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管网爆管漏失初定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91679发布日期:2019-06-13 15:41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水管网爆管漏失初定位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城市供水领域,具体是一种供水管网爆管漏失初定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供水管网错综复杂、覆盖面积庞大,一旦发生漏失,并不能有效快速的检测到漏失的发生位置。虽然有些水司开展了dma分区,但由于dma分区面积仍然不小,如果通过夜间最小流量法判断存在漏失问题,再通过传统的听漏法检测管道上的漏失点,工作量巨大,效率低下。为此,需要尽量缩小漏失发生检测区域,从而提高漏失检测效率,减少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供水爆管漏失检测定位难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供水管网爆管漏失初定位的方法,以实现快速、灵活的漏失初定位。

本发明基于谱聚类的管网分区,结合压力异常变化确定爆管大致区域,实现初定位。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步骤:

1.基于谱聚类的供水管网分区

(1)计算压力监测点与管网各节点之间的灵敏度系数矩阵。

通过对供水区域建模仿真,模拟每个节点发生一定漏失后,漏失点的压力变化对于管网内的压力监测点的影响。通过压力变化比较计算后,得到灵敏度系数。

其中,ki为灵敏度系数,i=1,2,...,i,i代表压力监测点数量,δhi表示第i个压力监测点在管网节点发生漏失时的压力变化量,δhm表示第m个节点发生漏失时压力变化量,m=1,2,...,n,n为节点总数。根据压力监测点数量以及管网节点总数得到灵敏度系数矩阵m。

(2)根据相似矩阵s,即灵敏度系数矩阵,构建邻接矩阵w;

其中,wij为管网邻接矩阵,sij为管网相似矩阵,δ为方差,xi、xj分别为i和j两点。

(3)通过任意两点间权重值ωij组成的邻接矩阵w可得所有边的权重和,即为度矩阵d:

所有边的权重和可以用点集v的子集a表示:

(4)通过度矩阵与邻接矩阵之差得到拉普拉斯矩阵l;

l=d-w

(5)构建标准化后的拉普拉斯矩阵d-1/2ld-1/2

(6)利用拉普拉斯矩阵性质与ncut切图法计算得到特征矩阵f,并按行标准化特征向量矩阵,最终组成n×k1维的特征矩阵f*

其中,fi,j为特征矩阵,x和j为矩阵i行和j列,k1为特征矩阵特征向量数。

(7)对f*中的每一行作为一个k1维的样本,共n个样本,用输入的k-means聚类方法进行聚类,聚类维数为k2,即得到压力监测点的聚类划分。

(8)取每个压力监测点的邻近监测点,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区域,如果这个压力监测点在边界附近,则选取边界虚拟测点,形成闭合多边形区域。根据选定闭合筛选出区域内的节点,根据所对应的压力监测点筛选灵敏度系数,筛选范围以闭合区域内监测点的灵敏度系数平均值±0.1之间为筛选条件,得到各个监测点的大致划分区域。

(9)将所有压力监测点划分区域进行整合,以重叠部分作为压力监测点的影响区域边界,交叉部分以各点的平均坐标值划分,若两点划分区域之间存在未接触地方,则以各点平均值相对扩大区域。最终,得到整个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聚类后的各类划分区域。

2.压力监测点压力异常分析

运用cusum算法判断压力异常变化,具体为:

(1)计算压力变化上下限

其中,xi代表压力观测值,μ为监测值均值,d=dσ,σ为历史监测值方差。

(2)当时,可以判断该压力监测点附近存在异常。反之,该压力监测点处于正常运行。

其中,h是cusum选定控制线。参数d、h选取与检测的实际情况以及检测的项目、历史数据等有一定关系。

3.爆管初定位

根据异常压力监测点,定位其所在类的供水管网分区,初步判定该压力监测点所在区域内存在爆管漏失事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运用压力监测点灵敏度分析,并通过谱聚类划分供水管网,进一步通过对比压力监测点压力与正常压力是否满足cusum判据,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压力监测点,来快速初步确定漏失区域。

2.该方法不需要重复划分压力监测点相关区域,可以减少漏失定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供水管网dma图以及漏失实验点;

图2:谱聚类压力监测点聚类情况;

图3:各压力监测点区域划分范围;

图4:dma区压力监测点聚类后划分范围;

图5:第一次漏失实验压力测点确定;

图6:第二次漏失实验压力测点确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爆管漏失初定位方法易于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阐述。下面以市核心城区4月3日8:30-11:30的管网dma区为例(如图1所示,图中圆点代表压力监测位置,矩形框代表实验爆管漏失点位置),在该dma中进行不同地点的2次爆管实验,实验通过开启道路旁的消防栓模拟漏失流量,具体爆管漏失实验时间以及管网压力监测点信息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爆管漏失模拟实验时间

表2dma区中压力监测点信息

1.基于谱聚类的供水管网分区

(1)计算压力监测点与管网各节点之间的灵敏度系数矩阵。

实际计算,得到灵敏度系数矩阵为:

(2)由此可得到dma区内5377个节点与14个压力监测点之间的灵敏度,并将灵敏度系数矩阵经过高斯核函数处理,得到相似矩阵s,并根据相似矩阵s构建邻接矩阵w为:

(3)通过任意两点间权重值ωij组成的邻接矩阵w可得所有边的权重和,即为度d:

(4)通过度矩阵与邻接矩阵之差得到拉普拉斯矩阵l:

(5)构建标准化后的拉普拉斯矩阵d-1/2ld-1/2

(6)利用拉普拉斯矩阵性质与ncut切图法计算得到特征矩阵f*

(7)对f*进行k-means聚类,由于dma中存在14个压力监测点,考虑到k值的选取需具有一定实际意义,故分别选取3,4,5,6进行聚类,并利用监测点的位置坐标,比较直观的得到各监测点分类情况以及空间位置分布。具体压力监测点聚类情况,如图2所示。

通过谱聚类将14个压力监测点聚为3类的时候,聚类中有一类监测点较多;聚为5类和6类时,压力监测点聚类之间存在交叉现象,且聚类较为混乱;只有聚为4类时,聚类效果较好,聚类区域没有交叉现象,且可以较直观的显示压力监测点的分类情况。因此,根据谱聚类的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聚类情况,分为以下四类,如表3所示。

表3压力监测点聚类类别

(8)取每个压力监测点的邻近监测点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区域,如果这个压力监测点在边界附近,则选取边界虚拟测点,形成闭合多边形区域。由于压力监测点1、4、5、11属于供水管网边界压力监测点,周围缺少足够监测点围成多边形区域,需设置虚拟边界点,虚拟边界点坐标如表4所示。

表4虚拟边界点坐标及对应压力监测点

根据选定闭合筛选出区域内的节点,再根据所对应的压力监测点筛选灵敏度系数,筛选范围以闭合区域内监测点的灵敏度系数平均值±0.1之间为筛选条件。其他压力监测点不需要设置虚拟边界点,根据基于谱聚类结合灵敏度矩阵划分步骤,可以划分压力监测点相关区域范围。如图3所示,通过对比dma管网,可以较为直观的观察到边界在dma中所对应的节点。

(9)对14个压力监测点所划分的区域范围进行整合,重叠部分作为边界,交叉部分取对应坐标的平均值,若均未接触,则对应的扩大相应区域。通过对比dma供水管网实际节点,整合相应区域,得到此dma区内基于谱聚类的压力监测点聚类区域划分范围。大致划分范围如图4所示。

2.压力监测点压力异常分析

从scad数据库中导出4月3日前一周的供水管网数据信息,从中提取14个压力监测点的七天压力数据,并计算七天的平均压力,作为正常工况下压力来对比分析管网是否发生异常变化。由于dma爆管漏失实验是在上午8:30-11:30之间进行的,且爆管管段和漏失量不尽相同。因此,获取上午8:30-11:30的各监测点历史平均压力,并与压力监测点的各爆管发生时段观测压力进行cusum对比。

根据各爆管漏失时段压力监测点观测值与历史平均压力的比较,可以发现压力监测点6和10相对正常工况压力出现较大的压力变化,在9:16-9:17出现一个骤然下降的负压波,且与正常工况压力的趋势明显不同。在9:17时,压力监测点6的方差σ=0.0028m,选定控制线为±0.0084,计算得到cusum下限c-=-0.0186,c-<-0.0084,超出边界范围;压力监测点10的σ=0.0064m,选定控制线为±0.0192,计算得到cusum下限c-=-0.0253,c-<-0.0192,超出边界范围。因此,压力监测点6和压力监测点10为压力异常监测点。

在第二次漏失实验时,压力监测点13和压力监测点7发生明显变化。在9:37时,压力急剧下降,压力监测点13的σ=0.0078m,选定控制线为±0.0234,计算得到cusum下限c-=-0.0436,c-<-0.0234;压力监测点7的σ=0.0051m,选定控制线为±0.0153,计算得到cusum下限c-=-0.035,c-<-0.0153。由此可知,压力监测点7和13均满足cusum判据,且监测点13压力波动更明显。3.爆管初定位。

第一次爆管漏失实验,压力监测点6和10发生压力异常的情况,从而判定漏失发生点在压力监测点6和10附近。由于压力监测点6和10归属为第ii类,判定该类为漏失发生区域。压力监测点6和10压力比较具体变化如图5所示。

第二次爆管漏失实验,压力监测点13发生较大压力异常,根据测点聚类情况,初步确定第iv类聚类分区为漏失发生区域。具体压力监测点13和7压力比较具体变化如图6所示。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是为了阐明目的,而非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