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书翻页器自适应厚度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30642发布日期:2025-03-19 14:4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书翻页器自适应厚度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书翻页,具体是一种电子书翻页器自适应厚度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书翻页器技术是一种创新的交互技术,它模拟了传统纸质书籍的翻页效果,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这种技术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电子书的阅读方式,也提升了用户的阅读兴趣和互动性。

2、电子书翻页器技术主要基于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和多媒体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首先,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系统能够准确捕捉用户的动作和手势,例如手指的滑动、翻页的动作等。然后,人机交互技术将这些动作转化为电子书的翻页指令,实现翻页效果。最后,多媒体技术则负责呈现电子书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

3、与传统的电子书翻页方式相比,电子书翻页器技术具有许多优势。首先,它模拟了纸质书籍的翻页效果,使得用户在阅读电子书时能够感受到更加真实的翻页体验。其次,翻页器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动作和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满足不同用户的阅读需求。此外,翻页器技术还可以与其他功能相结合,例如添加书签、搜索内容等,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服务。

4、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书翻页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自然、流畅的翻页效果,以及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同时,随着电子书市场的不断扩大,电子书翻页器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更多的读者带来优质的阅读体验。

5、综上所述,电子书翻页器技术是一种融合了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和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创新交互方式。它不仅模拟了传统纸质书籍的翻页效果,还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电子书翻页器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6、然而目前市面上电子书翻页装置上的夹持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便捷的阅读翻页体验,但仍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具体如下:

7、1.适用范围有限: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子书翻装置上的夹持件通常只适用于特定尺寸和厚度的电子书阅读器或平板电脑,这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对于那些拥有多种尺寸设备或经常更换设备的用户来说,可能需要购买多个翻页器夹子,增加了成本和使用的不便。

8、2:夹持稳定性不足:由于电子书翻页装置上的夹持件都与主体固定设计,其所匹配的电子书、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厚薄不一致,导致夹持件上的防滑垫片与相适应数码产品的屏幕不能完全贴合,导致翻页动作不自然,不灵敏,甚至由于夹持不稳,容易发生滑动或脱落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使用体验,还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害。

9、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市面上电子书翻页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阅读的便捷性,但由于其夹持件存在的不容忽视缺点,极其影响使用体验,有待改进,于是,在此提出一种电子书翻页器自适应厚度的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子书翻页器自适应厚度的夹持装置。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书翻页器自适应厚度的夹持装置,其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上夹持主体,所述上夹持主体包括夹持支架,所述夹持支架前端底部开设有活动空腔。所述活动空腔上底部开设有上半球形空间。在所述夹持支架所述活动空腔内设置第一卡扣;所述活动空腔内安装有至少一组夹持组件。所述活动空腔空间足够夹持组件灵活调整,所述夹持支架前面部分的上部设置有贴片凹槽,贴片凹槽内安装有装饰片。

5、所述夹持组件包含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电极孔,所述电极孔从底面到正面孔径逐级小,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圆柱凸台并且圆柱凸台内开设有圆柱孔,所述夹持板上开设置有卡线槽;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夹持板上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侧覆盖有柔软的上防滑垫片,所述上防滑垫片高出所述夹持板下端面;

6、所述电极孔内安装有电极柱,所述电极柱从底向上柱径逐级变小,所述电极柱和所述电极孔紧密压接。所述电极柱安装于电极孔内后高出所述第一凹槽底面并且和所述防滑垫片可靠接触;

7、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导线,所述导线和所述电极柱焊接。所述导线经过所述卡线槽,穿过所述过线孔;

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开设有螺纹槽。

9、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夹持板圆柱凸台内的圆柱孔内,并保持紧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含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下半球形空腔。所述下半球形空腔下部开设有摆动槽;所述连接板两侧开有第一卡扣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含活动球,所述活动球内开设有内螺纹。

12、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板的所述摆动槽,连接所述活动球,能使所述活动球带动所述夹持板在所述摆动槽内左右摆动。

13、所述夹持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卡扣槽和所述夹持支架的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使所述夹持支架内的所述上半球形空间和所述连接板内的所述下半球形空腔形成一个球形空腔。使得所述活动球在所述球形空腔内带动所述夹持组件按照所述摆动槽角度在所述夹持支架内的所述活动空腔内左右摆动,并且保持所述夹持组件一部分高出所述夹持支架内的所述活动空腔。

14、所述夹持支架的所述活动空腔沿所述活动球中心左右两端开设有避让斜面。使得所述夹持组件摆动的角度更大,让所述上防滑垫片更加贴紧不同厚度的电子书、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

15、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支架设有按压把手,按压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纺路。所述夹持支架内设置有空位槽,所述空位槽一则设置有第二扣位,第二扣位的上侧设置有穿线方孔,第二扣位的另一端设置有焊接柱。所述夹持支架内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内设置有定位孔。

16、所述上夹持主体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相应的也设置有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盖板的另一侧相应的设置有焊接柱过孔。

17、所述夹持支架和所述盖板通过所述限位柱的定位孔和定位柱定位,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扣位和所述盖板的第一穿线孔上侧扣紧连接。所述夹持支架的所述焊接柱穿过所述盖板的焊接柱过孔。并且通过焊接连接。

18、所述夹持组件的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夹持支架的穿线方孔,并且通过所述夹持支架的空位槽到达所述夹持支架的另一端,并且穿过所述盖板的第二穿线孔。

19、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包括下夹持主体,所述下夹持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螺丝柱位和电路板定位柱、充电接口过孔、灯孔以及按键过孔并且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三扣位。所述壳体上方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覆盖有柔软的下防滑垫片。并且下防滑垫片高出壳体的上端面。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凸起的过线接口。

20、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持主体包括电路板和锂电池。

21、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电路板定位柱定位,并且通过螺丝和所述壳体内的所述螺丝柱位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侧安装所述锂电池。

22、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无线通信芯片或者蓝牙通信芯片,led灯,开关按键,焊盘以及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通过所述壳体的充电接口过孔。方便充电。

23、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持主体包括按键。所述按键通过所述壳体的按键过孔接触到所述电路板上的所述开关按键,以实现开关机操作。

24、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持主体包括,导光柱。所述导光柱穿过所述壳体上的灯孔,引导所述电路板上的led灯光至所述壳体外。

25、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持主体包括底盖,底盖内设置有第三扣位槽。所述底盖第三扣位槽和所述壳体的第三扣位扣紧连接。

26、进一步的,所述导线焊接在所述电极柱上通过所述夹持板上的卡线槽并且过线孔,穿过所述夹持支架的过线方孔经过空位槽,到达所述盖板的第二穿线孔,并且经过所述壳体凸起的过线接口到达所述电路板焊接焊盘并且焊接连接。

27、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柱,所述导线,所述电路板以及锂电池通过电联接。

28、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持主体通过转轴连接安装在所述下夹持主体的上方。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转轴互相旋转。以形成所述上夹持主体和所述下夹持主体之间的不同高度变化

29、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持主体和所述下夹持主体之间安装有卷簧。由所述卷簧提供动力较正所述上夹持主体的所述夹持组件紧密贴合电子书,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的屏幕并且提供适合夹持力以保持夹紧。

30、有益效果:

3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电子书翻页器自适应厚度的夹持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32、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持支架主体前端开设活动空腔,在活动空腔内安装夹持组件,并且夹持组件内的连接板和夹持支架连接后形成球形空间,以包裹夹持组件上的活动球,从而使得夹持组件,能够在上夹持主体的活动腔内左右摆动,且上夹持主体和下夹持主体通过转轴连接,并且两者之者能够绕转轴相互旋转,以形成上夹持主体和下夹持主体之间的变化开闭合空间高度,在此变化中,由卷簧提供动力,以较正上夹持主体活动空腔内的夹持组件的角度以适应匹配贴紧不同厚度的电子书,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的屏幕,并且提供持续的夹紧力,保持稳定,有效的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场景,同时也增强了使用的体验感。

33、二、本实用新型上的电极柱直接压接在所述夹持组件上的夹持板电极孔内,并且通导线,直接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电极柱的变径形状和压接方式消除了安装间隙,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提高了传输稳定性,并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在该位置布置有块线路板,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节省了一块线路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