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道积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5740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燃气管道积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管道积水处理领域,具体为燃气管道积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然气管道是指将天然气从开采地或处理厂输送到城市配气中心或工业企业用户的管道,又称输气管道,燃气管道在输送燃气时,由于气态水分混杂在燃气内部,经管道长输,由于温度、管径等多方面原因气态水形成液态水,造成管道水堵,温度越低,管径越小,越容易积水形成水堵,所以需要借助管道积水处理装置来完成排水过程,目前在燃气管道内常用的排水方法为压缩机加压管道吹扫排水法,这种排水方法需要用到空气压缩机,由于空气压缩机底部没有设置减震移动组件,使得空气压缩机的便携性大大降低,且空气压缩机在正常运作时会产生较大幅度的震动,从而在使用压缩机加压管道吹扫排水法给燃气管道排水时,造成积水处理装置难于移动的问题;由于燃气管道内部没有设置液位传感器,使得操作人员无法得知燃气管道内部的积水深度及积水量,不能及时对燃气管道进行排水处理,影响燃气输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燃气管道积水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在燃气管道内常用的排水方法为压缩机加压管道吹扫排水法,这种排水方法需要用到空气压缩机,由于空气压缩机底部没有设置减震移动组件,使得空气压缩机的便携性大大降低,且空气压缩机在正常运作时会产生较大幅度的震动,从而在使用压缩机加压管道吹扫排水法给燃气管道排水时,造成积水处理装置难于移动的问题;由于燃气管道内部没有设置液位传感器,使得操作人员无法得知燃气管道内部的积水深度及积水量,不能及时对燃气管道进行排水处理,影响燃气输送等方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燃气管道积水处理装置,包括燃气管道、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电磁阀、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密封垫圈、软管、空气压缩组件和减震移动组件,所述燃气管道内部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燃气管道内部另一侧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燃气管道下端外侧安装有电磁阀,且燃气管道一端外侧安装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一端外侧连接有第二法兰一端,所述第二法兰另一端连接有软管一端,所述软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压缩组件,所述空气压缩组件下端外侧安装有减震移动组件;所述空气压缩组件包括空气压缩机、把手、控制箱、蜂鸣器、控制面板和S7-200PLC控制器,所述空气压缩组件中部设置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后端外表面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顶部外侧安装有蜂鸣器,且控制箱底部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箱内部下端安装有S7-200PLC控制器;所述减震移动组件包括减震弹簧、第一管套、第二管套、支撑座、电动伸缩杆和万向轮,所述减震移动组件顶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下端外侧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端内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下端外侧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优选的,所述空气压缩机上端一侧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顶部外侧套接有第一管套,且减震弹簧底部外侧套接有第二管套,所述第一管套的内径小于第二管套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空气压缩机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所述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S7-200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S7-200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磁阀和蜂鸣器的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减震移动组件,避免了空气压缩机的便携性大大降低,且空气压缩机在正常运作时会产生较大幅度的震动,从而在使用压缩机加压管道吹扫排水法给燃气管道排水时,造成积水处理装置难于移动的问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避免了操作人员无法得知燃气管道内部的积水深度及积水量,不能及时对燃气管道进行排水处理,影响燃气输送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燃气管道;2、压力传感器;3、液位传感器;4、电磁阀;5、第一法兰;6、第二法兰;7、密封垫圈;8、软管;9、空气压缩组件;91、空气压缩机;92、把手;93、控制箱;94、蜂鸣器;95、控制面板;96、S7-200PLC控制器;10、减震移动组件;101、减震弹簧;102、第一管套;103、第二管套;104、支撑座;105、电动伸缩杆;10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燃气管道积水处理装置,包括燃气管道1、压力传感器2、液位传感器3、电磁阀4、第一法兰5、第二法兰6、密封垫圈7、软管8、空气压缩组件9和减震移动组件10,燃气管道1内部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且燃气管道1内部另一侧安装有液位传感器3,燃气管道1下端外侧安装有电磁阀4,且燃气管道1一端外侧安装有第一法兰5,第一法兰5一端外侧连接有第二法兰6一端,第二法兰6另一端连接有软管8一端,软管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压缩组件9,空气压缩组件9下端外侧安装有减震移动组件10;空气压缩组件9包括空气压缩机91、把手92、控制箱93、蜂鸣器94、控制面板95和S7-200PLC控制器96,空气压缩组件9中部设置有空气压缩机91,空气压缩机91后端外表面安装有控制箱93,控制箱93顶部外侧安装有蜂鸣器94,且控制箱93底部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95,控制箱93内部下端安装有S7-200PLC控制器96;减震移动组件10包括减震弹簧101、第一管套102、第二管套103、支撑座104、电动伸缩杆105和万向轮106,减震移动组件10顶部设置有减震弹簧101,减震弹簧101下端外侧安装有支撑座104,支撑座104上端内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05,电动伸缩杆105下端外侧安装有万向轮106。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法兰5和第二法兰6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7。

为了便于推动空气压缩机9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空气压缩机91上端一侧安装有把手92。

为了便于减震弹簧101收缩,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减震弹簧101顶部外侧套接有第一管套102,且减震弹簧101底部外侧套接有第二管套103,第一管套102的内径小于第二管套103的内径。

为了让各部分电性元件均可以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控制面板9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2、液位传感器3、空气压缩机91和电动伸缩杆105的输入端,压力传感器2、液位传感器3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S7-200PLC控制器96的输入端,S7-200PLC控制器9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磁阀4和蜂鸣器94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打开控制面板95,让液位传感器3正常工作,当液位传感器3所监测到的液位值大于设定值时,液位传感器3会将这一信号传递给S7-200PLC控制器96,S7-200PLC控制器96会接通蜂鸣器94的电路,促使蜂鸣器94鸣响,用以提示操作人员,及时对燃气管道1内部积水进行处理,处理的操作步骤为,通过控制面板95使得空气压缩机91正常运作,使得燃气管道1内部产生一定的空气压力值,当压力传感器2所监测到的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2会将这一信号传递给S7-200PLC控制器96,S7-200PLC控制器96会接通电磁阀4的电路,促使电磁阀4打开,从而将积水连同带有压力值的空气一同排出燃气管道1外部,从而实现快速排水;排水结束后,可通过控制面板95使得电动伸缩杆105伸长,进而使得万向轮106伸出支撑座104之外,将第一法兰5和第二法兰6拆卸之后,推动把手92,便可将空气压缩组件9推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