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旋钮200偏心而产生。这种旋钮200的偏心可能因为与所述旋钮200结合的阀杆530发生偏心或变形而发生。
[0099]所述旋钮200是供用户操作的操作部,除了扭力和向前后施加的力外,还可以各种力施加于所述旋钮200。基本上,所述旋钮200的荷重对阀杆530施加弯矩。由铝或锌材料形成旋钮200时该荷重更大。
[0100]除了该荷重外,用户在上下左右推动旋钮200时也会产生弯矩。另外,用户移动物体时,无意间所述物体与旋钮200发生碰撞,此时也对所述旋钮200施加较大的冲击。此外,所述阀杆530的偏心也可以在安装燃气阀500的过程中发生。
[0101]由于以上的多种原因所述阀杆530可能发生变形或偏心。这样的阀杆530的变形或偏心可成为引起旋钮200被旋钮环300限制或阀杆530被杆收容部540限制的原因。
[0102]此外,阀杆530的变形或偏心还会使后述的垫片变形,导致阀杆和垫片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这样的摩擦力的增加可能引起所述阀杆530受到限制。尤其,可能发生旋钮200和阀杆530向后方移动之后不能恢复到原位的问题。
[0103]本实施例为了预先防止阀杆和/或旋钮200受到限制而可以包括轴承400。所述轴承400可以使所述阀杆530的变形量或偏心量最小,或者即便发生变形或偏心,也能够防止所述限制。
[0104]所述轴承400发挥将所述阀杆530支撑在所述面板100上的功能。具体地说,所述阀杆530以能够向前后移动且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所述面板100上。因此,所述轴承400可形成所述阀杆530的支撑点。
[0105]更具体地说,所述轴承400对所述阀轴530的支撑点优选位于所述面板100的前方。即,优选在比所述贯通孔110更靠前的前方形成被所述轴承400支撑的支撑点。
[0106]所述阀杆530可理解为从所述阀主体505延伸的悬臂(cantilever)。即,所述阀杆530的一端被所述阀主体505支撑,另一端贯通贯通孔110自由地位于所述面板100的前方。并且,弯矩和与支撑点之间的距离成正比。而且,对所述阀杆530产生弯矩的力主要发生在所述阀杆530的另一端即前方部。因此,优选使所述支撑点位于最大程度地接近所述阀杆的前方部550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所述贯通孔110更靠前的前方。
[0107]基于上述的理由,优选使所述轴承400位于所述旋钮环300的内部。当然,优选使所述轴承400位于所述旋钮环300的中心。所述轴承400固定在所述旋钮环300上,所述旋钮环300固定在所述面板100上。因此,所述轴承400可通过所述旋钮环300固定在所述面板100上。
[0108]因此,所述阀杆530的支撑点可形成在面板100的前方,由此能够缩短旋钮负荷的中心点和被所述轴承400支撑的支撑点之间的间隔。由此,能够使阀杆530的变形量最小。
[0109]另外,随着所述轴承400的支撑点和所述面板100之间的间隔变大,所述旋钮200从所述面板100凸出的长度会变得更长。这意味着阀杆530的长度变得更长。因此,通过将所述轴承400设置在所述旋钮环300的内部,能够防止所述长度增加。
[0110]如图4所示,优选在所述杆结合部210的后端面和所述轴承400之间形成有规定间隙g。尤其,优选在杆结合部210的后端面和所述轴承的前方面之间形成所述规定间隙。这是为了留出所述旋钮200和阀杆530能够向前方移动的间隔。而且,防止所述旋钮200向前方移动所述间隙g以上。
[0111]所述杆结合部210的外径比所述阀杆530的外径大。因此,能够使较宽的面面对所述轴承400的前方面417 (参照图7)。由此,能够防止以较大的力按压旋钮200时所述旋钮200脱离。当然,除了所述的杆结合部210和轴承之间的关系外,还可以通过所述旋钮环300和旋钮200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也能够防止脱离,对此在将后面进行说明。
[0112]以下,参照图5说明面板100和旋钮环300的结合结构。图5是示出面板100和旋钮环300的结合结构的立体图。
[0113]首先,在所述旋钮环300上结合轴承400,所述旋钮环300和轴承400 —体地与所述面板100结合。
[0114]所述旋钮环300可包括:框架310,在其前方形成有开口部311,用于收容所述旋钮200的至少一部分;后壁部320,其设置在旋钮环的所述框架310的后方。优选所述框架310或旋钮环的内周面313如后面所述那样形成为越往后方内径越小。所述框架310的后方可以以与所述面板100紧贴的方式结合。当然,所述后壁部320也可以以与所述面板100相接的方式结合。
[0115]所述后壁部320可形成有使所述旋钮环300与所述面板100结合的结合部340。所述结合部340可以为螺纹孔。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孔130可形成在所述面板100上。
[0116]所述螺纹孔340可形成有多个,在所述螺纹孔340与所述面板的孔130直线结合时,所述贯通孔110位于所述旋钮环300的中心。
[0117]如上所述,所述贯通孔110可形成在凹陷部120的中心,在所述凹陷部120的所述贯通孔110周边形成有垫片结合孔140。垫片的一部分插入所述垫片结合孔140,从而使未图示的垫片固定在所述凹陷部120上。
[0118]以下,参照图6说明旋钮200和旋钮环300的结合结构。图6是旋钮200和旋钮环300结合的剖视图。
[0119]如上所述,旋钮环300包括后壁部320和环状的框架310。优选使所述框架310的内周面312的内径从前方向后方越来越小。
[0120]所述旋钮200包括前方的把手201和后方的本体202。所述把手优选形成为在关闭燃气阀的位置沿上下方向较长。并且,所述把手201可形成为长方体状。
[0121]所述把手201的后方可形成有中空的横截面呈梯形的本体202。当然,所述把手201和本体202可形成为一体。
[0122]所述本体202的外径和内径从所述把手21向后方越来越大。并且,外径在最大外径部203形成为最大。所述最大外径部203可以与所述旋钮环300的前方开口部311相对应。因此,在燃气阀被关闭的状态下,也就是在未使用的状态下,所述最大外径部203与所述前方开口部311相接。由此,能够使旋钮200和旋钮环300之间的间隙最小。
[0123]所述本体202可包括本体末端部204,该本体末端部204的外径从所述最大外径部203向后方越来越小。所述本体末端部204可以与所述内周面312向后方越来越小的形状相对应。
[0124]随着旋钮200向后方移动,所述最大外径部203向所述旋钮环300的内部移动。这时,所述最大外径部203与所述旋钮环300的内部面接触,防止进一步向后方移动。这样的最大外径部203和旋钮环300的内周面都形成为环状,因此,能够防止两者在特定部位上受到限制。即,旋钮200和内周面312在整个环状部分上接触。
[0125]另外,所述旋钮200的本体末端部204可设置有旋钮后壁部220。所述旋钮后壁部220插入所述本体末端部204并与之结合。并且,所述旋钮后壁部220的中央可设置有向前方和后方延伸的杆结合部210。
[0126]所述旋钮后壁部220与所述本体202结合而形成本体202的内部空间230。所述杆结合部210的一侧可形成有凸台240。所述凸台240可从所述旋钮后壁部220向前方延伸形成。通过所述凸台240能够防止旋钮后壁部220进一步向所述本体202的内部移动。即,通过所述凸台240能够确定所述旋钮后壁部220与所述本体202结合的位置。所述凸台240相对所述杆结合部210对称地形成。作为一例,所述凸台240可形成有两个所述凸台 240。
[0127]通过所述旋钮200的本体末端部204的形状和所述旋钮环300的内周面的形状,如上所述,允许旋钮200向后方移动距离受到限制。
[0128]在所述旋钮200和所述旋钮环300之间可设置有弹簧600。所述弹簧600可以是螺旋弹簧,对应于长度方向的位移能够提供弹性恢复力。而且,所述螺旋弹簧使得所述旋钮200不能从所述旋钮环300脱离。
[0129]具体地说,所述弹簧60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旋钮环300上,而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旋钮200上。因此,为了将两者脱离,需要所述弹簧600的固定被破坏或者弹簧产生非常大的位移。基于这样的理由,能够防止所述旋钮200从所述旋钮环300脱离。S卩,所述旋钮200通过弹簧的张力能够移动地固定在所述旋钮环300上。此外,当消除使所述旋钮200向后方移动的力时,所述弹簧600使所述旋钮200返回到原位置。
[0130]另外,所述旋钮环300在面板100上固定成不能移动。因此,可以理解为所述旋钮200通过所述旋钮环300能够移动地固定在所述面板100上。
[0131]所述旋钮200被固定成不仅通过所述弹簧的张力,而且还通过所述阀杆530也能够移动。即,为了使旋钮200从旋钮环300脱离,不仅要克服所述弹簧的张力,而且要克服阀杆530和杆结合部210之间的结合力。从另一观点来讲,不仅要克服所述弹簧的张力,而且要克服使所述阀杆530从阀主体505分离的力。因此,所述旋钮200在所述旋钮环300的内部能够牢固地固定。当然,被固定为能够沿前后移动且旋转。
[0132]以下,参照图7和图8详细说明轴承。轴承400包括轴承壳体410、420和收容于所述轴承壳体的内部的多个滚珠430。
[0133]所述轴承壳体410、420可包括内周面411、421和外周面418、428。所述内周面411,421可形成有滚珠贯通部413、423。因此,收容于所述轴承壳体内部的滚珠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滚珠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