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冷空分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深冷空分系统的氧气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深冷分离法又称低温精馏法,实质就是气体液体化技术。通常采用机械方法,如用节流膨胀或绝热膨胀等方法,把气体压缩、冷却后,利用不同气体沸点上的差异进行精馏,使不同气体得到分离。
在实际的深冷空分氧气灌装作业中,氧气灌装机主要由机架、灌装装置、输送带以及送罐轮盘装置构成。在氧气灌装过程中,轮盘装置的高度尺寸是固定的,对液氧瓶的稳定效果不佳,瓶体输送过程中易发生倾斜,致使灌装过程出现问题。同时现有的轮盘装置在输送液氧瓶的过程中,其轮盘的边缘容易磨损液氧瓶表面,液氧瓶在进入轮盘时容易发生撞击而磨损,甚至变形,影响气雾剂罐体外观完整性,同时变形的液氧瓶会使其容量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深冷空分系统的氧气灌装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氧气灌装作业,并且在灌装过程中,能够保证液氧瓶的稳定,从而保证灌装精度,提升最终产品的整体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深冷空分系统的氧气灌装装置,包括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两侧的侧箱体,在侧箱体上方设有横跨于底座设置的下层支架和上层支架,上层支架内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上设有穿刺针,穿刺针与液氧输送管一端连接,液氧输送管另一端连接液氧储存罐。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瓶体固定架,底座顶面上设有“t”形滑槽,瓶体固定架底部设有“t”形凸条,“t”形凸条设置在“t”形滑槽内,瓶体固定架能够在底座上沿“t”形滑槽方向移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层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升降机构;
升降机构包括穿设于上层支架上的螺杆,穿刺针固定设置在升降板底部,上层支架上通过轴承连接设有螺母,螺杆与螺母之间螺纹连接,上层支架上还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与螺母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升降板为条形板,升降板两端与上层支架内侧壁接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液氧储存罐上设有液氧泵,液氧输送管靠近液氧储存罐的一端与液氧泵连接,液氧储存罐还通过液氧管道与氧压机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层支架两个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红外发射装置与红外接收装置,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与穿刺针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红外接收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第一电机、液氧泵电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侧箱体内部设有多根竖直的转轴,转轴上设有主动齿轮,底座两侧的两个侧箱体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设有第二通孔,主动齿轮部分穿过第二通孔,多根转轴之间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
侧箱体内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与其中一根转轴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
第二电机也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瓶体固定架两侧设有齿条,齿条与主动齿轮穿过第二通孔的部分啮合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瓶体固定架内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氧气灌装瓶的瓶体固定弧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层支架上设有供穿刺针穿过的第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深冷空分系统的氧气灌装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实现氧气的自动化灌装作业,提高了氧气灌装作业的效率;
(2)通过齿轮齿条配合,推动瓶体固定架的移动,相对于现有的轮盘驱动的结构来说,能够对瓶体起到更好的稳固效果,并且无需担心与瓶体之间摩擦导致瓶体受损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箱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箱体内的多根传动链条的传动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瓶体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t”形滑槽101,侧箱体2,第二通孔201,下层支架3,第一通孔301,上层支架4,升降板5,穿刺针6,液氧输送管7,液氧储存罐8,液氧泵9,液氧管道10,氧压机11,螺杆12,第一电机13,第一传动带14,螺母15,红外发射装置16,红外接收装置17,控制器18,转轴19,主动齿轮20,第二电机21,第二传动带22,传动链条23,瓶体固定架24,齿条25,“t”形凸条26,瓶体固定弧板2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中,一种用于深冷空分系统的氧气灌装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位于底座两侧的侧箱体2,在侧箱体2上方设有横跨于底座1设置的下层支架3和上层支架4,上层支架4内设有升降板5,升降板5上设有穿刺针6,穿刺针6与液氧输送管7一端连接,液氧输送管7另一端连接液氧储存罐8。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瓶体固定架24,底座1顶面上设有“t”形滑槽101,瓶体固定架24底部设有“t”形凸条26,“t”形凸条26设置在“t”形滑槽101内,瓶体固定架24能够在底座1上沿“t”形滑槽101方向移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层支架4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5升降的升降机构;
升降机构包括穿设于上层支架4上的螺杆12,穿刺针6固定设置在升降板5底部,上层支架4上通过轴承连接设有螺母15,螺杆12与螺母15之间螺纹连接,上层支架4上还设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转轴与螺母15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14传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升降板5为条形板,升降板5两端与上层支架4内侧壁接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液氧储存罐8上设有液氧泵9,液氧输送管7靠近液氧储存罐8的一端与液氧泵9连接,液氧储存罐8还通过液氧管道10与氧压机11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层支架3两个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红外发射装置16与红外接收装置17,红外发射装置16、红外接收装置17与穿刺针6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红外接收装置17与控制器18电连接,控制器18与第一电机13、液氧泵9电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侧箱体2内部设有多根竖直的转轴19,转轴19上设有主动齿轮20,底座1两侧的两个侧箱体2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设有第二通孔201,主动齿轮20部分穿过第二通孔201,多根转轴19之间通过传动链条23传动连接;
侧箱体2内设有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的转轴与其中一根转轴19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22传动连接;
第二电机21也与控制器18电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瓶体固定架24两侧设有齿条25,齿条25与主动齿轮20穿过第二通孔201的部分啮合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瓶体固定架24内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氧气灌装瓶的瓶体固定弧板27。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层支架3上设有供穿刺针6穿过的第一通孔301。
预先将液氧罐分组安装在瓶体固定架24上,然后将瓶体固定架24依次放置在底座1上,并使“t”形凸条26插入“t”形滑槽101中,然后开启侧箱体2内的第二电机21,在第二电机21的带动下主动齿轮20开启转动并带动瓶体固定架24移动,当瓶体固定架24移动至与红外发射装置16、红外接收装置17同一竖直位置上时,液氧瓶挡住红外发射装置16所发生的红外信号,此时红外接收装置17无法接收到红外信号,并将该信息传递至控制器18中,控制器18控制第一电机13下移并使得穿刺针6穿刺液氧瓶瓶口(液氧瓶瓶口设置橡胶材质的单向阀,以保证穿刺针6拔出后,液氧不会泄漏),然后控制器18控制液氧储存罐8上的液氧泵9启动,将液氧持续输入至液氧瓶中,一定时间之后,控制器控制液氧泵9关闭、第一电机13反转,然后再次控制第二电机21启动进行后续液氧瓶的氧气灌装作业。
其中控制器18采用plc控制器,型号为fx3u-16mr/es-a。
液氧输送管7采用低温液体专用的lgn金属波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