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形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6549发布日期:2023-03-29 11:4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双形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形电视机。


背景技术:

2.现如今电视机品类和造型多种多样,根据形态区分,一般可归类为一体电视机和分体电视机,它们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如一体电视机,即屏体、主板、电源板、音频喇叭等部件均集中一体的电视机,层层叠加在一起不可避免的导致整机厚度增大,不符合市场多数用户追求电视简约、轻薄的需求,由于受到到技术壁垒、制造成本、售价过高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上很少有厂商能将电视做到真正的极致一体超薄;再如分体电视机,即电源板、音频喇叭、主板等可能干扰整机厚度的硬件部分从屏体背面分离出来整合成单独主机,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连接,这样虽然能够在较低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屏体的极致轻薄,主机性能更加强大,满足用户的视听体验,但是由于屏体与主机之间只存在电性连接,并无结构上的连接,导致屏体通常只能挂置在墙体上,只有通过其他支撑结构才能放置于台面上,难以根据用户的喜好便捷地切换挂置与放置安装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双形电视机,旨在解决现有分体电视机中屏体难以根据用户喜好便捷切换挂置和放置安装状态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形电视机包括:
5.电视屏体;以及,
6.主机结构,电性连接至所述电视屏体且设于所述电视屏体下端,所述主机结构能够相对所述电视屏体沿其长度方向所处轴线转动,以使得所述主机结构能够具有竖置和横置两种状态。
7.可选地,在所述横置状态时,所述主机结构自所述电视屏体的背面向前延伸并突出于所述电视屏体设置。
8.可选地,在所述横置状态时,所述主机结构与所述电视屏体的夹角为θ,其中,85
°
≤θ≤90
°

9.可选地,所述双形电视机包括柔性连接结构,所述柔性连接结构包括弹簧钢板,所述弹簧钢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视屏体与所述主机结构。
10.可选地,所述弹簧钢板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弹簧钢板沿所述电视屏体的厚度方向呈间隔设置,以形成过线间隙;
11.所述主机结构包括电性连接至所述电视屏体的连接线缆,所述连接线缆设于所述过线间隙。
12.可选地,所述柔性连接结构还包括两个装饰皮革,两个所述装饰皮革分别包覆设置于两个所述弹簧钢板的相互背离的端面上。
13.可选地,所述柔性连接结构还包括填充硅胶,所述填充硅胶适配设置于所述过线
间隙,所述填充硅胶还形成有连通所述电视屏体与所述主机结构的过线槽;
14.所述连接线缆设于所述过线槽。
15.可选地,所述主机结构包括主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内设置有电视主板、逻辑板以及音频喇叭中的至少一个。
16.可选地,所述主机结构内设有多个音频喇叭,多个所述音频喇叭包括第一音频喇叭和/或第二音频喇叭,所述第一音频喇叭设于所述主机结构宽度方向上背离所述电视屏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音频喇叭设于所述主机结构的正面。
17.可选地,所述电视屏体与所述主机结构的长度相当。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机结构不仅与所述电视屏体电性连接,还能相对所述电视屏体发生转动,当所述主机结构转动至横置状态时,所述主机结构能够放置于外部的承载结构上,从而能对所述电视屏体进行支撑,以满足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摆放电视机的需求,避免了其他支撑结构的使用,使得所述双形电机整体观感较佳;当所述主机结构转动至竖置状态时,所述电视屏体可以挂置于外部的挂载结构上,从而满足了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挂置电视机的需求,同时,由于所述主机结构处于自然垂坠状态,受力点在所述电视屏体上,从而无需其他结构对所述主机结构进行承载,节省了所述主机结构对家居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形电视机(主机结构处于竖置状态)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的主机结构处于横置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1中的主机结构在横置与竖置状态之间切换的侧视示意图;
23.图4为图1中的柔性连接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号说明:
25.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双形电视机223第三音频喇叭1电视屏体23连接线缆2主机结构3柔性连接结构21主机壳体31弹簧钢板22音频喇叭32装饰皮革221第一音频喇叭33填充硅胶222第二音频喇叭200承载结构
2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9.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0.现如今电视机品类和造型多种多样,根据形态区分,一般可归类为一体电视机和分体电视机,它们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如一体电视机,即屏体、主板、电源板、音频喇叭等部件均集中一体的电视机,层层叠加在一起不可避免的导致整机厚度增大,不符合市场多数用户追求电视简约、轻薄的需求,由于受到到技术壁垒、制造成本、售价过高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上很少有厂商能将电视做到真正的极致一体超薄;再如分体电视机,即电源板、音频喇叭、主板等可能干扰整机厚度的硬件部分从屏体背面分离出来整合成单独主机,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连接,这样虽然能够在较低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屏体的极致轻薄,主机性能更加强大,满足用户的视听体验,但是由于屏体与主机之间只存在电性连接,并无结构上的连接,导致屏体通常只能挂置在墙体上,只有通过其他支撑结构才能放置于台面上,难以根据用户的喜好便捷的切换挂置与放置安装状态。
3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形电视机,旨在解决现有分体电视机中屏体难以根据用户喜好便捷切换挂置和放置安装状态的问题,其中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形电视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双形电视机100包括电视屏体1以及主机结构2,所述主机结构2电性连接至所述电视屏体1且设于所述电视屏体1下端,所述主机结构2能够相对所述电视屏体1沿其长度方向所处轴线转动,以使得所述主机结构2能够具有竖置和横置两种状态。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机结构2不仅与所述电视屏体1电性连接,还能相对所述电视屏体1发生转动,当所述主机结构2转动至横置状态时,所述主机结构2能够放置于外部的承载结构200上,从而能对所述电视屏体1进行支撑,以满足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摆放电视机的需求,避免了其他支撑结构的使用,使得所述双形电机整体观感较佳;当所述主机结构2转动至竖置状态时,所述电视屏体1可以挂置于外部的挂载结构上,从而满足了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挂置电视机的需求,同时,由于所述主机结构2处于自然垂坠状态,受力点在所述电视屏体1上,从而无需其他结构对所述主机结构2进行承载,节省了所述主机结构2对家居空间的占用;其中,所述承载结构200包括电视柜或桌子,所述挂载结构包括
墙体或挂置架。
34.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视屏体1与所述主机结构2之间存在连接切换结构,以使得所述主机结构2能够保持相对所述电视屏体1的横置状态,这种连接切换结构的形式有多种,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35.所述主机结构2可以选择朝向所述电视屏体1的背面翻转,从而可以被所述电视屏体1遮挡,使得所述双形电视正向看起来更为简约,整体给与观众更为干净的感觉,然而,这种摆放方式存在所述电视屏体1与后侧墙体或柜体相间隔的问题,会占用较多的家居空间,而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横置状态时,所述主机结构2自所述电视屏体1的背面向前延伸并突出于所述电视屏体1设置。如此设置,所述主机结构2向前延伸摆放,可以使得所述电视屏体1直接能贴墙放置,符合用户追求极简整齐的习惯。
36.为了满足用户的观影体验,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横置状态时,所述主机结构2与所述电视屏体1的夹角为θ,其中,85
°
≤θ≤90
°
。此时,当所述主机结构2水平放置与外部承载结构200上时,所述电视屏体1处于接近竖直的状态,从而可以正对用户,符合绝大多数用户的观影习惯;不仅如此,此时,所述电视屏体1的重心能够稳定落在连接所述电视屏体1与所述主机结构2的连接切换结构上,能够减轻所述连接切换结构的锁定压力。
37.具体地,为了使得所述连接切换结构的锁定压力最小,本实施例中,θ=90
°
,此时,所述连接切换结构不受力,所述主机结构2只承受所述电视屏体1的重力,结构上更为稳定。
38.所述电视屏体1与所述主机结构2之间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保证所述主机结构2能保持在横置状态,例如,可以通过将所述主机结构2铰接连接至所述电视屏体1,再在所述主机结构2与所述电视屏体1上分别设置抵接块与配合块,以使得所述主机结构2处于所述横置状态时,所述抵接块能够受力抵接至所述配合块,从而保持所述主机结构2的相对位置,具体地,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形电视机100包括柔性连接结构3,所述柔性连接结构3包括弹簧钢板31,所述弹簧钢板3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视屏体1与所述主机结构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簧钢板31的自然状态为平直状态,此时,所述主机结构2处于竖置状态,而当所述主机结构2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至横置状态时,所述弹簧钢板31受力弯曲,所述主机结构2能够放置于外部承载结构200上,同时,所述电视屏体1需要借助墙体或者柜体的竖直面的支撑完成受力的平衡,使得所述主机结构2保持在横置状态,这种通过所述弹簧钢板31连接所述主机结构2与所述电视屏体1的方式结构上更为简单,同时还能持续对所述电视屏体1施加朝向墙体或者柜体的作用,使得所述电视屏体1与墙体或者柜体之间贴合得更为紧密,从而实现无缝贴合,外观上也更为美观整洁。
3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钢板31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弹簧钢板31沿所述电视屏体1的厚度方向呈间隔设置,以形成过线间隙;所述主机结构2包括电性连接至所述电视屏体1的连接线缆23,所述连接线缆23设于所述过线间隙。如此设置,可以将所述连接线缆23藏纳于两个所述弹簧钢板31之间的过线间隙内,避免了电源线、信号线等连接线缆23的外漏,感官上更为整齐有序。
40.如若将所述弹簧钢板31直接外露,在观感上不佳,同时存在误磕误碰的风险,使得所述弹簧钢板31难以复原,鉴于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连接结构3还包括两个装饰皮革32,两个所述装饰皮革32分别包覆设置于两个所述弹簧钢板31的相互背离的端面上。通过设置所述装饰皮革32,一方面能提升所述柔性连接结构3的质感,提高所述双形电视的档
次,另一方面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所述弹簧钢板31受到的冲击作用力,最大程度上避免所述弹簧钢板31受损。
41.为了避免两个所述弹簧钢板31在弯曲状态下对所述连接线缆23进行机械挤压,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连接结构3还包括填充硅胶33,所述填充硅胶33适配设置于所述过线间隙,所述填充硅胶33还形成有连通所述电视屏体1与所述主机结构2的过线槽;所述连接线缆23设于所述过线槽。通过所述填充硅胶33的包覆作用,能够将两个所述弹簧钢板31的挤压应力均匀的分摊到所述连接线缆23的各个部位,避免所述连接线缆23局部受力过大而发生破损。
42.所述主机结构2的内置功能件的种类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机结构2包括主机壳体21,所述主机壳体21内设置有电视主板、逻辑板以及音频喇叭22中的至少一个。无论设置所述电视主板、所述逻辑板以及所述音频喇叭22其中一个还是多个,都有助于所述电视屏体1的轻薄化,同时,显而易见的是,将所述电视主板、所述逻辑板以及所述音频喇叭22全部设置在所述主机壳体21内,所述电视屏体1上由于无需安装其他的功能件而可以设置得最为轻薄,可以将所述电视屏体1的显示效果做到极致,以及将所述电视主板、所述逻辑板以及所述音频喇叭22等功能件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43.在追求电视极致超薄的情况下,难免会牺牲喇叭的腔体空间,使得电视机最重要的音质和画质无法同时兼具,鉴于此,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机结构2内设有多个音频喇叭22,多个所述音频喇叭22包括第一音频喇叭221和/或第二音频喇叭222,所述第一音频喇叭221设于所述主机结构2宽度方向上背离所述电视屏体1的一端,所述第二音频喇叭222设于所述主机结构2的正面。在所述第一音频喇叭221与所述第二音频喇叭222同时设置时,当所述主机结构2处于所述横置状态时,所述第一音频喇叭221朝向观众发声,作为主要的声源,当所述主机结构2处于所述竖置状态时,所述第二音频喇叭222朝向观众发声,作为主要的声源,从而使得用户在所述主机结构2的不同状态下能够体验不同的声道带来的声音体验。
44.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音频喇叭22还包括第三音频喇叭223,所述音频喇叭22设于所述主机结构2长度方向侧面,如此设置,可以充分利用所述主机结构2各个端面进行发声,增强了所述双形电视的听觉体验。
45.为了保证所述主机结构2与所述电视屏体1的整体外观的观赏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视屏体1与所述主机结构2的长度相当,从而给用户横平竖直的感官体验,较为美观简约。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