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防爆冷媒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6603发布日期:2019-12-31 13:57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防爆冷媒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媒介存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防爆冷媒罐。



背景技术:

冷媒,俗称雪种,是在冷冻空调系统中用以传递热能,产生冷冻效果的工作流体。依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一次冷媒与二次冷媒,依物质属性分类可分为自然冷媒与合成冷媒。冷媒是一种容易吸热变成气体,又容易放热变成液体的物质。早期冷冻厂用氨气当冷煤,氨在受压时,放热变成液体;当高压液体减压变成气体时,便会吸热。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冷气机,里面用的冷媒是氟氯碳化物,但是以前使用的氟氯碳化物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已开发出不会破坏臭氧层的氟氯碳化物。理想冷媒无毒、不爆炸、对金属及非金属无腐蚀作用、不燃烧、泄漏时易于察觉、化学性安定、对润滑油无破坏性、具有较高的蒸发潜热、对环境无害。

由于冷媒是易吸热和放热的物质,其存储运输的罐体也非常重要。现有的冷媒罐大多基于罐体的盖子来进行设计,如中国专利cn207848953u公开的技术内容,一种冷媒密封盖,包括外缘呈圆形的基体,所述基体外缘向上延伸以形成有横截面呈环形的围合部,所述基体偏离外缘的部位向上延伸以形成有横截面外缘呈圆形的内凸台,所述内凸台与围合部之间形成有呈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注胶凝固以形成有弹性胶块,所述弹性胶块与基体、围合部及内凸台相固定,所述弹性胶块呈环形设置,所述弹性胶块上端面呈外缘高内缘低的弧面结构。

但是单纯提高罐体盖子的密封性不能满足冷媒存储容量及安全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制罐体内气压强度以使冷媒保持液态的双层防爆冷媒罐。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防爆冷媒罐,包括用于存储冷媒的罐体、设于罐体上的阀门,所述阀门的下端开口位于罐体内,该阀门的下端开口连接一存储袋,冷媒通过阀门注入所述存储袋中;所述罐体上还设有气阀,该气阀的下端开口接入所述罐体与所述存储袋之间的空腔,所述气阀通过充气及放气改变存储袋与罐体之间的空腔的气压。

气阀上可接气压表,来直观地控制充气和放气量,准确地知道罐体内空腔的实时气压。在冷媒灌注的过程中,通过增加空腔内的气压,可使冷媒保持在液体状态,能够灌注更多地冷媒;在冷媒取出地过程中,通过减小空腔内的气压,可使冷媒自上端开始气化,以方便冷媒的取出。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存储袋由内膜层和外膜层组成,内膜层与外膜层之间通过热压形成多个连接桥,各连接桥之间相互独立。连接桥的设计可增加内膜层和外膜层的抗压能力,在外膜层受到大压力时也能保持其完整度,不会发生爆袋的危险。

所述连接桥为圆形、椭圆形、扇形、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椭圆形为优,若连接桥为多直边或多尖角的形状,其粘结的牢固度会较弱,易破袋。

所述连接桥仅设于所述存储袋的侧面,各连接桥之间于水平面的间隔距离和于纵平面的间隔距离均相同。这样可使存储袋除了连接桥之外的部分都能均匀受压,不会产生某一点压力特别大而爆袋的危险。

所述内膜层与外膜层之间充有空气以使内膜层与外膜层之间的气体压力为0.8个大气压,所述气阀可通过充气使得存储袋与罐体之间的空腔的气压为1.0-1.9mpa。在内膜层和外膜层之间预充空气可产生缓冲的作用,而空腔的可控气压范围内可使冷媒罐灌入r12、r22、r134a、r407c种类的冷媒。

所述罐体上的阀门为双向阀,所述阀门设于罐体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气阀为双向阀,所述气阀设于罐体的顶部靠近阀门处;所述气阀可通过软管连接气泵。罐体上的阀门用于灌注和取出冷媒,气阀用于调整空腔中的气压。

所述罐体的上方还设有提手,所述提手设有向外弯折的翻边,该翻边上还套设有塑胶套。由于冷媒罐重量较重,塑胶套的设计可增加提手的舒适性,避免提拉时手部被金属提手划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冷媒罐中加设一个用于灌注冷媒的存储袋,并通过罐体上的气阀来控制存储袋和罐体中间形成的空腔中的气压,能够给存储袋中的冷媒进行加压和放压处理,灵活地控制存储袋中冷媒的气体或液体形态,以满足多种工作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防爆冷媒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防爆冷媒罐的罐体剖视图。

其中,罐体1,阀门2,存储袋3,内膜层31,外膜层32,连接桥33,气阀4,空腔5,提手6,翻边61。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防爆冷媒罐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双层防爆冷媒罐,包括用于存储冷媒的罐体1、设于罐体1上的阀门2、阀门2的下端开口连接的存储袋3和气阀4。

阀门2的下端开口位于罐体1内,冷媒通过阀门2注入存储袋3中。

进一步地,罐体1上的阀门2为双向阀,阀门2设于罐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

存储袋3由内膜层31和外膜层32组成,内膜层31与外膜层32之间通过热压形成多个连接桥33,各连接桥33之间相互独立。

进一步地,连接桥33为圆形。

进一步地,连接桥33仅设于存储袋3的侧面,各连接桥33之间于水平面的间隔距离和于纵平面的间隔距离均相同。

进一步地,内膜层31与外膜层32之间充有空气以使内膜层31与外膜层32之间的气体压力为0.8个大气压。

气阀4的下端开口接入罐体1与存储袋3之间的空腔5,气阀4通过充气及放气改变存储袋3与罐体1之间的空腔5的气压。

进一步地,气阀4可通过充气使得存储袋3与罐体1之间的空腔5的气压为1.0-1.9mpa。在内膜层和外膜层之间预充空气可产生缓冲的作用,而空腔的可控气压范围内可使冷媒罐灌入r12、r22、r134a、r407c种类的冷媒。

进一步地,气阀4为双向阀,气阀4设于罐体1的顶部靠近阀门2处,气阀4可通过软管连接气泵。

罐体1的上方还设有提手6,提手6设有向外弯折的翻边61,该翻边61上还套设有塑胶套。

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一种双层防爆冷媒罐,包括用于存储冷媒的罐体1、设于罐体1上的阀门2、阀门2的下端开口连接的存储袋3和气阀4。

阀门2的下端开口位于罐体1内,冷媒通过阀门2注入存储袋3中。

进一步地,罐体1上的阀门2为双向阀,阀门2设于罐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

存储袋3由内膜层31和外膜层32组成,内膜层31与外膜层32之间通过热压形成多个连接桥33,各连接桥33之间相互独立。

进一步地,连接桥33为椭圆形。

进一步地,连接桥33仅设于存储袋3的侧面,各连接桥33之间于水平面的间隔距离和于纵平面的间隔距离均相同。

进一步地,内膜层31与外膜层32之间充有空气以使内膜层31与外膜层32之间的气体压力为0.8个大气压。

气阀4的下端开口接入罐体1与存储袋3之间的空腔5,气阀4通过充气及放气改变存储袋3与罐体1之间的空腔5的气压。

进一步地,气阀4可通过充气使得存储袋3与罐体1之间的空腔5的气压为1.0-1.9mpa。在内膜层和外膜层之间预充空气可产生缓冲的作用,而空腔的可控气压范围内可使冷媒罐灌入r12、r22、r134a、r407c种类的冷媒。

进一步地,气阀4为双向阀,气阀4设于罐体1的顶部靠近阀门2处,气阀4可通过软管连接气泵。

罐体1的上方还设有提手6,提手6设有向外弯折的翻边61,该翻边61上还套设有塑胶套。

实施例三,如图1-2所示,一种双层防爆冷媒罐,包括用于存储冷媒的罐体1、设于罐体1上的阀门2、阀门2的下端开口连接的存储袋3和气阀4。

阀门2的下端开口位于罐体1内,冷媒通过阀门2注入存储袋3中。

进一步地,罐体1上的阀门2为双向阀,阀门2设于罐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

存储袋3由内膜层31和外膜层32组成,内膜层31与外膜层32之间通过热压形成多个连接桥33,各连接桥33之间相互独立。

进一步地,连接桥33为扇形。

进一步地,连接桥33仅设于存储袋3的侧面,各连接桥33之间于水平面的间隔距离和于纵平面的间隔距离均相同。

进一步地,内膜层31与外膜层32之间充有空气以使内膜层31与外膜层32之间的气体压力为0.8个大气压。

气阀4的下端开口接入罐体1与存储袋3之间的空腔5,气阀4通过充气及放气改变存储袋3与罐体1之间的空腔5的气压。

进一步地,气阀4可通过充气使得存储袋3与罐体1之间的空腔5的气压为1.0-1.9mpa。在内膜层和外膜层之间预充空气可产生缓冲的作用,而空腔的可控气压范围内可使冷媒罐灌入r12、r22、r134a、r407c种类的冷媒。

进一步地,气阀4为双向阀,气阀4设于罐体1的顶部靠近阀门2处,气阀4可通过软管连接气泵。

罐体1的上方还设有提手6,提手6设有向外弯折的翻边61,该翻边61上还套设有塑胶套。

实施例四,如图1-2所示,一种双层防爆冷媒罐,包括用于存储冷媒的罐体1、设于罐体1上的阀门2、阀门2的下端开口连接的存储袋3和气阀4。

阀门2的下端开口位于罐体1内,冷媒通过阀门2注入存储袋3中。

进一步地,罐体1上的阀门2为双向阀,阀门2设于罐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

存储袋3由内膜层31和外膜层32组成,内膜层31与外膜层32之间通过热压形成多个连接桥33,各连接桥33之间相互独立。

进一步地,连接桥33为梯形和扇形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桥33仅设于存储袋3的侧面,各连接桥33之间于水平面的间隔距离和于纵平面的间隔距离均相同。

进一步地,内膜层31与外膜层32之间充有空气以使内膜层31与外膜层32之间的气体压力为0.8个大气压。

气阀4的下端开口接入罐体1与存储袋3之间的空腔5,气阀4通过充气及放气改变存储袋3与罐体1之间的空腔5的气压。

进一步地,气阀4可通过充气使得存储袋3与罐体1之间的空腔5的气压为1.0-1.9mpa。在内膜层和外膜层之间预充空气可产生缓冲的作用,而空腔的可控气压范围内可使冷媒罐灌入r12、r22、r134a、r407c种类的冷媒。

进一步地,气阀4为双向阀,气阀4设于罐体1的顶部靠近阀门2处,气阀4可通过软管连接气泵。

罐体1的上方还设有提手6,提手6设有向外弯折的翻边61,该翻边61上还套设有塑胶套。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