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2556发布日期:2023-11-05 10:28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盘阀。


背景技术:

1、盘阀是通过滑动圆盘来实现开关的一种快开快关型阀门,其设计专门针对带有磨损、冲蚀特性的物料,它能在恶劣工况下连续长期的正常工作。

2、公开号为cn11547913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流量的盘阀,包括阀体、阀盖、阀盘、阀座,阀盘上设有直径逐渐变化的多个调节孔,多个调节孔以及阀座的阀口能够与轴线x相切于同一个切点,使得阀口处的流通面积能够处于温和增大或减小的变化状态,能够实现温和精确的流量调节,并能够保持不同的流量档位,使流量的调节精度和阀门的使用体验大大的提高,但是,由于阀门通过水平滑动的圆盘阀芯完成启闭调节,在需要调整盘阀流量时,需要调整圆盘阀芯与阀座之间的重合面积,而由于阀芯的圆盘结构设计,容易造成阀芯上方物料堆积,而物料堆积会影响盘阀的流量,因此难以实现对盘阀流量的精确控制。

3、并且,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盘阀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堵料,影响介质的传输,而且在长时间使用后,盘阀内壁会附着较多的介质,并且介质容易粘附且凝结在阀体内壁,需要通过人工拆卸进行清理,导致清理不方便,且会增大介质流动阻力,影响介质的正常输送。

4、因此,发明一种盘阀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阀,通过设置多个阀芯,其中一个阀芯可用于控制阀体的启闭,其他阀芯中部通过开设圆孔且为锥形结构,可实现流量的调节,同时降低了物料堆积的概率,并且可在发生堵料时及时进行清堵,防止长时间影响介质的传输,此外,可对阀体内壁附着的介质进行主动清理,避免内壁粘附的介质影响介质的流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盘阀,包括腔体组件,所述腔体组件的顶部设有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的顶部设有动力组件,所述阀体组件的内部设有调节组件;

3、所述腔体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端设有下料腔,下料腔通过设置为漏斗结构,可降低下料腔内物料堵塞的概率,安装架用于与外部的连接件进行连接;

4、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端设有拼接座,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壁底端贯穿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有气体流速传感器,排气管用于维持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平衡;

5、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有两个,所述传动轴的底部水平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传动轴的底端竖直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部伸缩端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上表面远离传动轴的一端均设有阀芯,其中一个所述阀芯的中部贯穿有调节管,另一个所述阀芯的中部为封闭结构,调节管顶端的直径与阀座的内径相等,使调节管的顶端与阀座的底端完全对应,使介质流畅传输,漏斗结构的设置避免了调节管上方堆积物料;

6、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罩,所述固定罩设于安装座的顶端。

7、优选的,所述下料腔设置为漏斗结构,所述安装座的中部贯穿设有阀座,且阀座与下料腔相对应,所述固定罩的中部贯穿设有导料管,且导料管的底端与阀座的顶端插接连接,所述拼接座与连接座上均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且通孔内贯穿设有锁紧螺栓,阀座用于介质从固定罩输送至下料腔内。

8、优选的,两个所述传动轴分别贯穿设于安装座的顶部两侧,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均位于安装座的内部,所述调节管的内侧壁设置为漏斗结构。

9、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设于固定罩的内部,所述固定罩的内侧壁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环形结构的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内侧壁底端设有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为弧形结构,且齿条的弧长为传动板周长的三分之一,所述齿条与传动齿轮相适配,齿条通过与传动齿轮啮合,齿条转动驱动传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传动轴传动,即可通过第一电动推杆驱动阀芯转动,齿条在转动过程中,可以依次与两个传动齿轮啮合、分离,从而可以实现开通、闭合和流量调节三个状态之间的切换。

10、优选的,所述传动板的内侧壁顶端设有环形齿圈,所述环形齿圈的内侧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顶端设有动力电机,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套接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动力电机设于固定罩的上表面,动力电机可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通过与环形齿圈啮合实现底部的齿条的转动,动力电机可以有控制器进行控制,以精确控制动力电机的转动圈数,从而可以精确控制两个阀芯的运动范围。

11、优选的,所述排气管设置为“n”形结构,所述排气管的两端为软管,所述排气管的底端设有导气罩,且导气罩设于安装座的内部,所述导气罩的截面设置为菱形结构,所述导气罩的下表面环绕开设有多个进气孔,菱形结构的设置使得导气罩上下两端均为斜面,从而避免了导气罩上方堆积物料,伞形结构的设置可以避免外界的杂质颗粒穿过排气孔进入排气罩内。

12、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顶端设有排气罩,所述排气罩设于安装座的外侧,且排气罩设置为伞形结构,所述排气罩的下表面环绕开设有多个排气孔。

13、优选的,所述下料腔的底端设有下料法兰,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架,所述固定座的顶端设有连接座,所述固定座、连接座、安装座和拼接座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套接设置有阻尼垫,所述阻尼垫与安装座的下表面相贴合,阻尼垫的设置使得传动轴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其位置可以保持固定,从而保证了装置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14、优选的,所述导料管的顶端延伸至固定罩的上表面,且导料管的顶端设有进料法兰,所述动力电机设置为伺服电机,导料管的顶端与外部的管道连接,即可使介质进入固定罩内,实现进料。

15、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6、1、本发明通过动力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驱动环形齿圈转动,环形齿圈驱动齿条转动,齿条驱动传动齿轮转动即可分别驱动两个阀芯转动,其中一个阀芯可以实现对盘阀内部流道的密封,而另一个阀芯中部设置有调节管,可以实现对盘阀内部流道直径的调节,以实现对盘阀流量的调节,且调节罐的内壁设置为漏斗结构,可以避免盘阀在调节流量时阀芯上方堆积物料影响流量调节的精度。

17、2、本发明可在阀座处于完全开通状态且下料腔内发生堵料时,启动中部密闭的阀芯对应的第二电动推杆带动对应的第一电动推杆向下运动,使两个阀芯处于交错状态,使齿条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运动,齿条顺时针转动时带动中部密闭的阀芯向中心处运动,齿条逆时针转动时使阀芯向远离中心处的方向运动,使中部密闭的阀芯对安装座的下侧内壁进行碰撞,因此,在齿条与中部密闭的阀芯对应的传动齿轮啮合的情况下使齿条高频率微量正反往复运动,可使中部密闭的阀芯对安装座内壁的高频碰撞并带动下料腔振动,使堵塞在下料腔内的介质松动并逐渐向下继续输送,从而实现下料腔内的清堵。

18、3、本发明可在中部密闭的阀芯对安装座内壁的高频碰撞持续指定时间后,使齿条继续顺时针转动与带有调节管的阀芯对应的传动齿轮啮合,使阀芯向中心处运动,再使齿条逆时针转动,使带有调节管的阀芯向远离中心的方向转动并碰撞安装座的上侧内壁,在齿条与带有调节管的阀芯对应的传动齿轮啮合时使齿条微量正反往复运动,即可使带有调节管的阀芯对安装座的上侧内壁循环碰撞并使安装座的内壁高频振动,进一步使堵塞在下料腔内的介质快速排出,并且可将附着在安装座和下料腔内壁上的介质振落,方便后续清理。

19、4、本发明可在阀座内发生堵塞时,利用带有调节管的阀芯对应的第二电动推杆向下运动,使阀座保持完全开通状态,利于堵塞的介质排出,阀座内仍处于堵塞状态时,启动与带有调节管的阀芯对应的第二电动推杆往复伸缩,利用第二电动推杆的往复伸缩带动带有调节管的阀芯高频上下往复运动,带有调节管的阀芯向上运动时与阀座的底部进行轻微碰撞使阀座内堵塞的物料在竖直方向上振动,将堵塞的介质从阀座振落,实现对阀座内的清堵,同时可对调节管内堵塞的物料进行清堵。

20、5、本发明可在使用完毕后,使阀座处于全通状态,使两个阀芯的圆周面均与安装座的内壁贴合,再使齿条顺时针转动首先驱动中部密闭的阀芯对应的传动齿轮转动,实现中部密闭的阀芯转动,并使第一电动推杆逐渐伸长使阀芯始终保持与安装座的内壁贴合,再使第二电动推杆往复伸缩带动中部密闭的阀芯上下运动,即可将附着在安装座内壁的一侧的介质刮除,继续使齿条顺时针转动并驱动带有调节管的阀芯转动,同时使带有调节管的阀芯与安装座的内壁始终保持贴合,并使与带有调节管的阀芯对应的第二电动推杆往复伸缩带动阀芯上下运动,对安装座内壁的另一侧进行刮除清洁。

21、6、本发明可在进气孔发生堵塞时,启动第二电动推杆带动带有调节管的阀芯向下运动,并使齿条顺时针转动,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带动带有调节管的阀芯转动,使阀芯与排气管的内部一端的软管对应,再启动第一电动推杆带动阀芯伸长,使带有调节管的阀芯对排气管内部一端的软管进行挤压产生朝向导气罩的气流,即可利用产生的气流将堵塞在进气孔内的介质冲出来,实现清堵,同时通过使第一电动推杆高频率往复伸缩使导气罩高频振动,即可将堵塞在进气孔内的介质排出,实现对进气孔的进一步清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