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门,特别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水器的稳流阀门。
背景技术:
1、家用的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水流量是不稳定的,若发生水流量波动的情况,热水器的出水端可能会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若水压过大,则容易造成零部件涨裂,或在气温过低的情况下,导致后端冻裂而继续通水的情况,容易产生不良的使用体验,也对热水器的安全使用造成不好的影响。
2、在申请号为202111084771.x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活塞式稳流阀,能够随水压的变化自动稳定流量。但是仍然无法解决水压过大,影响热水器的安全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水压过大时,现有的稳流阀门无法确保热水器的安全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阀门与热水器组件。
2、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阀门,所述阀门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以及阀腔;
5、阀芯,所述阀芯能够在所述阀腔内移动,其中,所述阀芯隔绝所述阀腔靠近进水口的一侧以及所述阀腔靠近出水口的一侧,所述阀芯包括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阀腔靠近进水口的一侧以及所述阀腔靠近出水口的一侧;
6、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向所述阀芯提供回复力;
7、所述阀门还包括:
8、配合件,所述配合件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配合件与所述阀芯相配合,以调节所述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在所述阀芯受流体压力从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的移动过程中,所述阀芯与所述配合件之间的距离缩小,所述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缩小;
9、限位件,当所述阀芯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配合件与所述阀芯配合以封闭所述连通通道,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阀芯锁定连接以限制所述阀芯离开所述极限位置。
10、在本方案中,流体从进水口进入阀腔,阀芯受流体压力从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的移动,此时复位件受到来自阀芯移动造成的挤压,并与流体压力之间形成平衡控制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流体经过连通通道并从出水口离开阀腔。在此过程中,流体压力越大,阀芯受流体压力从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的移动的距离越大,阀芯与配合件之间的距离越小,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也越小,从而对流体的流量进行调节,起到稳流的效果。当流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阀芯移动至极限位置,配合件与阀芯配合以封闭连通通道,限位件与阀芯锁定连接以限制阀芯离开极限位置,降低水压过大造成零部件涨裂的风险,或在气温过低的情况下,降低后端冻裂的风险,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安全性,有利于阀门的使用体验。
11、较佳地,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部和弹性部,所述阀芯从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的移动过程中克服所述弹性部的弹力并顶开所述限位部,并且,在所述阀芯达到所述极限位置时,所述弹性部推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阀芯锁定连接。
12、在本方案中,弹性部的弹力与复位件所提供的回复力共同作用,与流体压力形成平衡,控制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从而对流体的流量进行调节,起到稳流的效果。并且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限位部与阀芯的相对位置可调,当弹性部推动限位部与阀芯锁定连接后,也可以克服弹性部的弹性力使得阀芯回到初始位置,使得阀门在封闭后可以再次打开,便于阀门的使用。
13、较佳地,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阀芯的一端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阀芯具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所述阀芯靠近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当所述阀芯移动至所述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锁定连接以限制所述阀芯离开所述极限位置。
14、在本方案中,当阀芯移动至极限位置后,上述结构设置有利于阀芯与限位件的连接可靠性,提高限位件与阀芯锁定连接的可靠性,降低阀芯离开极限位置的风险,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安全性,有利于阀门的使用体验。
15、较佳地,所述限位部转动连接于所述配合件或者所述壳体。
16、在本方案中,通过上述结构实现限位部与阀芯的相对位置可调,同时便于限位部的设置,简化了阀门的结构。
17、较佳地,所述阀芯靠近所述配合件的一端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沿所述阀芯的所述第一端面的外边缘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部沿所述第一端面向远离所述配合件的方向倾斜。
18、在本方案中,上述设置有利于阀芯从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顺畅移动,降低限位件或者配合件对阀芯的移动造成干涉的风险,便于调节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从而对流体的流量进行调节,起到稳流的效果。
19、较佳地,所述限位件靠近所述阀芯的一端具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沿所述限位件靠近所述阀芯的一端向靠近所述配合件的方向倾斜。
20、在本方案中,上述设置有利于阀芯从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顺畅移动,降低限位件对阀芯的移动造成干涉的风险,便于调节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从而对流体的流量进行调节,起到稳流的效果。
21、较佳地,所述配合件靠近所述阀芯的一端为锥形部,所述阀芯从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的移动过程中,所述锥形部与所述连通通道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
22、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锥形部,阀芯从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的移动过程中,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与阀芯的移动距离成线性关系,即,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与流体压力成线性关系,从而对流体的流量进行调节,起到稳流的效果。
23、较佳地,所述配合件具有封堵部,所述封堵部连接于所述锥形部,所述阀芯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封堵部封堵住所述连通通道。
24、在本方案中,当流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阀芯移动至极限位置,封堵部与阀芯配合,能够提升连通通道的封闭效果,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安全性,有利于阀门的使用体验。
25、较佳地,所述阀芯靠近所述配合件的一端具有第一端面,所述封堵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当所述阀芯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存在间隔。
26、在本方案中,当流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阀芯移动至极限位置,封堵部与阀芯配合,此时流体压力若维持或者继续增加,上述设置使得阀芯存在继续移动的空间,能够降低流体压力过大导致配合件和阀芯磨损的风险,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有利于阀门的使用体验。
27、较佳地,所述出水口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所述出水口之间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配合件与所述壳体。
28、在本方案中,上述设置便于流体从出水口离开阀腔,同时,配合件通过多个连接部连接壳体,有利于配合件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29、较佳地,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配合件同轴设置,所述连通通道的中心、所述配合件的中心与所述壳体的中心重合。
30、在本方案中,连通通道与配合件同轴设置,便于通过对配合件的设置,调节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起到稳流的效果;同时有利于阀芯与配合件配合以封闭连通通道,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安全性。上述设置使得阀芯受到的流体压力更均匀,有利于阀芯从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的平稳移动,便于阀门的使用。
31、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阀芯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所述阀芯远离所述复位件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一延伸部。
32、在本方案中,第一延伸部对阀芯在初始位置进行限位,降低阀芯脱离阀腔的风险,有利于阀门的使用。
33、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复位件的远离所述阀芯的一端贴合于所述第二延伸部。
34、在本方案中,第二延伸部对复位件远离阀芯的一端进行限位,降低复位件脱离阀腔的风险,有利于阀门的使用。
35、一种热水器组件,所述热水器组件包括热水器本体、进水管与上述的阀门,水通过所述水路进入所述热水器本体或从所述热水器本体中流出,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水路。
36、在本方案中,水从进水口进入阀腔,阀芯受水压力从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的移动,复位件受到来自阀芯移动造成的挤压,并与水压之间形成平衡控制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水经过连通通道并从出水口离开阀腔。在此过程中,水压越大,阀芯受水压从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的移动的距离越大,阀芯与配合件之间的距离越小,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也越小,从而对水的流量进行调节,起到稳流的效果。上述阀门设置于热水器的水路中,能够减少热水器水流量波动的情况,降低热水器出水端水温忽冷忽热的风险,有利于热水器的使用体验。当水压力大于预设值时,阀芯移动至极限位置,配合件与阀芯配合以封闭连通通道,限位件与阀芯锁定连接以限制阀芯离开极限位置,降低水压过大造成零部件涨裂的风险,或在气温过低的情况下,降低后端冻裂的风险,提高了热水器水路的使用安全性,有利于热水器的使用体验。
37、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流体从进水口进入阀腔,阀芯受流体压力从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的移动,此时复位件受到来自阀芯移动造成的挤压,并与流体压力之间形成平衡控制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流体经过连通通道并从出水口离开阀腔。在此过程中,流体压力越大,阀芯受流体压力从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的移动的距离越大,阀芯与配合件之间的距离越小,连通通道的开合程度也越小,从而对流体的流量进行调节,起到稳流的效果。当流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阀芯移动至极限位置,配合件与阀芯配合以封闭连通通道,限位件与阀芯锁定连接以限制阀芯离开极限位置,降低水压过大造成零部件涨裂的风险,或在气温过低的情况下,降低后端冻裂的风险,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安全性,有利于阀门的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