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液化气罐的流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8077发布日期:2019-12-03 17:59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用于液化气罐的流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液化气罐的流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地方通过供应线输送天然气的基础设施并没有普及,因此需要购买罐装的液化气,但是现有的液化气罐的出气口均是手动阀门,需要在使用后再手动关闭阀门,时常造成天然气泄漏。目前的燃气压力阀大都采用开关勾勾住气瓶的出气端的同时阀针向下运动以触发气瓶的出气装置,从而将燃气导入阀体中,不但在操作时可能导致燃气泄漏,在使用过程中液化瓶与压力阀如果脱离开,燃气泄漏会更多,导致更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化气罐的流量监测装置,以解决在使用过程中液化瓶与压力阀脱离开,燃气泄漏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化气罐的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压力阀、开关手柄、开关轴、进气装置,所述压力阀底部设置进气装置,所述压力阀出气端连接脉冲阀的进气端,所述脉冲阀出气端通过流量计连接输出口,旋钮杆垂直穿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旋钮杆外露的一端设置旋钮,所述旋钮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通过螺丝与开关手柄的套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进气装置内设置进气嘴,所述进气嘴内设置推杆、推杆弹簧,所述推杆弹簧套在所述推杆外,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推杆弹簧一端垂直穿入所述压力阀气腔内,所述推杆与开关轴的第一凸台侧面相接触,所述开关轴转动设置于所述阀体的气腔内,所述开关轴外壁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所述开关轴靠近所述开关手柄一端设置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顶部设置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置于所述开关手柄的开关孔内,所述开关孔壁上垂直设置开关销,所述第二凸台抵接开关弹簧一端,所述开关弹簧另一端抵在所述开关孔底部,所述进气装置靠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气瓶环槽、第四限位块。

所述壳体内设置支撑件、卡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顶部设置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第一卡柱、第一台阶,所述开关手柄设有第一环槽,所述卡件设有卡圈和第二卡柱,所述卡圈与所述所述第一环槽带动的第二卡柱,将卡圈向远离进气嘴方向推动,所述卡圈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进气嘴的轴心线垂直,所述卡件底部有卡槽,所述第二凸台的侧面与所述卡件的顶柱相接触,所述第四限位块卡在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卡圈顶部。

所述第三限位块远离所述开关弹簧一面设置第二凹槽,所述开关销伸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开关轴外壁设置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与所述压力阀气腔壁之间设置o型圈。

所述开关轴、所述开关弹簧、所述开关手柄与所述旋钮杆同轴心。

所述开关手柄与所述套接杆一体成型,所述开关轴、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三限位块一体成型,所述瓶环槽、第四限位块与进气嘴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第一卡柱与第一台阶一体成型,所述卡圈、卡槽、第二卡柱与顶柱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以上结构的防拆卸压力阀接入燃气,转动旋钮,旋钮杆联动开关手柄,并转动开关轴,利用开关轴将进气装置的推杆推出,从而触发气瓶的出气装置。旋钮处于off状态,按压旋钮,联动的旋钮杆和开关手柄挤压开关手柄内的开关弹簧,开关手柄带动卡件上的卡柱,将卡圈推开,罐装气瓶从进气装置的气瓶环槽中脱出;旋钮处于on状态,即使按压旋钮,卡件上的顶柱被卡在开关轴与开关手柄之间,无法将卡圈推开,防止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从气瓶环槽中脱出,并有效的防止燃气泄漏而造成能源浪费和安全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开关手柄、开关轴及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撑件及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对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示意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参照图1至图5,用于液化气罐的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压力阀2、开关手柄6、开关轴7、进气装置8,所述压力阀2底部设置进气装置8,所述压力阀2出气端连接脉冲阀3的进气端,所述脉冲阀3出气端通过流量计4连接输出口11,旋钮杆5垂直穿设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所述旋钮杆5外露的一端设置旋钮5a,所述旋钮杆5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通过螺丝11与开关手柄6的套接杆6d固定连接,所述进气装置8内设置进气嘴8c,所述进气嘴8c内设置推杆13、推杆弹簧13a,所述推杆弹簧13a套在所述推杆13外,所述推杆13远离所述推杆弹簧13a一端垂直穿入所述压力阀1气腔内,所述推杆13与开关轴7的第一凸台7a侧面相接触,所述开关轴7转动设置于所述阀体2的气腔内,所述开关轴7外壁有第一限位块7c、第二限位块7d,所述开关轴7靠近所述开关手柄6一端设置第二凸台7e,所述第二凸台7e顶部设置第三限位块7f,所述第三限位块7f置于所述开关手柄6的开关孔6b内,所述开关孔6b壁上垂直设置开关销6c,所述第二凸台7e抵接开关弹簧12一端,所述开关弹簧12另一端抵在所述开关孔6b底部,所述进气装置8靠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气瓶环槽8a、第四限位块8b。

所述壳体1内设置支撑件9、卡件10,所述支撑件9与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9顶部设置第一支撑条9a、第二支撑条9b、第一卡柱9c、第一台阶9d,所述开关手柄6设有第一环槽6a,所述卡件10设有卡圈10a和第二卡柱10c,所述卡圈10a与所述所述第一环槽6a带动的第二卡柱10c,将卡圈10a向远离进气嘴8c方向推动,所述卡圈10a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进气嘴8c的轴心线垂直,所述卡件10底部有卡槽10b,所述第二凸台7e的侧面与所述卡件10的顶柱10d相接触,所述第四限位块8b卡在所述第一台阶9d和所述卡圈10a顶部。

所述第三限位块7f远离所述开关弹簧12一面设置第二凹槽7f1,所述开关销6c伸入所述第二凹槽7f1内。

所述开关轴7外壁设置第二环槽7b,所述第二环槽7b与所述压力阀2气腔壁之间设置o型圈14。

所述开关轴7、所述开关弹簧12、所述开关手柄6与所述旋钮杆5同轴心。

所述开关手柄6与所述套接杆6d一体成型,所述开关轴7、所述第一凸台7a与所述第三限位块7f一体成型,所述瓶环槽8a、第四限位块8b与进气嘴8c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支撑条9a、第二支撑条9b、第一卡柱9c与第一台阶9d一体成型,所述卡圈10a、卡槽10b、第二卡柱10c与顶柱10d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计4为声波流量计,旋钮5a朝下为off状态,旋钮5a朝上为on状态。所述卡圈10a底部呈斜度面,当从支撑件9的进气口装入气瓶时,气瓶将卡圈10a向远离进气嘴8c方向推开,卡圈10a联动顶柱10d至第二限位块7d处停止,同时第二卡柱10c带动开关手柄6挤压开关弹簧12,气瓶滑入气瓶环槽8a内;气瓶滑入气瓶环槽8a后,开关弹簧12复位,将开关手柄6及卡件10恢复原位置(如图3所示),卡圈10a将气瓶卡在气瓶环槽8a内;在装入气瓶的过程中,随着关弹簧12的伸缩,第一卡柱9c在卡槽10b内往返运动,可以对开关弹簧12的的伸缩范围有限控制,以保护最易变形的开关弹簧12。旋钮5a处于off状态时,第一限位块7c的a面与压力阀2的台阶相接触,第一凸台7a与推杆13相接触,使用时,将旋钮5a从off转至on,旋钮杆5联动开关手柄6,并转动开关轴7,第二限位块7d的a面与压力阀2的台阶相接触,随着开关轴7的转动,第一凸台7a将推杆13从压力阀2的气腔内推出,从而触发气瓶的出气装置。当旋钮5a处于off状态时,按压旋钮5a,联动的旋钮杆和开关手柄6并挤压开关弹簧12,第一环槽6a向左带动第二卡柱10c,将卡圈10a向远离进气嘴8c方向推开,罐装气瓶从气瓶环槽8a中脱出;当旋钮5a处于on状态时,即使按压旋钮5a,顶柱10d被卡在第一限位块7c的b面与开关手柄6之间,无法将卡圈10a向远离进气嘴8c方向推开,罐装气瓶无法从气瓶环槽8a中脱出。防止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从气瓶环槽中脱出,并有效的防止燃气泄漏而造成能源浪费和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通过配合gprs或者sms实现与服务器的通信,通过手机(gprs/sms/蓝牙等方式)或刷卡(rfid)来控制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开关,实时计费扣费、智能数据传输、报警、防开锁等功能。在天然气管网没有覆盖到的区域,贫困人口收入偏低,不能承担一整罐液化气的购买费用,因而大多使用木炭,木头作为取暖做饭的燃料。本实用新型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如上独特的机械设计,能够让贫穷地区每天充值一小部分钱就能让对方使用液化气,在充值使用完毕后设备自动关闭阀门,直至再次充值,方可重新打开阀门使用,这样可以实现人人都能使用液化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