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医药包装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排瓶机构、烘干机及烘干灌装联动线。
背景技术:
在食品、医药包装机械行业中,如水针线、西林瓶线、冻干线、粉针制剂的联动线AGF系列、KGS系列、螺杆分装机系列设备等设备中,需要输送网带进行输送瓶体。以烘干灌装生产线为例,烘干机出口至灌装(封)机设备进瓶端设有进瓶网带,生产结束后经网带排空装置将最后一批瓶子推至与灌装(封)机的进瓶端,由于网带排空装置的推力不够,该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每次都会遗留几百上千的玻瓶在灌装(封)进瓶网带上,造成清理困难,降低了玻瓶的一次性使用率,增加了生产成本;(2)某些操作者直接用手赶瓶增加推力,造成污染的风险;(3)灌装(封)机进瓶绞龙处容易引起倒瓶,进而引发炸瓶现象发生,炸瓶的玻屑飞溅至其它瓶口里,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排漏,降低了瓶体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排瓶机构、烘干机及烘干灌装联动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瓶机构,用于排空输瓶通道内的瓶体,所述排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输瓶通道上方且可绕一支点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滑杆、装设于所述滑杆上且推瓶宽度可变的柔性推瓶件以及驱动所述滑杆升降的驱动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滑杆上套设有两个拉杆,所述柔性推瓶件一端与其中一个拉杆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拉杆连接,两个拉杆均可沿滑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调节所述柔性推瓶件的推瓶宽度。
所述拉杆上设有可拉动滑杆转动的操作把手。
所述滑杆上方设有一可限制所述滑杆转动的卡板。
所述滑杆设有可防止两个拉杆脱离所述滑杆的挡板。
所述滑杆通过安装座与所述驱动单元的伸出端连接,所述滑杆可带动安装座绕所述驱动单元的伸出端转动。
所述驱动单元为升降气缸,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杆连接。
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上设有用于对气缸进行通气以实现升降杆升降的气管接头。
一种烘干机,所述烘干机具有可与输瓶通道对接的出瓶端,所述烘干机还包括上述排瓶机构,所述排瓶机构位于所述出瓶端。
一种烘干灌装联动线,包括烘干机和灌装机,所述烘干灌装联动线还包括上述排瓶机构,所述烘干机和灌装机之间设有输瓶通道,所述输瓶通道的进瓶端与所述烘干机的出瓶端对接,所述输瓶通道的出瓶端与所述灌装机的进瓶端对接,所述滑杆位于所述输瓶通道的上方,所述输瓶通道设有可对输瓶通道内堆积的瓶体导向的缓冲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排瓶机构,排瓶时,柔性推瓶件与外侧的瓶体接触,转动的滑杆,滑杆带动柔性推瓶件推动输瓶通道内堆积瓶体,使输瓶通道内的瓶体排空,柔性推瓶件的推瓶宽度可根据瓶体在输瓶通道内的宽度调节,避免排漏,降低了瓶体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具有上述的排瓶机构,烘干机的出瓶端与输瓶通道对接时,通过排瓶机构将输瓶通道瓶体排至其他设备上,克服了排瓶困难的问题,降低了瓶体浪费,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灌装联动线,在烘干机和灌装机之间设有输瓶通道,上述的排瓶机构位于输瓶通道的上方,通过排瓶机构将输瓶通道瓶体排至灌装机上,克服了排瓶困难的问题,降低了瓶体浪费,节约生产成本,降低重复污染风险,提高最终药品的合格率以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排瓶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排瓶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烘干灌装联动线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烘干灌装联动线的排瓶机构工作位置示意图(一)。
图6是图5中B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烘干灌装联动线的排瓶机构工作位置示意图(二)。
图中各标号表示:
1、滑杆;11、安装座;12、挡板;13、挡板螺钉;2、柔性推瓶件;3、驱动单元;31、升降杆;32、气缸;33、气管接头;34、固定螺钉;4、拉杆;41、操作把手;42、滑座;43、滑动轴承;5、卡板;61、输瓶通道;62、缓冲带;8、烘干机;81、左墙板;9、灌装机;91、进瓶绞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排瓶机构的一种实施例,该排瓶机构主要用于排空输瓶通道61内的瓶体,排瓶机构包括设于输瓶通道61上方且可绕一支点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滑杆1、装设于滑杆1上且推瓶宽度可变的柔性推瓶件2以及驱动滑杆1升降的驱动单元3。输瓶通道61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本实施例中的输瓶通道61以图5中烘干灌装联动线的输瓶通道61为例。排瓶时,柔性推瓶件2与外侧的瓶体接触,转动的滑杆1,滑杆1带动柔性推瓶件2推动输瓶通道61内堆积瓶体,使输瓶通道61内的瓶体排空,柔性推瓶件2的推瓶宽度可根据瓶体在输瓶通道61内的宽度调节,避免排漏,降低了瓶体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柔性推瓶件2设置为松紧带。
本实施例中,滑杆1上套设有两个拉杆4,柔性推瓶件2一端与其中一个拉杆4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拉杆4连接,两个拉杆4均可沿滑杆1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调节柔性推瓶件2的推瓶宽度。拉杆4通过滑座42滑设于滑杆1上,滑座42内设有滑动轴承43,通过滑座42和滑动轴承43,拉杆4可在滑杆1灵活滑动,可快速、方便调节柔性推瓶件2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拉杆4上设有可拉动滑杆1转动的操作把手41。操作把手41可灵活的操作滑杆1的旋转运动以及两个拉杆4的相对移动。
本实施例中,滑杆1上方设有一可限制滑杆1转动的卡板5,防止滑杆1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转动。不使用排瓶机构时,驱动单元3驱动滑杆1上升,卡板5的竖边挡住滑杆1转动(如图2所示)。滑杆1设有可防止两个拉杆4脱离滑杆1的挡板12,挡板12通过挡板螺钉13固定于滑杆1的端部。
本实施例中,滑杆1通过安装座11与驱动单元3的伸出端连接,滑杆1可带动安装座11绕驱动单元3的伸出端转动。驱动单元3为升降气缸,安装座11与升降气缸的升降杆31连接。滑杆1与安装座11固定连接,安装座11可转动的套设于升降杆31上,通过拉动操作把手41可使滑杆1和安装座11绕升降杆31旋转。
本实施例中,升降气缸的气缸32上设有用于对气缸32进行通气以实现升降杆31升降的气管接头33。通过气管接头33的气源通断,实现升降气缸上下升降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具有可与输瓶通道61对接的出瓶端,该烘干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排瓶机构,排瓶机构位于烘干机的出瓶端,当烘干机的出瓶端与输瓶通道61对接时,通过排瓶机构,可将输瓶通道61内的瓶体排空。
图4至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烘干灌装联动线的一种实施例,该烘干灌装联动线包括烘干机8和灌装机9,还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排瓶机构,烘干机8和灌装机9之间设有输瓶通道61,输瓶通道61的进瓶端与烘干机8的出瓶端对接,输瓶通道61的出瓶端与灌装机9的进瓶端对接,滑杆1位于输瓶通道61的上方,输瓶通道61设有可对输瓶通道61内堆积的瓶体导向的缓冲带62。气缸32通过固定螺钉34固定于烘干机8出瓶端。
工作原理:
烘干机8生产结束后经网带排空装置(图中未示出)将最后一批瓶体推至与输瓶通道61上,撤退网带排空装置。操作员两手戴上无菌手套,分别握住左右两个滑座42,将左侧拉杆4贴住烘干机8的左墙板81,右侧拉杆4贴住缓冲带62(如图5所示),启动气缸下降按钮(图中未示出),升降杆31下降,带动滑杆1和滑杆1上的所有装置整体下降,脱离卡板5的限制,拉杆4底部连接的松紧带与输瓶通道61接触,双手将拉杆4稍往灌装机9的进瓶端的进瓶绞龙91处靠紧,使瓶体相互挤紧。启动主机(图中未示出),瓶体会经进瓶绞龙91不断进行输送至生产完成,这时操作员双手稍用力不断往进瓶绞龙91处拉紧,并根据左墙板81至松紧带的宽度合理调整左右两个滑座42的距离(如图7所示),使瓶体之间不产生间隙,防止出现倒瓶现象以及进瓶绞龙91进口处挂倒瓶体的现象。生产完成后,将左右两个滑座42移至靠升降气缸端,将滑杆1推至靠烘干机8出瓶端,启动气缸上升按钮(图中未示出),将滑杆1上升至卡板5内,防止正常生产过程中滑杆1随意转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