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设备或系统进行加油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加油时需要先除杂质、气泡的加油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在机车抗折弯系统、航空航天的液压管路结构以及电压互感器等行业中,在用油路进行加油时都是禁止空气进入油路的。因此,在上述行业中进行加油前都需要进行排气,除杂。目前开发了用真空注油机来解决上述问题,真空注油机通过真空泵对设备进行抽真空,此时关闭油路,再用油泵进行注油,通在抽真空的同时去除加油时的气泡。但是液压系统中是会进入空气的,会使液压系统中的油的品质下降,降低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且油箱充油太多还可能导致真空泵吸入油液而不是空气,从而严重损坏真空泵。
通过国内检索发现以下专利与本实用新型有相似之处:
申请号为201510402531.8,名称为“能消除气泡的真空自动注油设备”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消除气泡的真空自动注油设备,包括真空除气罐,真空除气罐上安装有Ⅰ号液位传感器;真空泵组分别与真空除气罐和自动真空室连通;供料泵安装于真空除气罐侧壁上,供料泵通过供油管路与油路缓冲罐连通,油路缓冲罐与计量缸连通,计量缸与精密过滤器连通,精密过滤器与注油阀连通;注油阀安装于自动真空室上方;真空除气罐与油路缓冲罐通过回油除气管路连通;油路缓冲罐顶部与计量缸的排气口连通,PLC控制器分别与真空泵组、计量缸上方的伺服电机和注油阀通过信号线连接。本发明完全消除了油料输送、计量和注油过程中产生的微量、细碎气泡,保证了注油精度及精度稳定性,提高了工件表面的洁净度。
上述专利虽然也是一种能排气的注油设备,且也通过了过滤器对杂质进行过滤,但上述专利中没有涉及采用回流线路和抽真空线路形成一整条闭合的回路,能使注油箱中的油不断循环和净化的结构,难以将液压系统中本身的空气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将封闭系统油路中的空气,以及液压系统中进入的空气都排出,并将封闭液压系统注满干净的油液,确保液压系统正常工作。
针以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折弯系统注油排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注油排气设备包括液压装置和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和液压装置通过抽真空线路和回流线路连接;液压装置与待充油系统通过充油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注油排气设备还包括补油装置,液压装置与补油装置通过补油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液压装置包括油泵、注油箱、液位开关、液位计、压力控制阀和电磁阀,油泵和液位开关都与注油箱连接,液位计与注油箱连通,压力控制阀和电磁阀都与液位计连接。
进一步地,补油装置包括补油箱、阀门和接头;液压装置还包括过滤器和压力表,补油线路上设有阀门和接头,过滤器和压力表的一端通过补油线路与补油箱连接,过滤器和压力表的另一端与注油箱连接,从而形成补油线路。
进一步地,液压装置与待充油系统通过充油线路连接,液压装置还包括过滤器和压力表,充油线路上各部件的连接依次为:油泵、注油箱、液位计、压力控制阀、电磁阀、压力表、过滤器、待充油系统和抽真空装置。
进一步地,压力控制阀和电磁阀的一端与液位计连接,压力控制阀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压力表和过滤器连接,通对充油线路中的油压进行调节,并对充油线路中的油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过滤器、压力表、流量计、油瓶、阀门和接头;真空泵与压力表连接,油瓶的一端与流量计连接,油瓶的另一端与阀门和接头连接,油瓶通过接头与待充油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抽真空装置和液压装置通过抽真空线路连接,液压装置中设有注油箱;抽真空线路中各部件的连接依次为:真空泵、压力表、接头、阀门、注油箱,使得真空泵能对注油箱进行抽真空。
进一步地,抽真空装置和液压装置还通过回流线路连接,液压装置中还设有油泵、液位开关和过滤器;回流线路中各部件的连接依次为:油泵、注油箱、液位开关、过滤器、接头、阀门、流量计、油瓶、待充油系统、注油箱。
进一步地,抽真空装置和液压装置通过抽真空线路和回流线路连接,真空泵通过抽真空线路对注油箱进行抽真空,且回流线路和抽真空线路形成闭合的回路,能使注油箱中的油不断循环和净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备本身成为液压回路的一部分,通过不断地循环,直至系统中油液不存在气泡,此时系统中空气完全排尽,使得注油排气效率高,排气效果很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泵、2过滤器、3压力表、4流量计、5油瓶、6阀门、7待充油系统、8接头、9液位开关、10油泵、11注油箱、12液位计、13压力控制阀、14电磁阀、15补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框A中是抽真空装置,虚线框B中是液压装置,抽真空装置和液压装置通过抽真空线路C和回流线路D连接。补油装置包括补油箱15、阀门6和接头8,液压装置与补油装置通过补油线路E连接。
补油线路E上各部件的连接依次为:油泵10、注油箱11、液位开关9、过滤器2、压力表3、接头8、阀门6、补油箱15。当注油箱11中的油量减少后可以通过补油线路从补油箱15中将油添加到注油箱11中,其过程为:先将回流线路D中的阀门6关闭,并打开补油线路E中的阀门6,启动油泵10使补油线路E管道中的油流向注油箱11,此时补油线路E管道中会形成负压,使补油箱15中的油沿管道流向过滤器2,再经液位开关9和油泵10流入注油箱11。
由于液位计12与注油箱11是连通的,由于液位计12是透明的,能看到油在液位计12中的高度和刻度,因此能从液位计12中得知注油箱11中的油的量,当注油箱11中的油已加满,既可关闭补油线路E中的阀门6,停止对注油箱11中加油。
抽真空线路中各部件的连接依次为:真空泵1、压力表3、接头8、阀门6、注油箱11。回流线路中各部件的连接依次为:油泵10、注油箱11、液位开关9、过滤器2、接头8、阀门6、流量计4、油瓶5、待充油系统7、注油箱11。关闭补油线路E中的阀门6,打开流线路中的阀门6,以及打开抽真空装置中直接与油瓶5相连接的阀门6,启动油泵10使油从注油箱11中流出,并流经整个回流线路后,再流回注油箱11,且在此过程的同时,也启动了真空泵1,使真空泵1不间断的对注油箱11进行抽真空。通过油的循环和连续的抽真空,消除油管内的油中的气泡和杂质,从而净化提供给待充油系统7的油。
充油线路上各部件的连接依次为:油泵10、注油箱11、液位计12、压力控制阀13、电磁阀14、压力表3、过滤器2、待充油系统7和抽真空装置。通过油的循环和连续的抽真空,消除油管内的油中的气泡和杂质后,关闭回流线路D中的阀门6,且关闭补油线路E中的阀门6,启动油泵10,使油泵10将注油箱11中的油压入到待充油系统7中。此时,可通过观察压力表3来得知充油线路中的油压,并通过调节压力控制阀13和电磁阀14来调节充油线路中的油压,使注油箱11中的油顺利的压入到待充油系统7中。
很显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改进或修饰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