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2726发布日期:2020-02-11 08:58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灌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灌装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灌装工艺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操作,首先从叠放的桶体中取出一个桶体放置到灌装机上进行灌装,然后再从叠放的盖体中取出一个盖体放置到桶体上并进行封压,再移动到下一个工位上,因此操作非常麻烦,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解决传统技术中人工灌装操作麻烦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包含有输送轨道以及沿输送轨道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的桶体分离机构、灌胶机构、盖体分离机构和盖体密封机构;

所述输送轨道用于输送桶体;

所述桶体分离机构包含有第一支架、抬升气缸、抬升板、下放气缸、下放板、第一推送气缸、第一推送板、第一夹紧气缸和第一夹板;所述抬升气缸安装在第一支架上并用于控制抬升板上下移动,所述下放气缸安装在抬升板上并控制下放板沿抬升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推送气缸安装在下放板上并控制第一推送板横向移动,所述第一推送板横向移动到桶体外边沿的下方,所述第一夹紧气缸设置在输送轨道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板通过第一夹紧气缸控制将桶体夹住;

所述盖体分离机构包含有第二支架、升降气缸、升降板、第二推送气缸和第二推送板;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叠放有盖体,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第二支架上并用于控制升降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推送气缸安装在升降板上并用于控制第二推送板横向移动,所述第二推送板横向移动到盖体的底部用于支撑盖体;

所述盖体密封机构包含有第三支架、压板和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安装在第三支架上用于压板上下移动,所述压板通过移动使盖体盖住桶体。

上述的全自动灌装机中,所述第三支架的两侧军安装有第二夹紧气缸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通过第二夹紧气缸控制以夹紧桶体。

上述的全自动灌装机中,所述输送轨道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含有机架和多个沿输送轨道的输送方向分布的导轮,所述导轮旋转安装在机架上并与桶体滚动接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灌装机,可以采用机械灌装和装配,无需人工辅助,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人工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灌装机的整机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桶体分离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桶体分离机构的平面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桶体与第一推送板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平面图;

图8为盖体分离机构的立体图;

图9为盖体分离机构的平面图;

图10为第二推送板与盖体的连接平面图;

图11为盖体密封机构的立体图;

图中1为输送轨道、2为桶体分离机构、3为灌胶机构、4为盖体分离机构、5为盖体密封机构、6为盖体、7为桶体、21为第一支架、22为抬升气缸、23为抬升板、24为下放气缸、25为下放板、26为第一推送气缸、27为第一推送板、28为第一夹紧气缸、29为第一夹板、11为机架、12为导轮、41为第二支架、42为升降气缸、43为升降板、44为第二推送气缸、45为第二推送板、51为第三支架、52为压板、53为下压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图11所示的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包含有输送轨道1以及沿输送轨道1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的桶体分离机构2、灌胶机构3、盖体分离机构4和盖体密封机构5;

所述输送轨道1用于输送桶体7,所述输送轨道1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含有机架11和多个沿输送轨道1的输送方向分布的导轮12,所述导轮12旋转安装在机架11上并与桶体7滚动接触。

所述桶体分离机构2包含有第一支架21、抬升气缸22、抬升板23、下放气缸24、下放板25、第一推送气缸26、第一推送板27、第一夹紧气缸28和第一夹板29;所述抬升气缸22安装在第一支架21上并用于控制抬升板23上下移动,所述下放气缸24安装在抬升板23上并控制下放板25沿抬升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推送气缸26安装在下放板25上并控制第一推送板27横向移动,所述第一推送板27横向移动到桶体外边沿的下方,所述第一夹紧气缸28设置在输送轨道1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板29通过第一夹紧气缸控制将桶体7夹住;

所述盖体分离机构4包含有第二支架41、升降气缸42、升降板43、第二推送气缸44和第二推送板45;所述第二支架41的顶部叠放有盖体6,所述升降气缸42安装在第二支架41上并用于控制升降板43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推送气缸44安装在升降板43上并用于控制第二推送板45横向移动,所述第二推送板横向移动到盖体6的底部用于支撑盖体;

所述盖体密封机构5包含有第三支架51、压板52和下压气缸53,所述下压气缸53安装在第三支架51上用于压板52上下移动,所述压板52通过移动使盖体6盖住桶体7。

所述第三支架51的两侧军安装有第二夹紧气缸54和第二夹板55;所述第二夹板55通过第二夹紧气缸54控制以夹紧桶体。

所述输送轨道1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含有机架11和多个沿输送轨道1的输送方向分布的导轮12,所述导轮12旋转安装在机架11上并与桶体7滚动接触。

工作时,输送轨道1上并叠放的桶体7移动到桶体分离机构2的位置上,所述所述第一夹板29通过第一夹紧气缸控制将最底部的一个桶体7夹住;然后所述第一推送板27通过第一推送气缸26移动到下数上第二个桶体边沿的底部,具体在下数上的两个桶体之间,然后抬升气缸22将抬升板23上移使叠放的桶体7向上抬起,除了下数上的第一个桶体,该桶体被第一推送板27挡住,故与上面的桶体分离,然后第一夹板29通过第一夹紧气缸松开,第一个桶体移动到灌胶工位上,所述灌胶机构3对桶体7进行灌胶,灌胶完成后,桶体移动到盖体分离机构4处,所述升降气缸42下移,然后第二推送板45通过第二推送气缸44回收使叠放的盖体6下落,下数上的一个盖体6与桶体接触,第二推送气缸44带动第二推送板45移动,所述第二推送板45正好移动到下数上两个盖体之间的间隙中,然后升降气缸42带动第二推送板45上移使其他的盖体向上抬起,所述桶体7继续移动,并移动到盖体密封机构5处;所述第二夹板55通过第二夹紧气缸54控制以夹紧桶体,所述压板52通过下压气缸53使盖体6盖住桶体7;然后压板52和第二夹板55复位,产品通过移动到输送轨道1移动到下一个工位上。同时,所述其余的桶体通过抬升气缸22复位下移,再通过下放气缸24使桶体放置到输送轨道1上,所述第一推送板27通过第一推送气缸26回缩复位,再通过下放气缸24复位上移,所述第一推送气缸26又带动第一推送板27移动到此时的最下方的两个桶体之间。

通过上述操作,无需配置人工,全程都是自动化操作,因此提高了效率,而且又节省了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