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缓降气筒的变压式储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6597发布日期:2019-02-26 19:0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缓降气筒的变压式储气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缓降气筒的变压式储气罐。



背景技术:

在一些箱体型结构中,其盖板体积大且较重,盖板下降收合时极易发生下降过快导致的使用者手指夹伤或部件损坏,这一问题对于力量较弱的使用者尤为突出,这就需要用到用于对盖板下冲力进行缓冲的缓降气筒,而缓降气筒中往往需要用到为其提供气压的储气罐,现有的储气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气路设置不合理,容易造成由于污染而导致的气路堵塞储,最终导致不能为缓降气筒提供足够的缓冲气压;其次,现有的储气罐中气路的进气及出气流量不能根据所需缓冲力的大小进行调整,导致现有的缓降气筒适配性差,不能满足应对不同缓冲压力的需求;再次,储气罐的密封性差,导致储气罐出现漏气、气压不足等现象,无法为缓降气筒提供足够的气压;最后,储气罐的内部容积不可变,由此导致储气罐中的储气量一定,从而不能根据所需缓冲力的大小进行储气量调整,导致现有的缓降气筒适配性差。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缓降气筒的变压式储气罐,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缓降气筒的变压式储气罐,其在提高了储气罐密封性的同时,还能够根据不同的缓冲压力需求通过调节储气罐的储气量来适配,并通过对气路的合理设置,一方面能够防止气路受到污染而堵塞,另一方面能够调节气路的进气及出气量,以适应于不同的缓冲压力需求,大大提高了其适配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缓降气筒的变压式储气罐,包括:

罐体,该罐体内部中空且顶部与底部均敞开;

底座,该底座连接于罐体的底部;

上调节端盖,其连接至罐体的顶部;以及

气压调节圈,该气压调节圈设于罐体的内部并且其外周与罐体的内壁保持密封,

其中,气压调节圈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调节气路,所述调节气路中设有单向气塞,该单向气塞呈顶部大底部小的漏斗状结构,罐体的顶部形成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中设有气塞,气塞包括密封部及连接部,密封部的外周与罐体的内侧保持密封,连接部在密封部的上表面上一体式地结合该密封部并且向上延伸直至贯穿上调节端盖。

优选的是,连接部与上调节端盖转动连接,从而使得连接部可绕罐体的竖直轴线转动并随着上调节端盖往复升降。

优选的是,底座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裙部,裙部在底座的外周上一体式地结合该底座并且从该底座的外周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上敞口,底座在其下表面开设有下敞口,所述下敞口内连通地设有上下贯穿底座的调节通道,所述下敞口螺接有将其封闭的下调节端盖,罐体的底部外侧壁与裙部的内侧相螺接,底座的侧壁上斜向下地开设有气路,气路从底座的上表面出发并最终通往底座的外侧。

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下调节端盖与底座的下表面之间设有至少两根与下调节端盖保持接触的回复弹簧。

优选的是,回复弹簧与下调节端盖之间设有滚珠,滚珠至少1/3嵌设于下调节端盖之中。

优选的是,所述调节通道中设有顶升柱,顶升柱包括本体及导柱,导柱在本体的上表面上一体式地结合该本体并且竖直向上延伸,导柱的半径小于本体的半径从而使得本体与导致的连接处形成有肩部。

优选的是,所述肩部支撑有套设于导柱上的调节弹簧,所述调节通道包括从上至下连通设置的上通道及下通道,所述上通道的孔径大于下通道的孔径,以形成位于所述上通道与下通道连接处的台阶部,本体设于所述下通道之中且与所述下通道紧密贴合,导柱设于所述上通道之中。

优选的是,罐体的底部内侧壁上一体式地形成有突出于其内侧壁表面并水平向内延伸的承接部,导柱的正上方设有承接于调节弹簧之上的流量调节件,流量调节件的外周一体式地形成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调节片,其中,承接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透气孔,调节片位于透气孔的正上方,调节片在调节弹簧的调节下靠近或远离承接部的上表面。

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连接部的半径小于密封部的半径,从而使得密封部与连接部的相接处形成有密封肩部,所述密封肩部处承接有套设于连接部上的密封套,该密封套的内外周分别与连接部的外侧及罐体的内侧保持密封。

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密封套的外周上一体式地形成有水平向外延伸的封闭环,该封闭环覆盖于罐体的上端部以对所述进气口进行封闭,密封套与连接部之间设有套设于连接部至少的上密封圈,密封套与罐体的内侧之间设有套设于密封套之上的中密封圈,密封部与罐体的内侧之间设有套设于密封部之上的下密封圈,气压调节圈与罐体的内侧之间设有套设于气压调节圈外周之上的调节密封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在提高了储气罐密封性的同时,还能够根据不同的缓冲压力需求通过调节储气罐的储气量来适配,并通过对气路的合理设置,一方面能够防止气路受到污染而堵塞,另一方面能够调节气路的进气及出气量,以适应于不同的缓冲压力需求,大大提高了其适配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缓降气筒的变压式储气罐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参照图1,用于缓降气筒的变压式储气罐1包括:

罐体12,该罐体12内部中空且顶部与底部均敞开;

底座11,该底座11连接于罐体12的底部;

上调节端盖17,其连接至罐体12的顶部;以及

气压调节圈19,该气压调节圈19设于罐体12的内部并且其外周与罐体12的内壁保持密封,

其中,气压调节圈19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调节气路,所述调节气路中设有单向气塞192,该单向气塞192呈顶部大底部小的漏斗状结构,罐体12的顶部形成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中设有气塞16,气塞16包括密封部161及连接部162,密封部161的外周与罐体12的内侧保持密封,连接部162在密封部161的上表面上一体式地结合该密封部161并且向上延伸直至贯穿上调节端盖17。

进一步地,底座11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裙部112,裙部112在底座11的外周上一体式地结合该底座11并且从该底座11的外周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上敞口,底座11在其下表面开设有下敞口,所述下敞口内连通地设有上下贯穿底座11的调节通道,所述下敞口螺接有将其封闭的下调节端盖13,罐体12的底部外侧壁与裙部112的内侧相螺接,底座11的侧壁上斜向下地开设有气路111,气路111从底座11的上表面出发并最终通往底座11的外侧。

进一步地,下调节端盖13与底座11的下表面之间设有至少两根与下调节端盖13保持接触的回复弹簧132。

进一步地,回复弹簧132与下调节端盖13之间设有滚珠131,滚珠131至少1/3嵌设于下调节端盖13之中。从而使得下调节端盖13在旋进或旋出的过程中,回复弹簧132能够与之保持滚动接触,防止回复弹簧132在受到下调节端盖13周向的切向力后发生弯曲变形,甚至卡入下调节端盖13与下敞口间的缝隙中,最终影响到下调节端盖13的顺畅旋进/旋出。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通道中设有顶升柱14,顶升柱14包括本体141及导柱142,导柱142在本体141的上表面上一体式地结合该本体141并且竖直向上延伸,导柱142的半径小于本体141的半径从而使得本体141与导致142的连接处形成有肩部。

进一步地,所述肩部支撑有套设于导柱142上的调节弹簧143。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通道包括从上至下连通设置的上通道及下通道,所述上通道的孔径大于下通道的孔径,以形成位于所述上通道与下通道连接处的台阶部,本体141设于所述下通道之中且与所述下通道紧密贴合,导柱142设于所述上通道之中。

进一步地,罐体12的底部内侧壁上一体式地形成有突出于其内侧壁表面并水平向内延伸的承接部121,导柱142的正上方设有承接于调节弹簧143之上的流量调节件15,流量调节件15的外周一体式地形成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调节片151,其中,承接部12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透气孔122,调节片151位于透气孔122的正上方,调节片151在调节弹簧143的调节下靠近或远离承接部121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承接部121的下表面与底座1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气流中转室,所述上通道中设有套设于导柱142上的导套144,导套144的外侧壁与承接部121的侧壁及所述上通道侧壁紧密贴合以将所述气流中转室进行封闭,气路111与该气流中转室相连通。

进一步地,流量调节件15的下表面一体式地形成有一圈套设于调节弹簧143之上的导向壁152,该导向壁152从流量调节件15的下表面出发竖直向下延伸,导套144的顶部内侧与导向壁152的外侧紧密贴合,罐体12上套设有位于裙部112根部的外密封圈123,导套(144)上套设有位于所述上通道根部的内密封圈145。

工作原理:

使用时可通过旋进或选出下调节端盖13,以使得流量调节件15上升或下降,并最终使得调节片151靠近或远离承接部121的上表面,从而使得透气孔122的气流流通截面变小或变大,进而实现对气路111中气流流量大小的控制。

进一步地,连接部162与上调节端盖17转动连接,从而使得连接部162可绕罐体12的竖直轴线转动并随着上调节端盖17往复升降。使用时,可以通过旋进或旋出上调节端盖17使得上调节端盖17能够带动气塞16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对罐体12内容积的改变,以满足不同的供气需求。

进一步地,连接部162的半径小于密封部161的半径,从而使得密封部161与连接部162的相接处形成有密封肩部。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肩部处承接有套设于连接部162上的密封套18,该密封套18的内外周分别与连接部162的外侧及罐体12的内侧保持密封。

进一步地,密封套18的外周上一体式地形成有水平向外延伸的封闭环182,该封闭环182覆盖于罐体12的上端部以对所述进气口进行封闭。

进一步地,密封套18与连接部162之间设有套设于连接部162至少的上密封圈181,密封套18与罐体12的内侧之间设有套设于密封套18之上的中密封圈183。

进一步地,密封部161与罐体12的内侧之间设有套设于密封部161之上的下密封圈164。

进一步地,上调节端盖17与罐体12相螺接。

进一步地,气塞16中嵌设有贯穿其上下两面的气阀163。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