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计量取用装,具体涉及一种液体用计量取用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油剂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主要用作溶剂。去离子水从去离子水制备装置中被生产出来后直接进入储液罐中储存备用,每次使用时需从储液罐中取用,由于储液罐体积庞大,且一般储液罐直接矗立于地面,或通过较低高度的底座立于地面,取用时很不方便,万一取用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体用计量取用装置,该装置能够方便准确的从储液罐中取用去离子水等液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体用计量取用装置,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由圆柱形筒体,和与所述圆柱形筒体连接的椭圆形盖体组成,所述盖体包括接于圆柱形筒体顶端和底端的共两个,位于圆柱形筒体底端盖体的中心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连接一个或一个以上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具有阀门,所述导流管具有弧形部,所述底座还连有称量座,所述称量座具有称量称。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连接一个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卡扣连接一软管。该卡扣连接为本领域所熟知的卡扣连接方式,能实现软管和出液管可拆卸连接即可。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连接2个或3个出液管,所述导流管具有与储液罐相接的竖直部总管口,和与总管口相通的2个或3个支管口,每个支管口各连一个出液管,所述弧形部位于总管口和支管口之间。优选地,每个所述导流管连接一个出液管,每个所述出液管卡扣连接一软管,所述称量座与所述出液管一一对应。即每个出液管对应一个称量座。
优选地,所述称量座设于所述底座下方,所述称量座与所述底座通过滑轨、滑块滑动连接。具体地,若滑轨设于称量座,则可在滑轨内滑动的滑块设于底座上,但优选的是,滑轨位于底座上,滑块位于称量座。称量座不使用时可通过滑动收藏于底座下方,减少占空空间。
优选地,所述储液罐具有液位监测机构,所述液位监测机构为设于储液罐外壁,并与储液罐内部相通的透明柱状管体。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方便准确的从储液罐中取用去离子水等液体,导流管设于储液罐底部中心,且带有弧形部,这种设计能够保证取液时液体不在取用过程中积存,且可将储液罐内液体取净,避免二次污染,而且取用时无需额外动力源。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 储液罐,11. 液位监测机构,2. 盖体,3. 导流管,31. 弧形部,32. 总管口,33. 支管口,4. 底座,5. 出液管,51. 阀门,6. 称量座,61. 称量称,7. 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液体用计量取用装置,包括底座4,设于底座4上的储液罐1,储液罐1具有液位监测机构11,液位监测机构11为设于储液罐1外壁,并与储液罐1内部相通的透明柱状管体。
储液罐1由圆柱形筒体,和与圆柱形筒体连接的椭圆形盖体2组成,盖体2包括接于圆柱形筒体顶端和底端的共两个,位于圆柱形筒体底端盖体2的中心设有导流管3,导流管3连接一个出液管5,出液管5具有阀门51,导流管3具有弧形部31,底座4还连有称量座6,称量座6具有称量称61。称量称61用于计量取出的液体量。
上述出液管5通过卡扣连接方式连接一软管7。该卡扣连接为本领域所熟知的卡扣连接方式,能实现软管7和出液管5可拆卸连接即可。
具体地,称量座6设于底座4下方,称量座6与底座4通过滑轨、滑块滑动连接。滑轨位于底座4上,滑块位于称量座6。称量座6不使用时可通过滑动收藏于底座4下方,减少占空空间。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液体用计量取用装置,包括底座4,设于底座4上的储液罐1,储液罐1具有液位监测机构11,液位监测机构11为设于储液罐1外壁,并与储液罐1内部相通的透明柱状管体。
储液罐1由圆柱形筒体,和与圆柱形筒体连接的椭圆形盖体2组成,盖体2包括接于圆柱形筒体顶端和底端的共两个,位于圆柱形筒体底端盖体2的中心设有导流管3,导流管3连接一个或一个以上出液管5,出液管5具有阀门51,导流管3具有弧形部31,底座4还连有称量座6,称量座6具有称量称61。
导流管3连接3个出液管5,导流管3具有与储液罐1相接的竖直部总管口32,和与总管口32相通的3个支管口33,每个支管口33各连一个出液管5,上述弧形部31位于总管口32和支管口33之间。每个导流管3连接一个出液管5,每个出液管5卡扣连接一软管7,称量座6与出液管5一一对应。即每个出液管5对应一个称量座6。
称量座6设于底座4下方,称量座6与底座4通过滑轨、滑块滑动连接。具体地,滑轨位于底座4上,滑块位于称量座6。称量座6不使用时可通过滑动收藏于底座4下方,减少占空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