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机构、螺栓以及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9139发布日期:2023-03-29 16:1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连接机构、螺栓以及螺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机构、螺栓以及螺母。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铆接螺母或铆接螺栓的花齿或筋腱压入板材,起防转动的作用。要将螺母或螺栓的花齿或筋腱压入钢板中,螺母或螺栓的硬度必须高于板材硬度。
3.但是,对于高强度板材而言,高强度板材的硬度可能会高于螺母或螺栓的硬度。这种情况下,安装可能会导致螺母或螺栓的花齿或筋腱变形,从而无法提供防止转动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机构、螺栓以及螺母,其可应用在不同材质和强度的板材,尤其是强度较高的板材,并且可以有效防止螺栓在板材上转动,从而防止螺栓脱落。
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用螺栓的连接机构,包括:
6.螺栓,所述螺栓包括具有轴线的杆部和设置在所述杆部上的连接部,所述杆部的一端设置有法兰部,所述法兰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的截面不为圆形;
7.第一板材,所述第一板材形成有异形孔,所述异形孔和所述台阶部在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的截面形状相仿,且所述异形孔大于所述台阶部,所述台阶部能伸入所述异形孔内发生形变以与所述法兰部共同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铆接;
8.第二板材,所述第二板材能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
9.优选地,在发生型变之前,所述台阶部和所述异形孔均为正六边形。
10.优选地,在发生型变前,所述异形孔的内侧壁与所述台阶部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mm。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板材的硬度大于或等于45hrc。
12.优选地,在发生型变之前,所述第一板材的异形孔处朝着相反于所述螺栓的插入方向略微拱起。
13.优选地,所述法兰部的外周与所述台阶部的外周相对应匹配。
1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螺栓,包括具有轴线的杆部和设置在所述杆部上的连接部,所述杆部的一端设置有法兰部,所述法兰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的截面不为圆形,所述法兰部和所述台阶部能发生形变以与板材铆接。
15.优选地,所述台阶部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的截面呈正六边形。
16.优选地,所述法兰部与所述台阶部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的截面相对应。
1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用螺母的连接机构,包括:
18.螺母,所述螺母包括具有轴线的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的型变部、设置在所述
型变部和所述本体之间的台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的连接部,所述台阶部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的截面不为圆形;
19.第一板材,所述第一板材形成有异形孔,所述异形孔和所述台阶部在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的截面形状相仿,且所述异形孔大于所述台阶部,所述台阶部能伸入所述异形孔内发生形变以与所述本体、所述型变部共同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铆接;
20.第二板材,所述第二板材能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
21.优选地,在发生型变之前,所述台阶部和所述异形孔均为正六边形。
22.优选地,在发生型变前,所述异形孔的内侧壁与所述台阶部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mm。
23.优选地,所述第一板材的硬度大于或等于45hrc。
24.优选地,在发生型变之前,所述第一板材的异形孔处朝着相反于所述螺栓的插入方向略微拱起。
25.优选地,所述法兰部的外周与所述台阶部的外周相对应匹配。
2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螺母,所述螺母包括具有轴线的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的型变部、设置在所述型变部和所述本体之间的台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的连接部,所述台阶部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的截面不为圆形,所述本体、所述型变部和所述台阶部能发生形变以与板材铆接。
27.优选地,所述台阶部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的截面呈正六边形。
28.优选地,所述法兰部与所述台阶部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的截面相对应。
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30.1、本技术实施例中螺栓和螺母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板材,尤其是高强度板材。在安装时通过使得螺栓发生型变,从而使得螺栓具有足够的抗扭力,不易在板材上松动或脱落;
31.2、本技术实施例中螺母不需要焊接至高强度板材。而现有技术应用在高强度钢板的螺母通常采用焊接螺母,焊接一方面会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会使焊接位置的钢板局部硬化,从而强度降低。
32.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螺栓可以为高强度板材提供一个坚固的螺纹连接点;
33.4、本技术实施例中螺栓和螺母在铆接后抗推力、抗扭力等连接性能安全可靠;
34.5、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机构安装清洁环保、方便简单、节约成本。
35.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然而所提供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采用螺栓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39.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螺栓的剖视图。
40.图4示出了图3的立体图。
41.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采用螺母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2.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43.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螺母的剖视图。
44.图8示出了图7的立体图。
45.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螺栓;11、杆部;12、连接部;13、法兰部;14、台阶部;2、第一板材;21、异形孔;3、第二板材;4、连接件;5、上模;6、下模;7、螺母;71、本体;72、型变部;73、容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47.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8.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或者信号,但这些组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49.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用螺栓1的连接机构,包括:
50.螺栓1,所述螺栓1包括具有轴线的杆部11和设置在所述杆部11上的连接部12,所述杆部11的一端设置有法兰部13,所述法兰部13和所述连接部12之间设置有台阶部14,所述台阶部14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11的轴线的截面不为圆形;
51.第一板材2,所述第一板材2形成有异形孔21,所述异形孔21和所述台阶部14在垂直于所述杆部11的轴线的截面形状相仿,且所述异形孔21大于所述台阶部14,所述台阶部14能伸入所述异形孔21内发生形变以与所述法兰部13共同对所述第一板材2进行铆接;
52.第二板材3,所述第二板材3能通过连接部12固定连接。
53.借由上述结构,该连接机构可以通过安装模具使得螺栓1的台阶部14发生形变,从而在其穿入第一板材2的异形孔21的过程中,使得螺栓1与第一板材2铆接,然后再通过连接部12与第二板材3接合。由于铆接过程是由台阶部14发生的,因此该螺栓1可以适用于各种材质和硬度的板材,尤其是硬度较高的板材。与此同时,由于台阶部14的截面不为圆形的,
因此该台阶部14在型变后,依然具备较高的抗扭性。
54.具体的,所述第一板材2可以呈板状,其可以为金属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第一板材2的硬度可以较硬,例如,其硬度可以在45hrc以上。所述第一板材2的异形孔21处朝向所述螺栓1的插入方向略微拱起。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材2的异形孔21处略微向上拱起,以便于台阶部14在插入该异形孔21后,能在模具的下模6作用下发生形变,与第一板材2的下端面铆接。
55.所述螺栓1包括具有轴线的杆部11和设置在所述杆部11上的连接部12。所述杆部11具有沿轴线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杆部11的第一端设置有法兰部13,所述法兰部13和所述杆部11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台阶部14,所述台阶部14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11的轴线的截面呈非圆形。在台阶部14型变前,所述异形孔21和所述台阶部14在垂直于所述杆部11的轴线的截面形状相仿,且所述异形孔21大于所述台阶部1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阶部14和所述异形孔21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正六边形是最优选择,因为八边形太接近圆,抗扭效果不如六边形,易发生转动;正方形不利于生产,模具寿命低。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阶部14和所述异形孔21的截面也可以根据需要为正方形、矩形、椭圆、八边形、五边形等其他形状。
5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生型变前,所述异形孔21的内侧壁与所述台阶部14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mm。该距离可以保证台阶部14插入异形孔21,还可以保证型变后的台阶部14能与形成异形孔21处的第一板材2较佳地铆接。
5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栓1可以为螺栓1。螺栓1的上端设置有法兰部13。在法兰部13的下方设置有台阶部14。在台阶部14的下方设置有连接部12,连接部12为外螺纹。
58.参照图2所示,在安装时,可以通过上模5带动螺栓1的杆部11穿入第一板材2的异形孔21中,在穿入过程中,台阶部14会随之穿入第一板材2的异形孔21,并且在上模5和下模6的共同作用下,法兰部13和台阶部14会发生形变,继而与第一板材2铆接。
59.在与第一板材2铆接后,第二板材3可以开设有内螺纹孔,并且可以通过内螺纹块和连接部12(外螺纹)与螺栓1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板材2和第二板材3固定。
60.优选地,所述法兰部13与所述台阶部14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11的轴线的截面相对应。这样在定位时,可以通过法兰部13来辅助定位,使得台阶部14和异形孔21较佳的对齐。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阶部14的外边缘在按照一定比例扩大后可以与法兰部13的外边缘重合。
61.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螺栓1,包括具有轴线的杆部11和设置在所述杆部11上的连接部12,所述杆部11的一端设置有法兰部13,所述法兰部13和所述连接部12之间设置有台阶部14,所述台阶部14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11的轴线的截面不为圆形,所述法兰部13和所述台阶部14能发生形变以与板材铆接。。所述台阶部14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11的轴线的截面呈正六边形。所述法兰部13与所述台阶部14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11的轴线的截面相对应,即也为较大的正六边形。台阶部14的外边缘在按照一定比例扩大后可以与法兰部13的外边缘重合,即法兰部13的外边缘相较于台阶部14的外边缘同比放大。
62.参照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采用螺母7的连接机构,包括:
63.螺母7,所述螺母7包括具有轴线的本体71、设置在所述本体71一侧的型变部72、设置在所述型变部72和所述本体71之间的台阶部14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71内部的连接部12,
所述台阶部14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11的轴线的截面不为圆形;
64.第一板材2,所述第一板材2形成有异形孔21,所述异形孔21和所述台阶部14在垂直于所述杆部11的轴线的截面形状相仿,且所述异形孔21大于所述台阶部14,所述台阶部14能伸入所述异形孔21内发生形变以与所述型变部72共同对所述第一板材2进行铆接;
65.第二板材3,所述第二板材3能通过连接部12固定连接。
66.借由上述结构,该连接机构可以通过安装模具使得螺母7的台阶部14发生形变,从而在其穿入第一板材2的异形孔21的过程中,使得螺母7与第一板材2铆接,然后再通过连接部12与第二板材3接合。由于铆接过程是由台阶部14发生的,因此该螺栓1可以适用于各种材质和硬度的板材,尤其是硬度较高的板材。与此同时,由于台阶部14的截面不为圆形的,因此该台阶部14在型变后,依然具备较高的抗扭性。
67.参照图6所示,在安装时,可以通过上模5带动螺母7的型变部72和台阶部14穿入第一板材2的异形孔21中,在穿入过程中,台阶部14会随之穿入第一板材2的异形孔21,并且在上模5和下模6的共同作用下,本体71、台阶部14和型变部72会发生型变,继而与第一板材2铆接。
68.在与第一板材2铆接后,第二板材3可以通过连接部12(内螺纹)和连接件4与螺栓1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板材2和第二板材3固定。
69.参照图7和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螺母7,所述螺母7包括具有轴线的本体71、设置在所述本体71一侧的型变部72、设置在所述型变部72和所述本体71之间的台阶部14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71内部的连接部12,所述台阶部14在其垂直于所述杆部11的轴线的截面不为圆形,所述本体71、所述型变部72和所述台阶部14能发生形变以与板材铆接。优选地,所述台阶部14和所述本体71之间设置有容料槽73。台阶部14的结构和形状可以参照上文,在此不再累述。
70.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71.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技术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72.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技术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希望所附的实施方式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