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油灌装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1749发布日期:2019-06-14 23:01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红油灌装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油分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红油灌装桶。



背景技术:

在现有食品加工生产中,红油熬制出来之后从锅中倒入大型不锈钢桶中,然后工作人员拿着勺子把红油再分装到小型塑料桶中,过程中较为费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油灌装桶,它具有分装红油较为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红油灌装桶,包括桶体、设置在桶体下侧的出油管以及设置在出油管上控制出油管通断的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工作人员把小型塑料桶接在出油管的出口处,然后打开阀,就可以开始承接红油。过程中不再需要工作人员用勺子分装,省力且不易造成洒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包括横向连通桶体底部的连通段、一端竖向连通连通段的第一竖管段、以一端横向连通第一竖管段另一端的横管段以及竖向连通横管段的第二竖管段,第二竖管段的长度短于第一竖管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桶体中的红油剩余较少时需要倾斜桶体来使红油从出油管排出,一般出油管连通桶体的部位均高于桶体底部,因为其要保证出油管向下的出口不能在桶体放在地面上时碰触地面。这样出油管连通处必定高于桶体底部,红油就难以倒净。为此对出油管的结构进行改进。第二竖管段的长度短于第一竖管段,长度在1-1.5cm左右,倾斜时也不会碰触地面,主要用于引导红油落入小型塑料桶中。连通段的设置使得桶体倾斜时红油能排出,不会有余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红油灌装桶还包括用于扶持桶体至倾斜位置的倾斜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桶体时,人力长时间以一定角度扶持桶体较为费力。为此设置倾斜装置用于驱使桶体倾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倾斜装置包括底板、嵌入底板且以一边转动连接底板的活动板、跨设在底板上的门型支撑架、竖直螺纹连接门型支撑架横向板的且下端穿出活动板的螺杆、固定于螺杆上端的手轮、固定在螺杆下端的挡环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两个挡块,两个挡块与活动板在平面呈三角形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桶体底部放在底板和活动板上,桶体外周倚靠两个挡块,然后转动手轮驱使螺杆带动活动板倾斜,这时桶体向外滑移的趋势会被挡块阻挡,只能随活动板的上升不断倾斜;如果觉得桶体太重旋转手轮较为费力,也可以人工先将桶体倾斜,然后转动手轮驱使活动板支撑在桶体下方,使得桶体保持在当前角度处,这样工作人员也不用再扶持桶体,使用较为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红油灌装桶还包括支撑于底板下方的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桶体不用外借其他设备保持高度,使用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条形孔供螺杆穿出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螺杆的转动以及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环配合活动板的一面呈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减少使用时和活动板的摩擦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环与螺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挡环的安装、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体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桶体不易生锈,较为卫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不易生锈,较为卫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使用时,工作人员把小型塑料桶接在出油管的出口处,然后打开阀,就可以开始承接红油。过程中不再需要工作人员用勺子分装,省力且不易造成洒落;

2.设置新型出油管,是的桶体内的红油均能倒出,不会产生预留;

3.设置倾斜装置,使其代替人工驱使桶体倾斜并长时间保持一定角度,使用更为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红油灌装桶中桶体水平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红油灌装桶被倾斜抬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体;2、出油管;20、连通段;21、第一竖管段;22、第二竖管段;23、横管段;3、阀门;4、倾斜装置;40、底板;41、挡块;42、活动板;420、条形孔;43、支撑架;44、螺杆;45、手轮;46、挡环;5、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红油灌装桶,包括桶体1、设置在桶体1下侧的出油管2以及设置在出油管2上控制出油管2通断的阀门3。

使用时,工作人员把小型塑料桶接在出油管2的出口处,然后打开阀门3,就可以开始承接红油。过程中不再需要工作人员用勺子分装,省力且不易造成洒落。

当桶体1中的红油剩余较少时需要倾斜桶体1来使红油从出油管2排出,一般出油管2连通桶体1的部位均高于桶体1底部,因为其要保证出油管1向下的出口不能在桶体1放在地面上时碰触地面。这样出油管2连通处必定高于桶体1底部,红油就难以倒净。为此对出油管2的结构进行改进。

出油管2包括横向连通桶体1底部的连通段20、一端竖向连通连通段20的第一竖管段21、以一端横向连通第一竖管段21另一端的横管段23以及竖向连通横管段23的第二竖管段22。第二竖管段22的长度短于第一竖管段21,长度在1-1.5cm左右,倾斜时也不会碰触地面,主要用于引导红油落入小型塑料桶中。连通段20的设置使得桶体1倾斜时红油能排出,不会有余留。阀门3连接在横管段23上。

倾斜桶体1时,人力长时间以一定角度扶持桶体1较为费力。为此设置倾斜装置4用于驱使桶体1倾斜。

结合图2,倾斜装置4包括底板40、嵌入底板40且以一边转动连接底板40的活动板42、跨设在底板40上的门型支撑架43、竖直螺纹连接门型支撑架43横向板的且下端穿出活动板42的螺杆44、固定于螺杆44上端的手轮45、固定在螺杆44下端的挡环46以及固定在底板40上的两个挡块41,两个挡块41与活动板42在平面呈三角形分布。底板40底部设置有底架5用以将其撑离地面。

活动板42通过转轴与底板40转动连接,活动板42上开设有条形孔420供螺杆44穿出,条形孔420的轴线与活动板42的转轴轴线垂直。挡环46可以用螺母代替,其上部呈球面,用于减少使用时和活动板42的摩擦阻力。

使用时,将桶体1底部放在底板40和活动板42上,桶体1外周倚靠两个挡块41,然后转动手轮45驱使螺杆44带动活动板42倾斜,这时桶体1向外滑移的趋势会被挡块41阻挡,只能随活动板42的上升不断倾斜;如果觉得桶体1太重旋转手轮45较为费力,也可以人工先将桶体1倾斜,然后转动手轮45驱使活动板42支撑在桶体1下方,使得桶体1保持在当前角度处,这样工作人员也不用再扶持桶体1,使用较为省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