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球阀,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高密封性球阀。
背景技术:
1、球阀是当球旋转90度时,在进、出口处全部呈现球面,从而截断流动,因球阀因流阻小,密封性相对可靠,开关迅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中。
2、公开号为cn209511175u的一种球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腔,阀腔内设有球体,阀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连通的连通通道,两个连通通道与阀腔之间的连通口处分别设有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环,两个限位环面向阀腔的内侧分别设有与球体配合的阀座,阀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球体转动的阀杆;还包括用于驱动至少一个阀座沿着垂直于阀杆的方向向内移动的磨损补偿机构;磨损补偿机构包括环形均布设置在对应的限位环上的补偿孔,补偿孔面向球体的一端设有内侧开口,且补偿孔内套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并可从其内侧开口伸出的推销,推销的一端与对应的阀座接触配合,补偿孔内还设有用于向推销施加弹性力并驱使推销从内侧开口伸出的弹簧。通过球体对通道开口的封堵,从而实现对球阀的关闭。
3、通过拧动上述球阀的阀杆,带动球体转动,从而实现对球阀的控制,发明人认为在拧动上述球阀的阀杆的过程中由于磨损使得球体与通道开口处之间间隙增大,从而导致球阀的密封性变差,存在泄漏的问题,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小连杆球与阀体之间的间隙,提升阀体的密封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高密封性球阀。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压高密封性球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压高密封性球阀,包括第二阀体、左阀体、右阀体、连杆球、第一阀体和第二阀盖,所述左阀体和右阀体均固定在所述第一阀体上,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左阀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右阀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盖与所述第二阀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球与所述第一阀体转动连接,所述左阀体的内壁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的内壁上滑移连接有左阀座,所述左阀座与所述滑移槽之间卡接有左阀座填料组,所述左阀座填料组的侧壁上固定有左阀座碟簧,所述左阀座碟簧的一端与所述左阀座填料组的侧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左阀座的侧壁抵接,所述右阀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滑移连接有右阀座,所述右阀座与所述安装槽之间卡接有右阀座填料组,所述右阀座填料组的侧壁上固定有右阀座碟簧,所述右阀座碟簧的一端与所述右阀座填料组的侧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右阀座的侧壁抵接,所述左阀座和所述右阀座均与所述连杆球的外壁抵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左阀体和右阀体固定在水管上,转动连杆球,使得连杆球上的孔与左阀体相通,连杆球上的孔与右阀体的内腔相通,介质从左阀体的入口进入,从右阀体的出口流出,从而实现对介质的导通,转动连杆球,连杆球封堵住左阀体与右阀体之间的通道,从而实现对球阀的关闭;转动连杆球的过程中,左阀座和右阀座均具有滑移的驱使,减小左阀座和右阀座与连杆球外壁之间的磨损,左阀座碟簧和右阀座碟簧均被压缩,将连杆球转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在左阀座碟簧和右阀座碟簧的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左阀座和右阀座朝向连杆球外壁的方向滑移,左阀座与连杆球的外壁抵接,右阀座与连杆球的外壁抵接,从而提升了球阀的密封性。
5、可选的,所述左阀座填料组的侧壁上固定有左阀座压环,所述左阀座碟簧背离所述左阀座的一端与所述左阀座压环的侧壁抵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阀座压环的设置起到对左阀座的位置进行限定的作用,且起到对左阀座填料组定位的作用,从而提升了球阀的密封性。
7、可选的,所述左阀座填料组的侧壁上固定有左压环,所述左压环与所述左阀座的侧壁抵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压环为l型压环,左压环的设置更好的对左阀座填料组和左阀座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提升了左阀座与左阀体之间的密封性。
9、可选的,所述左压环的侧壁上固定有左密封圈,所述左密封圈的侧壁与所述左阀座的侧壁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密封圈采用橡胶材质,左密封圈的形状呈u型,使得左密封圈本身具有弹性,分别抵接左阀座和阀体,当与高压介质接触时u型密封圈会分别向两侧扩张,以保证左右阀座密封性,左密封圈的设置减小左阀体与左阀座之间的间隙,从而提升了左阀体内壁与左阀座之间的密封性。
11、可选的,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左阀体之间固定有左垫片,所述左垫片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阀体的侧壁抵接,另一侧与所述左阀体的侧壁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垫片的设置使得第一阀体与左阀体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具有提升第一阀体与左阀体之间密封性的效果,减小介质从第二阀体流出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第一阀体的侧壁上固定有上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与所述左阀体的侧壁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形状呈0型,密封圈采用橡胶材质,密封圈的设置减小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之间的接触间隙,从而提升了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之间的密封新的效果,减小介质从第二阀体流出的可能性。
15、可选的,所述第一阀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壁上卡接固定有阀杆填料块,所述阀杆填料块的侧壁上固定有阀杆压环,所述阀杆压环背离所述阀杆填料块的一侧固定有阀杆碟簧,所述卡接槽的内壁上固定有阀杆压盖,所述阀杆碟簧的一端与所述阀杆压盖的侧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阀杆压环的侧壁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杆填料块、阀杆压环、阀杆碟簧和阀杆压盖的设置形成两组密封副,来保证连杆球与第一阀体之间的密封,从而减小介质的泄漏。
17、可选的,所述第一阀体的内壁上固定有上阀座,所述第二阀体的内壁上固定有下阀座,所述上阀座和所述下阀座的侧壁均与所述连杆球的外壁抵接,所述上阀座和所述下阀座均呈v字型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高压介质的推动下使得上阀座和下阀座均与连杆球的外壁抵接,将上阀座和下阀座设置成v字型,使得上阀座和下阀座与连杆球之间形成密封,减小介质通过连杆球与第二阀体及第一阀体连接处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19、可选的,所述左阀座朝向所述连杆球的一端固定有刮刀,所述刮刀背离所述左阀座的一侧呈圆弧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杆球的过程中,刮刀刮连杆球的外壁,刮刀刮处连杆球外壁上粘合的介质,防止介质进入阀座与球体接触的密封面,确保阀门动作流畅。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外界介质从左阀体的入口进入,经过左阀体的内腔、连杆球的孔和右阀体的内腔流出,工作人员在转动连杆球的过程中左阀座碟簧和右阀座碟簧被压缩,调节好连杆球的角度后,在左阀座碟簧和右阀座碟簧的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左阀座朝向连杆球外壁的方向滑移,左阀座与连杆球的外壁抵接,右阀座朝向连杆球的外壁滑移,使得右阀座与连杆球的外壁抵接,从而使得左阀座、右阀座与连杆球外壁之间的密封性更好;且左阀座碟簧对左阀座填料组进行抵接,使得左阀座填料组的固定更加稳定,右阀座碟簧对右阀座填料组进行抵接,使得右阀座填料组的固定更加稳定。
23、2.将上阀座和下阀座均设置成v字型,通过高压介质推动上下阀座贴近连杆球形成密封,避免了介质通过连杆球与第二阀体及阀盖连接处泄漏;左阀座上固定有刮刀,刮刀可以刮除球体上粘合的介质,防止介质进入阀座与球体接触的密封面,确保阀门动作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