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稠油集输降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5229发布日期:2019-09-12 09:5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稠油集输降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稠油降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稠油集输降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降黏反应装置串联于输稠油管道上,由于装置降黏效率有限,需安装管道变径或流量阀控制稠油的流速。稠油黏度大、流动性差,易导致输油管道堵塞;且反应器在大容量反应釜中,对稠油降黏体积有限,易导致降黏效果不均匀,现有的降黏反应装置中加热装置的内壁容易结垢,造成稠油加热不均匀,且长时间累积,造成加热罐的容积变小,降低加热的稠油量,且由于结垢在加热罐的内壁,造成稠油受热慢,加热效率降低,费时费力,且耗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稠油集输降粘装置,提高降黏率,降低稠油粘度,且能够避免加热罐内壁结垢,影响对稠油的加热,降粘,使稠油受热块,加热效率高,省时省力,且节约能源。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加热罐、齿轮泵、搅拌罐,在加热罐的右侧设有齿轮泵,齿轮泵的右侧设有搅拌罐,在加热罐的左侧上部连接输入管,加热罐的左侧下部设有电源插头,加热罐的内壁设有电加热层,加热罐内设有旋转杆,旋转杆延伸到加热罐的顶部连接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旋转杆的顶部,旋转杆上设有清垢装置,加热罐右侧通过连通管与齿轮泵连接,加热罐与齿轮泵之间的连通管上设有压力泵,齿轮泵通过管线连接到搅拌罐,搅拌罐的内部设有搅拌器,搅拌罐的顶部开设有降粘剂注入口,搅拌罐的右侧连接输出管。

优选的,清垢装置包括支撑杆、拉杆、固定环、拉绳、绳索缠绕器、摇杆、刮杆,所述固定环套装在旋转杆上,在旋转杆上连接有支撑杆,在支撑杆的中部均焊接有拉杆,拉杆的顶部焊接在固定环上,固定环的上部焊接有拉绳,拉绳延伸到加热罐的顶部收缩在绳索缠绕器内,绳索缠绕器的外部设有摇杆,在支撑杆的端头焊接有纵向的刮杆。

优选的,支撑杆在旋转杆上周向分布,支撑杆与旋转杆活动连接。

优选的,相邻支撑杆之间焊接有钢丝绳。

优选的,输出管的上部通过回流管连接到输入管,在输入管上设有压力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高降黏率,降低稠油粘度,且能够避免加热罐内壁结垢,影响对稠油的加热,降粘,使稠油受热块,加热效率高,省时省力,且节约能源,减少输油管道堵塞,经济成本低,维修简单。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罐对稠油加热,能够加快稠油的流速,降低稠油的粘度,在加热罐内设有清垢装置,避免加热罐内壁结垢,影响对稠油的加热,降粘,使稠油受热块,加热效率高,省时省力,通过齿轮泵输送到搅拌罐,通过搅拌罐加入降粘剂,并通过搅拌杆搅拌,实现稠油的降粘,减少输油管道堵塞,经济成本低,维修简单,降黏后的油品一部分通过输出管传输至储油罐, 一部分通过回流管传输至输入管,再通过齿轮泵输送到搅拌罐,通过循环方式对反应不充分的油品进行再次处理,而反复处理后黏度下降较多的油品流至储油罐中。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清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加热罐1、齿轮泵2、搅拌罐3、输入管4、电源插头5、电加热层6、旋转杆7、清垢装置8、连通管9、压力泵10、搅拌杆11、降粘剂注入口12、输出管13、回流管14、支撑杆8.1、拉杆8.2、固定环8.3、刮杆8.4、钢丝绳8.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罐1、齿轮泵2、搅拌罐3,在加热罐1的右侧设有齿轮泵2,齿轮泵2的右侧设有搅拌罐3,在加热罐1的左侧上部连接输入管4,加热罐1的左侧下部设有电源插头5,加热罐1的内壁设有电加热层6,加热罐1内设有旋转杆7,旋转杆7延伸到加热罐1的顶部连接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旋转杆7的顶部,旋转杆7上设有清垢装置8,加热罐1右侧通过连通管9与齿轮泵2连接,加热罐1与齿轮泵2之间的连通管9上设有压力泵10,齿轮泵2通过管线连接到搅拌罐3,搅拌罐3的内部设有搅拌器11,搅拌罐3的顶部开设有降粘剂注入口12,搅拌罐3的右侧连接输出管13。

其中,清垢装置8包括支撑杆8.1、拉杆8.2、固定环8.3、刮杆8.7,所述固定环8.3套装在旋转杆7上,在旋转杆7上连接有支撑杆8.1,在支撑杆8.1的中部均焊接有拉杆8.2,拉杆8.2的顶部焊接在固定环8.3上,在支撑杆8.1的端头焊接有纵向的刮杆8.7,刮杆贴在加热罐内壁上,旋转杆7的顶部的电机带动旋转杆转动,进而带动刮杆转动,使挂杆能够刮除加热罐内壁的油垢,影响对稠油的加热,降粘,使稠油受热块,加热效率高,省时省力,固定环与旋转杆焊接固定。

另外,支撑杆8.1在旋转杆7上周向分布,支撑杆8.1与旋转杆7活动连接,支撑杆8.1与旋转杆7通过铰链连接,支撑杆8.1能够转动。

另外,相邻支撑杆8.1之间焊接有钢丝绳8.8,支撑杆8.1之间的钢丝绳8.8的长度一致,通过钢丝绳8.8能够使相邻支撑杆起到扶正作用,实现相邻支撑杆8.1之间等间距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高降黏率,降低稠油粘度,且能够避免加热罐内壁结垢,影响对稠油的加热,降粘,使稠油受热块,加热效率高,省时省力,且节约能源,减少输油管道堵塞,经济成本低,维修简单。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罐对稠油加热,能够加快稠油的流速,降低稠油的粘度,在加热罐内设有清垢装置,避免加热罐内壁结垢,影响对稠油的加热,降粘,使稠油受热块,加热效率高,省时省力,通过齿轮泵输送到搅拌罐,通过搅拌罐加入降粘剂,并通过搅拌杆搅拌,实现稠油的降粘,减少输油管道堵塞,经济成本低,维修简单。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罐1、齿轮泵2、搅拌罐3,在加热罐1的右侧设有齿轮泵2,齿轮泵2的右侧设有搅拌罐3,在加热罐1的左侧上部连接输入管4,加热罐1的左侧下部设有电源插头5,加热罐1的内壁设有电加热层6,加热罐1内设有旋转杆7,旋转杆7延伸到加热罐1的顶部连接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旋转杆7的顶部,旋转杆7上设有清垢装置8,加热罐1右侧通过连通管9与齿轮泵2连接,加热罐1与齿轮泵2之间的连通管9上设有压力泵10,齿轮泵2通过管线连接到搅拌罐3,搅拌罐3的内部设有搅拌器11,搅拌罐3的顶部开设有降粘剂注入口12,搅拌罐3的右侧连接输出管13。

其中,清垢装置8包括支撑杆8.1、拉杆8.2、固定环8.3、刮杆8.7,所述固定环8.3套装在旋转杆7上,在旋转杆7上连接有支撑杆8.1,在支撑杆8.1的中部均焊接有拉杆8.2,拉杆8.2的顶部焊接在固定环8.3上,在支撑杆8.1的端头焊接有纵向的刮杆8.7,刮杆贴在加热罐内壁上,旋转杆7的顶部的电机带动旋转杆转动,进而带动刮杆转动,使挂杆能够刮除加热罐内壁的油垢,影响对稠油的加热,降粘,使稠油受热块,加热效率高,省时省力,固定环与旋转杆焊接固定,且支撑杆、拉杆、挂杆的设置能够提高旋转杆对加热罐内稠油的搅拌效率,使加热罐内的稠油受热均匀,且受热快。

另外,支撑杆8.1在旋转杆7上周向分布,支撑杆8.1与旋转杆7活动连接,支撑杆8.1与旋转杆7通过铰链连接,支撑杆8.1能够转动。

另外,相邻支撑杆8.1之间焊接有钢丝绳8.8,支撑杆8.1之间的钢丝绳8.8的长度一致,通过钢丝绳8.8能够使相邻支撑杆起到扶正作用,实现相邻支撑杆8.1之间等间距分布。

还有,输出管13的上部通过回流管14连接到输入管4,在输入管4上设有压力泵10,通过循环方式对反应不充分的油品进行再次处理,而反复处理后黏度下降较多的油品流至储油罐中。

本实用新型提高降黏率,降低稠油粘度,且能够避免加热罐内壁结垢,影响对稠油的加热,降粘,使稠油受热块,加热效率高,省时省力,且节约能源,减少输油管道堵塞,经济成本低,维修简单。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罐对稠油加热,能够加快稠油的流速,降低稠油的粘度,在加热罐内设有清垢装置,避免加热罐内壁结垢,影响对稠油的加热,降粘,使稠油受热块,加热效率高,省时省力,通过齿轮泵输送到搅拌罐,通过搅拌罐加入降粘剂,并通过搅拌杆搅拌,实现稠油的降粘,减少输油管道堵塞,经济成本低,维修简单,

降黏后的油品一部分通过输出管传输至储油罐, 一部分通过回流管传输至输入管,再通过齿轮泵输送到搅拌罐,通过循环方式对反应不充分的油品进行再次处理,而反复处理后黏度下降较多的油品流至储油罐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