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压力容器的双通道真空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0356发布日期:2018-08-07 13:0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用于压力容器的双通道真空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深冷行业对于介质的储存和运输主要应用低温绝热压力容器,低温绝热压力容器是用于贮存或运输液氢、液氧、液氦、液氩、液氮及液化天然气等低温介质的容器。现在国内低温绝热压力容器一般采用真空绝热,其优点是易于对形状复杂的表面绝热,预冷损失小,真空夹层可做到很小,但需要持久的高真空。低温绝热压力容器主要由内胆、外壳和阀门附件系统组成。内胆用来存储低温介质,外壳提供保护和支撑;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内胆和外壳之间形成夹层;夹层设计为高真空多层绝热结构,需要被抽成真空,一般要求真空度不低于1.0×10-2Pa,以便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减少气体排放,其真空度越高,绝热效果越好。目前,对于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真空度测量通常采用真空计,真空计由控制系统和真空规管两部分组成;其中真空规管的种类有波尔登规、薄膜电容规、皮拉尼电阻规、热电偶规、热阴极电离规、冷阴极电离规等许多种。现有的真空计很难直接运用于低温绝热压力容器中进行真空度测量,常常出现密闭效果不好的情况,而导致测量精度普遍不高,或者导致真空规管的损毁,并且损毁后不易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压力容器的双通道真空测量装置,其能够进行压力容器的真空度测量,使用非常方便,提高了压力容器的真空度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专用于压力容器的双通道真空测量装置,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具有第一管腔、第二管腔和手动阀安装腔,所述阀体内部中心具有中心孔腔,所述第一管腔、第二管腔、手动阀安装腔分别与阀体的中心孔腔相连通;所述阀体外部设有与第一管腔相连通的第一法兰管接头,所述阀体外部设有与第二管腔相连通的第二法兰管接头;所述阀体外部安装有阀座,所述阀体内部的手动阀安装腔中设有真空手动阀组件,所述真空手动阀组件用于控制第二管腔与第一管腔之间连通的通断,所述阀座上安装有与真空手动阀组件相连接的真空手动阀调节旋盖;所述第一法兰管接头通过第一法兰组件可拆卸式连接有真空测量传感器,所述第二法兰管接头通过第二法兰组件可拆卸式连接有真空管道。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阀体整体呈圆柱体形状,所述阀体具有左端面、右端面和侧壁表面,所述侧壁表面位于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所述阀座安装于阀体的左端面上,所述第一法兰管接头安装于阀体的侧壁表面上,所述第二法兰管接头安装于阀体的右端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阀座通过螺钉C可拆卸式安装于阀体的左端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法兰组件由两个CF16法兰盘组成,两个CF16法兰盘对应开有通孔A,第一个CF16法兰盘与第一法兰管接头连接,第二个CF16法兰盘与真空测量传感器连接,两个CF16法兰盘的通孔A中配合安装有螺钉A。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法兰组件由两个CF16法兰盘组成,两个CF16法兰盘对应开有通孔B,第一个CF16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管接头连接,第二个CF16法兰盘与真空管道连接,两个CF16法兰盘的通孔B中配合安装有螺钉B。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第一法兰管接头、第二法兰管接头、阀座、真空手动阀组件均由不锈钢材料制造。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法兰管接头与阀体之间采用氩弧焊密闭焊接而成;所述第二法兰管接头与阀体之间采用氩弧焊密闭焊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手动阀组件包括控制阀杆,控制阀杆整体呈T形形状,控制阀杆底部压紧连接有O形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测量传感器外部包裹设有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双通道真空测量装置可以直接对压力容器的真空度进行精确测量,使用非常方便,提高了压力容器的真空度测量精度;本实用新型整体密闭性能优异,其真空漏率降低至1.0×10-11Pa·m3/s。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阀体,2-第一法兰管接头,3-第二法兰管接头,4-阀座,5-真空手动阀调节旋盖,6-第一法兰组件,7-螺钉A,8-真空测量传感器,9-第二法兰组件,10-螺钉B,11-真空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专用于压力容器的双通道真空测量装置,包括阀体1和真空测量仪表,阀体1内部具有第一管腔、第二管腔和手动阀安装腔,阀体1内部中心具有中心孔腔,第一管腔、第二管腔、手动阀安装腔分别与阀体1的中心孔腔相连通;阀体1外部设有与第一管腔相连通的第一法兰管接头2,阀体1外部设有与第二管腔相连通的第二法兰管接头3。阀体1外部安装有阀座4,阀体1内部的手动阀安装腔(该手动阀安装腔中有真空手动阀组件的波纹管)中设有真空手动阀组件,真空手动阀组件用于控制第二管腔与第一管腔之间连通的通断,阀座4上安装有与真空手动阀组件相连接的真空手动阀调节旋盖5。真空手动阀组件包括控制阀杆,控制阀杆整体呈T形形状,控制阀杆底部压紧连接有O形密封圈,使用时,真空手动阀调节旋盖5调节控制阀杆在波纹管升降运动,控制阀杆带动O形密封圈升降运动实现控制第二管腔与第一管腔之间连通的通断。第一法兰管接头2通过第一法兰组件6可拆卸式连接有真空测量传感器8,第二法兰管接头3通过第二法兰组件9可拆卸式连接有真空管道11。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阀体1、第一法兰管接头2、第二法兰管接头3、阀座4、真空手动阀组件均由不锈钢材料制造。真空测量传感器8与真空测量仪表电连接,真空测量仪表为真空测量传感器8提供所需的电能,真空测量传感器8向真空测量仪表输送测量所得的真空度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测量传感器8选用复合真空规管,真空测量传感器8外部包裹设有保护罩。保护罩起到保护真空测量传感器8的电气连接端,当不需要测量当前真空度时,使用保护罩保护真空测量传感器8的电气连接端,防止外界因素损坏真空测量传感器8;当需要测量当前真空度时,取下保护罩,连接信号线即可测量真空度。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真空测量传感器8的材质为不锈钢和陶瓷,真空焊接点工艺为氩弧焊,真空测量传感器8能够耐200℃的高温,真空测量传感器8的真空漏率为Q≤1.0×10-11Pa·m3/s。真空测量传感器8的工作温度为-35℃~70℃,真空测量传感器8的工作湿度为≤95%。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真空测量传感器8为复合真空规管,当真空度在1.0×100Pa~1.0×105Pa时,采用热传导原理,当真空度在1.0×100Pa~1.0×10-5Pa时,采用高真空电离原理。

如图1所示,阀体1整体呈圆柱体形状,阀体1具有左端面、右端面和侧壁表面,侧壁表面位于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阀座4安装于阀体1的左端面上,第一法兰管接头2安装于阀体1的侧壁表面上,第二法兰管接头3安装于阀体1的右端面上。本实用新型的阀座4通过螺钉C可拆卸式安装于阀体1的左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一法兰管接头2与阀体1之间采用氩弧焊密闭焊接而成;第二法兰管接头3与阀体1之间采用氩弧焊密闭焊接而成。

如图1所示,第一法兰组件6由两个CF16法兰盘组成,两个CF16法兰盘对应开有通孔A,第一个CF16法兰盘与第一法兰管接头2连接,第二个CF16法兰盘与真空测量传感器8连接,两个CF16法兰盘的通孔A中配合安装有螺钉A7。

如图1所示,第二法兰组件9由两个CF16法兰盘组成,两个CF16法兰盘对应开有通孔B,第一个CF16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管接头3连接,第二个CF16法兰盘与真空管道11连接,两个CF16法兰盘的通孔B中配合安装有螺钉B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管道11直接与被测罐体(包括压力容器)上的测量口密封焊接。在使用中,通过真空手动阀调节旋盖5控制阀体1内部腔室的连接方式,从而控制介质在各腔室内的通断。使用时,首先将阀体1、第一法兰管接头2、第二法兰管接头3等抽成真空状态,将真空测量传感器8通过第一法兰组件6与第一法兰管接头2相连通,通过真空测量传感器8对被测罐体(包括压力容器)进行真空度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传输至真空测量仪表,真空测量仪表对从真空测量传感器8传输过来的测量结果进行解析并对外输出数字量。

真空测量传感器10采用复合金属真空规管,当真空度在1.0×100Pa~1.0×105Pa时,采用热传导原理,当真空度在1.0×100Pa~1.0×10-5Pa时,采用高真空电离原理。其中,热传导原理是指将规管中的一根张紧的金属丝通以电流I加热,在热平衡时,输入的能量为辐射传热量、引线传热量和气体传热量之和,而气体传热量在低压时与气压成正比,以此测量环境的真空度;高真空电离原理是指在高真空环境中,气体分子被电离所生成的正离子数通常是与气体分子密度成正比的,以此可以测量环境的真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