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泄漏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4471阅读:1218来源:国知局
油管泄漏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管泄漏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长输油管道泄漏事故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长输油管道的安全可靠运行正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工程、环境和社会的关注。由于管道老化或工作环境导致的管道腐蚀穿孔造成持续性小规模的泄漏,这种泄漏的及早发现与准确定位是当前油气长输管线泄漏检测技术的难题。目前国内外针对长输管道泄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射线法、负压波法、导波技术、遥控机器人、主动声纳、被动声纳等。但这些方法都其自身应用的局限性,射线法只能对局部区域范围内进行检测,对长距离检测速度很慢,耗时较长;超声检测爬机、漏磁检测爬机、ROV检测法虽然技术比较成熟,但其工作效率低,需要逐点检测,或只能间断性进行检测,且仅适用于没有过多弯头和连接处的管道。因此,急需研制一种检测系统能够对长输管道进行实时泄漏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管泄漏检测系统。

一种油管泄漏检测系统,由监测装置1、输油管2和储油罐3组成,储油罐3通过输油管2与监测装置1相连,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油泵5、油气分离器4、液体流量计8与气体流量计12;油泵5与输油管2相连,通过油泵5将储油罐3中的油品抽出,油品经油气分离器4分离,分离出的液态原油从液体出口6排出,分离出的气体从气体出口11排出,液体出口6与液体流量计8相连,气体出口11与气体流量计12相连,气流流量计12将检测到的气体流量发送给泄漏 判断单元14,液体流量计8通过阀门9与排液管7相连。

可选的,液体流量计8的与显示器10相连,气体流量计12通过排气管13将计量后的气体排出。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的泄漏检测系统,通过检测油、气的流量变化来检测是否发生了泄漏,能够实时检测泄漏的发生,且能够检测多弯头和连接处的管道,系统结构简单,检测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油管泄漏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流量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新型的主旨。

如图1所示,本新型的油管泄漏检测系统由监测装置1、输油管2和储油罐3组成,储油罐3通过输油管2与监测装置1相连,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油泵5、油气分离器4、液体流量计8与气体流量计12。油泵5与输油管2相连,通过油泵5将储油罐3中的油品抽出,油品经油气分离器4后,液态原油从液体出口6排出,而分离出的气体从气体出口11排出,液体出口6与液体流量计8相连,通过液体流量计8对于分离后的液态原油进行计量,气体出口11与气体流量计12相连,通过气体流量计12对分离出的气体进行计量。气体流量计12与泄漏判断单元14电连接,气流流量计12将检测到的气体流量发送给泄漏判断单元14,泄漏判断单元14根据气体流量的变化判断管道2中是否存在泄漏。液体流量计8通过阀门9与排液管7相连,同时液体流量计8的计量结果也发送 给显示器10显示。气体流量计12通过排气管13将计量后的气体排出。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的泄漏检测原理做进一步说明。正常情况下,储油罐3与输油管道2为一个较为封闭的体系,其中的油品中气体含量也相对稳定,在稳定输油时,单位油品中所含气体的量是稳定的;当发生泄漏时,气体会从泄漏孔进入输油管2中,这样输油管2中所含的气体量增加,当保持同样的油管流量时,油泵会抽出更多的气体,经过气体流量计12检测到这一气体流量的增加,从而便可以判断出输油管2发生泄漏。油泵5将原油从储油罐3中抽出,经过油气分离器4后进行油气分离,在图2中,输油管2的流量被设定为了250,即流量计8所检测到的液态原油流量为250,在这一流量下,所分离出的气体流量大概为150,在第50分钟时,输油管2发生泄漏,空气进入输油管2中,在保持液态原油流量250不变的情况下,气体流量计12所检测到的气体流量逐渐增大到大约350左右,泄漏判断单元14检测到这一流量的变化,由此便可以判定出输油管2发生了泄漏。本新型的泄漏检测系统,通过检测油、气的流量变化来检测是否发生了泄漏,能够实时检测泄漏的发生,且能够检测多弯头和连接处的管道,系统结构简单,检测成本低。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