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9394发布日期:2023-12-30 06:0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管道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市政管道一般埋于地下,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如操作失误容易将市政管道下压变形,此时管道虽然未有破裂,但管道内的通流面积缩小了,容易使得凹陷处压强较大,影响市政管道的使用寿命。现时的修复方式一般是挖开地面,然后将旧的管道拆出,并重新对接新的管道,然后整个修复过程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经济效益较低,因此,需要一种可对管道进行修复的装置,可更方便地对管道完成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修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管道修复装置,包括:连接轴;左移动部,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左端,所述左移动部具有至少三个均匀环绕所述连接轴分布的连接杆,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一电动轮,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二电动轮,所述第一电动轮的旋转轴线异面垂直于所述连接轴,所述第二电动轮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连接轴;右移动部,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右端,所述左移动部的结构与所述右移动部的结构互为左右对称结构;顶压机构,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顶压机构具有可沿靠近远离所述连接轴活动的顶压头。

4、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当需要对管道凹陷的部位进行修复时,将此管道修复装置放入到管道中,左移动部与右移部分别位于连接轴的左右两端,左移动部内的均匀分布的第一电动轮与第二电动轮可使得连接轴的左端稳定地位于管道内,同样的,右移动部亦可使得连接轴的右端稳定地位于管道内,移动时,由于左移动部的结构与右移动部的结构互为左右对称设置,左移动部与右移动部内均至少有两个第一电动轮转动提供动力,以带动整体沿管道的长度延伸方向活动,当移动至需要修复管道的附近位置时,左移动部与右移动部内的第二电动轮工作,使得整体环绕管道的中心轴线转动,以改变顶压头朝向,从而将顶压头正对至管道内凹陷的位置上,此时顶压头可向远离连接轴的方向活动,将管道上凹陷的位置顶压复原,实现对管道修复,如此整体可沿管道内轴向、周向活动,利用顶压头直接将管道凹陷的位置向外撑,对管道修复更加快捷、方便,极大地减少了对管道修复所需要的时间与成本,实用性强。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移动部包括固定架、联轴器与直线驱动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左端,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连接杆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轴的方向滑动,所述直线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直线驱动件具有向左凸出于所述连接轴左端的活动端,多个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活动端,多个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一对一地连接于多个所述连接杆。左移动部内所有的第一电动轮、第二电动轮抵压于管道内壁上,从而撑紧定位于管道内,当需要修复的管道内径发生变化时,可对第一电动轮、第二电动轮的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管道内径,具体的,启动直线驱动件,当直线驱动件的活动端向远离连接轴中心的方向活动,通过多个联轴器可分别带动多个连接杆上的第一电动轮与第二电动轮向远离连接轴的方向活动,从而使得第一电动轮与第二电动轮稳定地抵压于内径变大的管道内,当直线驱动件的活动端向靠近连接轴中心的方向活动,通过多个联轴器可分别带动多个连接杆上的第一电动轮与第二电动轮向靠近连接轴的方向活动,从而使得第一电动轮与第二电动轮稳定地抵压于内径变小的管道内。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直线驱动件位于所述连接轴内。直线驱动件位于中空的连接轴内,利用连接轴可对直线驱动件进行遮挡保护,并提高整体外观。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轴包括左中空管、连接框与右中空管,所述固定架连接于所述左中空管的左端,所述顶压机构连接于所述左中空管上,所述左中空管的右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框左侧,所述右中空管的左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框的右侧,所述右移动部连接于所述右中空管的右端,所述连接框上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右中空管。左中空管与右中空管之间形成的角度可进行调节,以适应管道的弯折,具体的,启动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右中空管以其连接于连接框上的转动位置为支点转动,从而当管道发生弯折时可使得左移动部或右移动部内的第一电动轮、第二电动轮不与管道内壁发生干涉,实现在弯曲的管道内亦可同样适用,进一步提高整体实用性。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杆与固定套,所述固定杆在所述左中空管的左端连接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杆朝远离所述左中空管的方向倾斜向外延伸,四个所述固定套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左中空管的一端,四个所述固定套内均滑动连接有所述连接杆,两个相互正对的所述连接杆均连接有所述第一电动轮,另外两个相互正对的所述连接杆均连接有所述第二电动轮。在左移动部中,两个连接杆上连接有用于沿管道长度延伸方向活动的第一电动轮,另外两个连接杆上连接用于将整体转向的第二电动轮,如此可更好地平衡两个第一电动轮的受力与两个第二电动轮的受力,提高整体活动时的稳定性,而当需要对两个第一电动轮与两个第二电动轮的位置进行调节时,直线驱动件分别通过四个联轴器带动四个连接杆靠近或远离连接轴,连接杆在固定套内稳定地滑动,以使得两个第一电动轮、两个第二电动轮形成的四个支撑点在管道内稳定地支撑。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压头包括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伸缩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顶压头,所述伸缩驱动件可带动所述顶压头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轴。当需要将管道凹陷的位置顶撑修复时,伸缩驱动件带动顶压头向远离连接轴的方向活动,顶压头直接将管道凹陷的位置向外撑,以使得整体复原,修复完成后,伸缩驱动件再带动顶压头向靠近连接轴的方向活动复位。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压头包括连接架与压板,所述伸缩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连接架,所述压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压板的形状为弧形。利用连接架将压板连接于伸缩驱动件上,而压板为弧形,在使用时,压板的弧形弯折可与管道内壁相互适配,在顶压管道凹陷位置时,压板顶压于管道内壁,可更好地保证将管道整圆,提高对管道的修复质量。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与所述连接架为可拆卸连接。可根据不同的管道内壁形状而选用对应形状的压板,将其安装于连接架上,以更好地适配不同管径的管道,进一步提高对管道的修复质量。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轴上连接有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可直观地观察管道内壁的情况,从而更方便地控制整体动作。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打磨头与平移驱动件,所述平移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平移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打磨头,所述平移驱动件可带动所述打磨头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轴。管道在长时间使用后,管道内壁上还会沾附有泥土或污垢,严重时会对管道堵塞,此时利用打磨机构还可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具体的,通过将整体在管道内沿轴向、周向活动调节以使得打磨头正对于管道内需要清理的位置,然后启动平移驱动件,通过平移驱动件带动打磨头靠近管道内壁,将泥土或污垢等打磨,以保持管道内壁清洁,从而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