31、第二磁块;4、橡胶垫;5、第三凹槽;51、第二弹簧;52、第三固定块;6、铁丝;7、毛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一
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室内软装管保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壳1,所述第一防护壳1侧壁设有第二防护壳11;所述第一防护壳1表壁固接有一对第一固定块12;一对所述第一固定块12呈对称设置在第一防护壳1两侧;所述第二防护壳11表壁固接有一对第二固定块13;一对所述第二固定块13呈对称设置在第二防护壳11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12与第二固定块13侧壁均开设有通孔14;所述第一固定块12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二固定块13侧壁固接有一对第一弹簧16;一对所述第一弹簧16呈对称设置在第二固定块13两侧;所述第一弹簧16端部固接有插销17;所述插销17与通孔14表壁为滑动连接;所述插销17端部固接有挡板18;通过在第一防护壳1侧壁设有的第二防护壳11,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将管道铺设完成之后,然后将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移动至管道的两侧,之后将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进行合并,此时转动插销17,通过对插销17进行按压,第一弹簧16进行收缩,将插销17端部的挡板18穿过通孔14,延伸至第一固定块
12的外部,然后在对插销17进行转动,将挡板18卡在第一凹槽15的侧壁上,此时在第一弹簧16的弹力下,将挡板18向第二固定块13的一侧进行拉动,该过程中,从而降低管道直接暴露在空间中,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对管道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管道的使用效果,此时通过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对管道进行包裹,进而增加对管道的防护作用。
26.所述第一防护壳1侧壁固接有一对支块2;一对所述支块2呈对称设置在第一防护壳1两侧;所述支块2侧壁固接有一对橡胶块21;一对所述橡胶块21呈对称设置在支块2两侧;所述第二防护壳11侧壁开设有一对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侧壁固接有一对凸块23;通过在第一防护壳1侧壁固接的支块2,在使用时,当将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进行合并时,通过对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进行轻轻的按压,此时支块2会延伸至第二凹槽22的内部,橡胶块21受到凸块23的挤压进行收缩,通过对第一防护壳1的持续按压,将橡胶块21穿过凸块23卡进第二凹槽22的内部,该过程中,从而降低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导致碰撞到管道,对第一固定块12与第二固定块13的固定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通过橡胶块21与凸块23的交错设置,进而增加对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的固定效果。
27.所述第二凹槽22侧壁固接有第一磁块3;所述支块2侧壁固接有第二磁块31;通过在第二凹槽22侧壁固接的第一磁块3,在使用时,当将支块2按压至第二凹槽22侧壁上时,此时第一磁块3与第二磁块31会相互接触,从而产生相吸作用,该过程中,从而降低对管道造成碰撞时,导致支块2在第二凹槽22的侧壁上出现松动,对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的固定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通过第一磁块3与第二磁块31的相吸作用,进而增加支块2在第二凹槽22侧壁上的固定作用。
28.所述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内壁均设有橡胶垫4;通过在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内壁设有的橡胶垫4,在使用时,当将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对管道进行包裹时,此时橡胶垫4会与管道进行充分的接触,与管道的表壁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该过程中,从而降低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的内壁对管道表壁的摩擦力较小,导致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在管道表壁上滑动,从而对管道的防护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通过橡胶垫4与管道表壁所产生的摩擦力,进而增加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在管道上的固定作用。
29.所述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内壁均开设有第三凹槽5;所述第三凹槽5侧壁固接有第二弹簧51;所述第二弹簧51端部固接有第三固定块52;所述第三固定块52与橡胶垫4表壁固接;通过在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内壁上设有的第三凹槽5,在使用时,当将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对管道进行包裹时,此时管道会对橡胶垫4造成挤压,第二弹簧51进行收缩,之后对管道进行包裹,该过程中,从而降低当遇到直径较小的管道时,导致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在管道上滑动,从而对管道的防护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通过设置的第二弹簧51,进而增加对不同大小管道的防护作用。
30.所述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表壁均固接有多个铁丝6;多个所述铁丝6均匀分布于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表壁上;通过在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表壁固接的铁丝6,在使用时,多个铁丝6可对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表壁进行支撑固定,该过程中,从而降低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从而对管道的防护作用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通过多个铁丝6对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进行包裹,进而起到对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的支撑固定作用,同时增加第一防护壳1与第
二防护壳11的使用寿命。
31.实施例二
32.如图6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插销17表壁固接有多个毛刺7;多个所述毛刺7均匀分布于插销17表壁上;通过在插销17表壁固接的毛刺7,在使用时,当将插销17插入进通孔14表壁上时,通过毛刺7与通孔14表壁的接触,从而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该过程中,从而降低当挤压到插销17时,导致插销17在通孔14表壁上出现滑动,从而影响第一固定块12与第二固定块13的固定作用,此时通过毛刺7与通孔14表壁所产生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插销17在通孔14表壁上的固定作用。
33.工作时,通过在第一防护壳1侧壁设有的第二防护壳11,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将管道铺设完成之后,然后将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移动至管道的两侧,之后将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进行合并,此时转动插销17,通过对插销17进行按压,第一弹簧16进行收缩,将插销17端部的挡板18穿过通孔14,延伸至第一固定块12的外部,然后在对插销17进行转动,将挡板18卡在第一凹槽15的侧壁上,此时在第一弹簧16的弹力下,将挡板18向第二固定块13的一侧进行拉动,通过在第一防护壳1侧壁固接的支块2,在使用时,当将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进行合并时,通过对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进行轻轻的按压,此时支块2会延伸至第二凹槽22的内部,橡胶块21受到凸块23的挤压进行收缩,通过对第一防护壳1的持续按压,将橡胶块21穿过凸块23卡进第二凹槽22的内部,通过在第二凹槽22侧壁固接的第一磁块3,在使用时,当将支块2按压至第二凹槽22侧壁上时,此时第一磁块3与第二磁块31会相互接触,从而产生相吸作用,通过在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内壁设有的橡胶垫4,在使用时,当将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对管道进行包裹时,此时橡胶垫4会与管道进行充分的接触,与管道的表壁产生一定的摩擦力,通过在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内壁上设有的第三凹槽5,在使用时,当将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对管道进行包裹时,此时管道会对橡胶垫4造成挤压,第二弹簧51进行收缩,之后对管道进行包裹,通过在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表壁固接的铁丝6,在使用时,多个铁丝6可对第一防护壳1与第二防护壳11表壁进行支撑固定。
34.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