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的形成 卡锁区段的第一端部具有与此相对应的呈角状的几何形状。通过基本上呈矩形的或呈角状 的几何形状,确保了最佳的形状锁合。呈角状的几何形状优选具有在85°至95°之间的 角,特别是具有直角,从而卡锁板在横截面中具有L型的形状。
[0046] 特别优选的是,卡锁装置是卡锁板。用于板的材料可以是几乎每一种对车辆技术 来说常用的金属。
[0047] 优选的是,换挡轴被驱动用于第一选挡执行器的轴向运动以及第二选挡执行器的 枢转运动,其中,两个执行器分别具有电的、液压的或气动的驱动器。
[0048] 此外优选的是,为了实施换挡拨指的选挡运动以及换挡运动,设置有共同的驱动 设备,其包括电驱动的螺杆传动机构,该螺杆传动机构具有用于实施选挡运动和换挡运动 的能转换的换挡拨指作为螺杆螺母,共同的驱动设备还包括被构造成转换元件的选择磁 体,用于使换挡拨指在选挡位置和换挡位置之间转换。
[0049] 按照另一个方面,本文开头提到的技术问题通过尤其按照之前所描述的换挡单元 或其改进方案的用于选定换挡单元的换挡轨的方法来解决,其中,带弹簧支承在换挡轴上 的换挡拨指的改进方案是例外,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换挡拨指借助换挡轴的轴向运动 从第一换挡轨的第一开口运动进入第一和第二换挡轨的间隙内;将换挡拨指绕换挡轴的纵 轴线朝向第二换挡轨的第二开口的方向枢转;以及将换挡拨指借助换挡轴的轴向运动从两 个换挡轨的间隙运动进入第二换挡轨的第二开口中,其中,当两个换挡轨处在空挡位置中 时或当两个换挡轨沿相同的换挡方向被切换时,换挡拨指在第二步骤中的枢转角度基本上 为0°。当换挡轨的开口"处在相同的高度上"时(也就是说在空挡位置中时),或当两个换 挡轨沿同样的换挡方向被切换时,换挡拨指从第一换挡轨的第一开口朝向第二换挡轨的第 二开口的方向枢转的枢转角在理想情况下为0°,因而实际上没有进行枢转。"基本上"意 味着,由公差导致地可能出现即使在开口的相同的高度上,枢转角也可以为最大2°。
[0050] 此外,本文开头提到的技术问题通过用于选定换挡单元的换挡轨,尤其是之前所 描述的带弹簧支撑在换挡轴上的换挡拨指的换挡单元的换挡轨的方法来解决,该方法包括 下列步骤:通过将与一个换挡轨的开口啮合且通过弹簧元件与换挡轴联接的换挡拨指的换 挡拨指头借助换挡轴的枢转运动压到该开口的内壁上以克服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将该换挡 拨指带到该换挡轨的表面上并且借助换挡轴的枢转运动将换挡拨指向外枢转;借助换挡轴 的轴向运动使至少部分放置在换挡轨表面上的换挡拨指运动以定位在另一换挡轨上;换挡 拨指头的外端部朝向选定的换挡轨的表面枢转以克服弹簧元件的弹簧力从而将换挡拨指 带入选定的换挡轨的开口中。
[0051 ] 按本发明的带用于卡锁已切换的换挡轨和未被选定的换挡轨以及用于释放选定 的换挡轨的卡锁装置的换挡单元可以尤其使用在带有多个分变速器的半自动车辆变速器 中以减少换挡执行器,其中,啮合在卡锁装置的留空部内的、与能轴向移动且垂直于换挡轨 取向的换挡轴连接的换挡拨指将由换挡轴的轴向运动导致的力矩传递给卡锁装置的导引 区段以导引卡锁装置。当通过减少换挡执行器一方面应当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以及另一方 面应当实施自动防故障运行时,这种类型的应用是特别有利的。
【附图说明】
[0052] 接下来借助附图详细阐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0053] 图1在三维视图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带有卡锁装置的换挡设备;
[0054] 图2是图1的没有卡锁装置的详细的局部图;
[0055] 图3在俯视图中示出了换挡杆的示意性的第一布置;
[0056] 图4a是卡锁装置的示意性的第一俯视图;
[0057] 图4b是图4a的卡锁装置的立体视图;
[0058] 图5a_5h在俯视图中示出了换挡杆的示意性的另一布置;
[0059] 图6a_6b是带有弹簧元件的换挡拨指的示意性视图;
[0060] 图7在立体图中示出了用于选挡/换挡的共同的驱动设备;
[0061 ] 图8不出了图7的驱动设备的个不意性视图;以及
[0062] 图9不出了图7的驱动设备的另一不意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图1示出了用于未示出的、设计成7挡双离合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的半自动车辆变速器的带有卡锁装置5的换挡设备1的局部图。换挡 单元包括换挡轴2,换挡轴布置成能沿箭头方向6轴向移动且能沿箭头方向7绕自己的轴线 枢转。与换挡轴2连接的换挡拨指4将换挡轴2沿着箭头方向7的换挡运动经由并排布置 的换挡轨10、20、30和40传递给未示出的半自动式车辆变速器。换挡轨10、20、30和40在 此彼此平行且垂直于换挡轴2取向,并且彼此间具有间距,该间距大于换挡拨指的宽度且 限定了在换挡轨10、20、30和40之间的自由空间14、24和34。
[0064] 为了执行选挡运动以及为了切换换挡轨10、20、30和40,换挡拨指4沿箭头方向6 沿着在图2中可以清楚看到的选挡通道8运动进入期望的开口 15、25、35或45。通过换挡 轴2沿着箭头方向7的枢转运动,换挡拨指4绕换挡轴2的轴线枢转。换挡拨指4通过在 选定的开口中的枢转而作用到换挡轨上,其方式是,它传递换挡轴的换挡力矩并依赖于图1 中的枢转方向7向左下或向右上移动选定的换挡轨,并且因此挂入选定的挡位。
[0065] 为了一方面防止由于操作相邻的换挡轨而无意间切换未被选定的换挡轨,以及另 一方面确保同时将未被选定的换挡轨保持在它们各自的位置中,换挡单元包括卡锁板5。 [0066] 卡锁板5被构造成横截面呈L形且基础轮廓截面呈U形的卡锁板5,并且具有带 开口 51的卡锁区段54和与之成直角的带留空部52的导引区段53。导引区段53放置在 换挡轨10、20、30和40的表面上,而卡锁区段54则用第一端部55形状锁合地啮合到换挡 轨 10、20、30 和 40 的由卡锁槽 11、12、13、21、22、23、31、32、33、41、42、43 形成的卡锁通道 9 中。为了更好地沿着箭头6导引卡锁板5,换挡拨指4通过允许换挡拨指4的枢转运动的留 空部52啮合到卡锁板5的导引区段53中。在沿箭头6的选挡运动中,换挡拨指4将由轴 向运动产生的力矩传递给导引区段53以及因此机械地横向于换挡轨10、20、30和40且平 行于换挡轴2地移动卡锁板,其中,四个与卡锁区段54的第一端部55处于啮合的卡锁槽允 许卡锁板的这种轴向运动。在图1中,它们分别是中间的卡锁槽12、22、32和42。
[0067] 卡锁区段54为了选定的换挡轨的自由运转而具有带宽度56的开口 51,该宽度56 宽于其中一个换挡轨1〇、20、30或40的宽度。开口 51的宽度56与各自的换挡轨的宽度相 匹配,从而使得卡锁区段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经由开口 51使选定的换挡轨自由运转以及 同时将所有其余换挡轨形状锁合地卡锁在它们各自的位置中。如从图1、图4a和图4b可以 看到的那样,卡锁区段54的开口 51过渡成了导引区段的长孔形的留空部52,因而开口 51 的宽度56和留空部54的宽度57 -样大。
[0068] 七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配属于换挡轨10、20、30和40,并且又配属于两个分变速 器。换挡轨10切换第一分变速器的挡位1和3 (这对应所示的字母A或B),以及换挡轨30 切换第一分变速器的挡位5和7 (E或F)。换挡轨20切换第二分变速器的挡位2和4 (C或 D),以及换挡轨40切换第二分变速器的挡位6 (G)和倒挡。
[0069] 图1所示的换挡拨指在换挡轨的看不到的开口 25中的位置对应沿箭头6从换挡 轨40的倒挡到换挡轨10的第1挡或反过来的选挡运动的力矩吸收。在这种力矩吸收中, 所有换挡轨1〇、20、30、40都处在空挡位置中,也就是说处在未被切换的位置中。在卡锁通 道9中,卡锁区段54卡锁未被选定的换挡轨10、30和40以及可以使选定的换挡轨20自由 运转。
[0070] 换挡轨10、20、30、40分别具有三个卡锁槽11、12、13或21、22、23或31、32、33或 41、42、43,它们彼此间以相同的间距错开且被布置在换挡轴2的相同侧上,也就是说,选挡 通道8处在换挡轴2和卡锁槽11、12、13、21、22、23、31、32、33、41、42、43之间。若换挡轨 10、 20、30、40全部处在它们的空挡位置中,那么第一换挡轨10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卡锁槽 11、 12、13分别与其余换挡轨20、30和40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卡锁槽21、22、23或31、32、33 或41、42、43对齐,且卡锁通道9由各第二卡锁槽12、22、32和42形成。由四个卡锁槽组成 的卡锁通道9通过换挡运动改变,从而使得一个一起形成卡锁通道9的卡锁槽被"脱开"且 同一换挡轨的另一卡锁槽取代被脱开的卡锁槽,以及因此卡锁通道利用新组成的卡锁槽形 成。
[0071] 由此,不依赖于各换挡轨10、20、30、40的换挡位置或空挡位置地形成卡锁通道9, 卡锁区段54的第一端部55形状锁合地啮合在该卡锁通道中。也就是说,依赖于当前的换 挡位置,例如第一和第二换挡轨10、20的两个第一卡锁槽11、21以及第三和第四换挡轨30、 40的两个第二卡锁槽32、42可以形成卡锁通道9,如图5b所示。
[0072] 从功能上观察,卡锁板5借助换挡拨指4沿着箭头方向6被"连贯操纵"穿过由卡 锁槽11、12、13、21、22、23、31、32、33、41、42、43随每次换挡过程重新组成的卡锁通道9。在 此,卡锁板5仅通过换挡轴2的轴向运动经由换挡拨指4平行于换挡轴2机械地进行导引。 在此,卡锁区段54的端部55始终形状锁合地啮合在卡锁通道9中。穿过卡锁板5的开口 51切换选定的换挡轨,而卡锁区段54则将其余换挡轨卡锁在它们各自的位置中。换挡拨 指4不与卡锁板5联接,以致在沿箭头7进行换挡运动时,卡锁板5不被换挡拨指4接触, 因而在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