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氮移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2927发布日期:2019-10-19 03:4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氮移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转移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氮移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在医院或美容院使用的液氮,通常都存储在体积较大的液氮罐中,临床使用时,需要将液氮罐的液氮转移至方便手持的液氮瓶中。液氮温度为-196℃,人体皮肤直接接触会造成冻伤。但因缺乏专用的液氮转移工具,通常只能抱起液氮罐直接将液氮倒入液氮瓶中,倾倒过程中,容易发生溢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转移液氮罐中的液氮时,因缺乏专用的液氮转移工具,需要直接将液氮罐中的液氮倒入液氮瓶中,容易发生溢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液氮移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氮移液装置,用于液氮罐与液氮瓶之间的移液,液氮移液装置包括上盖、密封圈、空气压缩泵、进气管和出液管,所述的上盖和密封圈上分别设有进气管和出液管的插入孔,密封圈设置在上盖和液氮罐口之间,上盖通过搭扣与液氮罐的罐体固定连接,进气管一端与空气压缩泵连接,进气管另一端插入液氮罐内,出液管一端插入液氮罐内,出液管另一端与液氮瓶对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力调节机构,所述的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管道控制组件,壳体为中空的结构,壳体上分别设有上、下、左、右四个气口,管道控制组件包括:弹性连接片、堵头和弹簧,堵头中间设有通气口,堵头两端分别与一弹性连接片的侧面固定连接,弹性连接片另一侧面与弹簧接触,上气口、下气口、左气口和右气口的连通处设有管道控制组件的安装腔,管道控制组件设置在安装腔中,堵头的通气口的轴线方向与上气口的轴线方向垂直,弹性连接片两端分别与壳体固定连接,弹簧一端与壳体内壁接触,压力调节机构的上气口与进气管的端部连通,左气口或右气口一端延伸至液氮罐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气管和出液管均为钢管,进气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盖上还设有压力表和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压的空气将液氮罐内的液氮压入液氮瓶中。当液氮罐内的液氮液面较高时,压力调节机构的左气口和右气口出现压力差,压力调节机构的堵头发生移动,堵住部分上气口与下气口相通的气道,限制压缩空气的输入,降低液罐内的压力。液氮转移的整个过程,人体皮肤不会直接与液氮接触,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A。

附图中,1为液氮罐、2为液氮瓶、3为上盖、4为密封圈、5为空气压缩泵、6为进气管、7为出液管、8为搭扣、9为阀门、10为压力调节机构、11为壳体、11-1为上气口、11-2为下气口、11-3为左气口、11-4为右气口、11-5为安装腔、12为弹性连接片、13为堵头、14为弹簧、15为压力表、16为泄压阀、17为液氮。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液氮移液装置,用于液氮罐1与液氮瓶2之间的移液。液氮移液装置包括上盖3、密封圈4、空气压缩泵5、进气管6和出液管7。所述的上盖3和密封圈4上分别设有进气管6和出液管7的插入孔。密封圈4设置在上盖3和液氮罐1口之间。上盖3通过搭扣8与液氮罐1的罐体固定连接。进气管6一端与空气压缩泵5连接,进气管6另一端插入液氮罐1内。出液管7一端插入液氮罐1内,出液管7另一端与液氮瓶2对接。

随着液氮罐1内液氮17不断减少,需要施加的压力会逐渐增加,为方便调节液氮罐1的压力,实现液氮17平稳压出,本实施例优选的还包括压力调节机构10。所述的压力调节机构10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11内的管道控制组件。壳体11为中空的结构,壳体上分别设有上、下、左、右四个气口。上气口11-1与下气口11-2同轴线设置,左气口11-3与右气口11-4同轴线设置。管道控制组件包括:弹性连接片12、堵头13和弹簧14。堵头13中间设有通气口。堵头13两端分别与一弹性连接片12的侧面固定连接,弹性连接片12另一侧面与弹簧14接触。上气口11-1、下气口11-2、左气口11-3和右气口11-4的连通处设有管道控制组件的安装腔11-5。管道控制组件设置在安装腔11-5中。堵头13的通气口的轴线方向与上气口11-1的轴线方向垂直。堵头13移动过程中,阻挡部分上气口11-1与下气口11-2连通的气道。弹性连接片12两端分别与壳体11固定连接。弹簧14一端与壳体内壁接触。压力调节机构10的上气口11-1与进气管6的端部连通,左气口11-3或右气口11-4一端延伸至液氮罐1的底部。

鉴于液氮17超低温的特性,本实施例优选的进气管6和出液管7均为钢管。为方便操作,本实施例优选的进气管6和出液管7上均设有阀门9。为方便观察液氮罐1内的压力及保证安全,本实施例优选的上盖上还设有压力表15和泄压阀16。

实际使用时,将原有的液氮罐1的灌盖打开,将本实施例的液氮移液装置安装在液氮罐1上,出液管7与液氮瓶2对接,进气管6与空气压缩泵5连接。启动空气压缩泵5,向液氮罐1中输入加压气体,液氮17通过出液管7流入液氮瓶2中。

附图中,左气口11-3一端延伸至液氮罐1的底部,部分液氮17压入左气口11-3中,导致左气口11-3一侧承受的压力大于右气口11-4一侧承受的压力。左气口11-3一侧的弹性连接片12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推动堵头13向右气口11-4一侧移动,弹簧14被拉伸,堵头13的通气口被壳体11部分遮挡,减小了堵头13的通气口的有效面积,从上气口11-1进入的压缩空气减少,降低液氮罐1内的整体压力,用较小的压力即可将液氮17压入液氮瓶2中。当液氮罐1的液氮17变少后,左气口11-3一侧承受的压力逐渐变小,弹簧14复位,推动堵头13向左气口11-4一侧移动,增加堵头13的通气口的有效面积,从上气口11-1进入的压缩空气增加,提高液氮罐1内的整体压力。通过压力调节机构10,在液氮罐1中的液氮17储存量变化时,也可实现液氮17平稳压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