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液体灌注的下体结构和液体灌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0151发布日期:2020-05-29 11: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液体灌注的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塞(21)、刚性柱体(22)、支撑根基(27)和支撑柱(23);

所述刚性柱体(22)内部具有通道;

所述支撑根基(27)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柱(23),所述支撑柱(23)延伸至刚性柱体(22)内,所述支撑柱(2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盖塞(21),所述盖塞(21)与刚性柱体(22)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体结构还包括外圈伸缩管(24)和内圈伸缩管(26);

所述外圈伸缩管(24)包括顶板(24a)、底板(24b)以及用以连接两者的侧壁(24c),所述顶板(24a)与底板(24b)之间设置有弹簧(25);所述刚性柱体(22)设置在顶板(24a)上,所述内圈伸缩管(26)设置在外圈伸缩管(24)的内部且与刚性柱体(22)相连通;所述底板(24b)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根基(27),所述支撑柱(23)穿过内圈伸缩管(26)并延伸至刚性柱体(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塞(21)与刚性柱体(2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漏环(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柱体(22)与顶板(24a)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防漏环(2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伸缩管(26)采用弹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通道(28)、连接胶管(29),所述内部通道(28)与底板(24b)固定连接并与刚性柱体(22)连通,所述连接胶管(29)与内部通道(28)的底部连通。

7.一种液体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体(10),所述上体(10)包括固定件(12)和升降件(11),所述固定件(12)固定设置在上体(10)的内底面,所述升降件(11)的侧壁上设置有流通孔(16),所述升降件(11)的中部具有灌注流通通道(15),所述灌注流通通道(15)穿过所述上体(10)的底部;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下体结构,所述盖塞(21)的外侧壁可与升降件(11)的内侧壁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11)设置在固定件(12)内部且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塞(21)的外侧壁与升降件(11)的顶部的内侧壁通过卡位(14)与凸位(210)的配合实现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14)设置在升降件(11)顶部的内侧壁上,所述凸位(210)设置在所述盖塞(21)的外侧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11)的顶部的外侧具有一圈凸台(13),所述凸台(13)的下端面与固定件(12)的上端面上下对应且能相互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1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限位凸起(17),所述固定件(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槽(18),所述滑槽(18)起于固定件(12)的底部终止于固定件(12)内侧壁的上部,所述限位凸起(17)能在滑槽(18)内上下滑动,当所述升降件(11)上移至所述限位凸起(17)抵至所述滑槽(18)的上部时,所述升降件(11)则无法再上移。


技术总结
一种底部往上液体灌注系统,包括上体(10)、下体(20);上体(10)包括固定件(12)、中部具有灌注流通通道(15)的升降件(11),固定件(12)固定设置在上体(10)的内底面,升降件(11)设置在固定件(12)内部且能上下移动,升降件(11)的侧壁上设置有流通孔(16),灌注流通通道(15)穿过上体(10)的底部;下体(20)包括盖塞(21)、刚性柱体(22)、外圈伸缩管(24)以及内圈伸缩管(26),外圈伸缩管(24)内设置有弹簧(25),刚性柱体(22)设置在顶板(24a)上且具有通道,内圈伸缩管(26)设置在外圈伸缩管(24)内部且与刚性柱体(22)相连通,底板(24b)上设置有支撑柱(23),支撑柱(23)穿过内圈伸缩管(26)并伸至刚性柱体(22)内,支撑柱(2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与刚性柱体(22)的顶部连接的盖塞(21),盖塞(21)的外侧壁与升降件(11)顶部的内侧壁卡合。该灌注系统不易产生漏洒、成本低、减少烫伤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育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榴创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2.05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