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5291发布日期:2023-03-29 11:3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管道的控制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


背景技术:

2.现在流体管道中所采用的控制阀结构一般都包括有阀芯阀座,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这种结构的控制阀在使用时流体会直接冲刷阀座和阀芯,特别是在高压差工况及阀门频繁调节的工况下,很快就会使阀门关闭不严密。原因在于调节阀的阀座和阀芯之间的密封面被流体直接冲刷导致破坏,最终造成阀门内件必须更换才能正常工作。
3.控制阀需要无论在何种工况下仍能精确的控制流量,但大多数的控制阀的使用工况都比较恶劣,比如介质经控制阀后前后压差大,介质温度高,前后流速相差大等,这就要求控制阀的密封性能要维持在一个长期无泄漏的状态。
4.但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的控制阀使用寿命都较为短暂,经过对国产及进口控制阀的研究发现,造成控制阀使用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密封性能遭到破坏,直观表现为阀门的阀芯及阀座密封面吹损。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阀门在开启的过程中,高温高压高流速的介质直接冲刷密封面,在阀门未关闭时就已有所吹损,阀门密封性能即遭到破坏。
5.现在阀门的阀芯与阀座防止密封面受到冲刷的控制阀结构主要是针对流关型(专利号zl201320125076.8)。
6.上述问题存在的问题:一是,该结构阀门中一旦阀门阀芯、阀座密封面破坏严重,则会影响控制阀的密封性能和调节性能;二是,该结构阀门中的阀芯阀座密封面没有采取保护措施,降低阀芯和阀座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生产成本。三是,对流开型阀门的阀芯阀座密封面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能够保证各种压力等级和各种介质流向的情况下控制阀的密封性能、调节性能及使用寿命,防止控制阀受到介质的直接冲刷,有效的保护控制阀保护阀芯的密封面,从而保护阀芯不受损坏,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包括阀芯、阀座、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所述阀芯的端面设有凸起的防护罩,所述阀座的端面设有与所述防护罩配合的避让槽,所述防护罩的外侧贴合设有所述上密封部,所述避让槽的外侧贴合设有所述下密封部;
9.所述上密封部上设有向内倾斜的上密封斜切面,所述下密封部上设有向外倾斜的下密封斜切面,所述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通过配合贴合的所述上密封斜切面与下密封斜切面进行密封。
10.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中,所述阀芯和阀座构成
流开型或流关型结构。
11.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中,所述下密封部的高度小于所述避让槽的深度,所述上密封部的高度小于所述防护罩的高度。
12.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中,所述避让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防护罩的宽度。
13.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中,所述上密封部上的背对所述上密封斜切面的底端部为挡角部,所述挡角部呈圆角。
14.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中,所述挡角部的水平高度低于上密封斜切面底端的水平高度,且当所述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密封贴合时,所述挡角部的水平高度低于下密封斜切面底端的水平高度。
15.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中,所述上密封部堆焊固定在阀芯上,所述下密封部堆焊固定在阀座上。
16.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中,所述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均为stl合金。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阀芯和阀座之间设置的密封面需经过一道防冲刷结构后,介质无法直接对密封面进行冲刷,控制阀多次启闭后仍能密封严密,保证调节特性,大大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为现有技术中流闭型的控制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现有技术中流开型的控制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流闭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流开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
义。
25.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6.如图3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包括阀芯1、阀座2、上密封部3和下密封部4,阀芯1的端面设有凸起的防护罩5,阀座2的端面设有与防护罩5配合的避让槽6,防护罩5的外侧贴合设有上密封部3,避让槽6的外侧贴合设有下密封部4;上密封部3上设有向内倾斜的上密封斜切面,下密封部4上设有向外倾斜的下密封斜切面,上密封部3和下密封部4通过配合贴合的上密封斜切面与下密封斜切面进行密封。
2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下密封部4的高度小于避让槽6的深度,上密封部3的高度小于防护罩5的高度。避让槽6的宽度大于防护罩5的宽度。上密封部3上的背对上密封斜切面的底端部为挡角部7,挡角部7呈圆角。挡角部7的水平高度低于上密封斜切面底端的水平高度,且当上密封部3和下密封部4密封贴合时,挡角部7的水平高度低于下密封斜切面底端的水平高度。
28.同时,上密封部3堆焊固定在阀芯1上,下密封部4堆焊固定在阀座2上,上密封部3和下密封部4均为stl合金。整体堆焊的stl合金能提高阀门密封面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降低成本,并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
29.由于控制阀结构分为由阀芯1和阀座2构成的流开型和流关型结构,即本技术采用在密封面的前方增加一道用于缓冲的防冲刷结构的方式,有效保护密封面,使得介质不能直接对密封面进行冲刷,确保控制阀多次启闭后仍能密封严密,保证调节特性,大大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30.因此,如图3所示,流关型控制阀采用本技术中的防冲刷结构时,介质经过阀笼后会有12-24级降压减速,降压减速后的介质到达阀芯1处,由于阀芯1上的上密封部3置于最外侧端,阀座2的下密封部4贴合置于上密封部3内侧,且上密封斜切面底端部的挡角部7的水平高度低于上密封斜切面和下密封斜切面,即挡角部7将上密封部3和下密封部4密封贴合的密封面完全遮挡。在阀门打开的瞬间,由于作为外防冲刷罩的挡角部7的缓冲,介质不能直接冲刷到起密封作用的上密封斜切面和下密封斜切面,从而起到保护阀芯及阀座之间密封面的作用,使介质不能直接对密封面进行冲刷,达到本技术中防冲刷进行保护的目的。
31.因此,如图4所示,流开型控制阀采用本技术中的防冲刷结构时,介质经过笼罩后会有4-6级降压减速,降压减速后的介质通过阀座下的笼罩后进入阀体内部,由于阀芯1上的防护罩5置于上密封部3的内侧,且上密封部3的高度小于防护罩5的高度,即防护罩5将上密封部3上的上密封斜切面完全遮挡,而下密封斜切面呈向外倾斜状。在阀门打开的瞬间,介质最先流经高于阀芯密封面的防护罩5处,由于经过作为内防冲刷罩的防护罩5的缓冲,介质不能直接冲刷到起密封作用的上密封斜切面和下密封斜切面,从而起到保护阀芯及阀座之间密封面的作用,使介质不能直接对密封面进行冲刷,达到本技术中防冲刷进行保护的目的。
32.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通用型密封面防冲刷的控制阀结构,阀芯和阀座之间设置的密封面需经过一道防冲刷结构后,介质无法直接对密封面进行冲刷,控制阀多次启闭后仍能密封严密,保证调节特性,大大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33.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